今年7月,一则美洲狮袭击孩子的新闻,让所有人都悬着心,也把野生动物袭击人类的危险性再次送上热搜。
而在印度,却有个2岁小孩“主动招惹”眼镜蛇,结果不仅生还,还把蛇咬死了!
先回顾一下,那场发生在公园中的血腥袭击。7月21日,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天气晴好,游客络绎不绝。维多利亚观景点是公园内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风光明媚,道路平缓,适合家庭出行。
下午3点15分,一声尖叫打破了宁静。一头美洲狮,猛地从林中窜出,扑向一名4岁的男孩。他和家人只是在附近散步,可袭击发生得极其突然,孩子根本来不及反应。
家人拼命呼喊并试图驱赶,随行游客也加入干预。最终,这头美洲狮短暂后退,孩子得以被救出,但他的身体多处撕裂,鲜血染红了登山道。
幸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护林员迅速赶到,第一时间把受伤孩子用直升机转运至西雅图一家医院急救。院方目前未公布他的身份,以保护隐私。
公园管理方也反应迅速,展开针对这头美洲狮的搜捕行动。护林员动用猎犬追踪,最终在第二天早晨将其击毙。NPS在声明中表示:“这头动物已被清除,对公众的威胁已解除。”
孩子获救,伤人动物击毙,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NPS强调,美洲狮通常性格孤僻,极少主动攻击人类,这次属于罕见情况。但在另一片大陆发生的袭击,就没那么异常了。
7月25日,印度比哈尔邦贝提亚(Bettiah)村的一个宁静午后,突然爆出个炸裂的消息:一个两岁的孩子,竟用牙齿咬死了一条眼镜蛇。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某些英雄电影的开端,但细节却让人提心吊胆、不寒而栗,更想说一句:看好孩子,管住手!
事情发生在孩子的自家门口。那天,这名2岁男孩独自坐在房前的小院子里玩耍。烈日晒得土地干裂,村里偶尔传来牛车的吱呀声,空气中弥漫着热浪。
就在这样的午后,一条眼镜蛇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小院边缘。成年人都明白,这意味着极度危险,但在两岁的孩子眼里,这可能只是个会动的“玩具”。
根据家人的回忆,孩子似乎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朝蛇丢去,或许只是出于本能的好奇与挑逗。然而,这个动作瞬间点燃了蛇的攻击性。
眼镜蛇猛地抬起头,发出威胁性的嘶嘶声,接着,迅速扑向孩子。
恐惧和疼痛让孩子大声哭喊。根据祖母的描述,那条蛇死死缠绕住他的手臂。
这是人人都谈之色变的场景:在印度,眼镜蛇咬伤的致死率极高,尤其对于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
或许是出于求生的本能,骨子里的天性被激发,孩子竟用尽全力低下头,狠狠咬住了蛇的身体。
一口、两口,甚至更多。蛇剧烈地扭动,试图摆脱攻击。但这个两岁的孩子并没有松口,他死死咬住那条蛇,直到它彻底停止挣扎。
医生后来证实,这条眼镜蛇有多处“颅脑和口腔创伤”——全都是一个2岁幼童造成的。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孩子在咬死蛇后不久便失去了意识,家人立刻将他抱起,冲向最近的医院。
幸运的是,距离村子不远处有一家小型医疗中心,医护人员迅速为他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并进行紧急处理。
“得益于家人第一时间送医,他中毒的症状较轻,没有生命危险,”当地医生接受采访时说。
而那条蛇,再没有机会回到丛林。医生确认,它死于孩子咬出的致命伤口——头部和身体多处严重受创,无法存活。
消息在贝提亚迅速传开。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罕见的意外,更像是一次超乎想象的“奇迹”。谁能想到,一个还不会完整说话的孩子,能杀死一条蛇?
但在震惊之外,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孩子活了下来,庆幸这场“生死对决”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结束。
这起事件被当地媒体形容为“神话一般的生存奇迹”。
没人知道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或许是纯粹的生存本能。当人类幼儿面临威胁时,潜意识中可能会激发最原始的攻击行为。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他或许并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他只是哭着、挣扎着,用牙齿和小小的身体,对抗一个致命的敌人。
读完两件事的经过,大家是不是都松了口气?庆幸两名儿童脱离危险,奇迹生还。
欣慰之余,也在脑子里绷紧一根弦:偶遇野生动物,能躲则躲,千万管住好奇心。毕竟,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此幸运。
-END-
Ref:https://www.20minutes.fr/faits_divers/4165805-20250729-inde-attaque-cobra-enfant-deux-ans-mord-tue
https://www.20minutes.fr/monde/etats-unis/4164865-20250722-etats-unis-enfant-4-ans-attaque-puma-parc-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