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商业媒体The Inc报导,美国内科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研究显示,每天走4400步,死亡率可降约41%,步数再多,效果更佳,显示「走愈多愈好」。但究竟要走几步才真正有助健康?医学期刊刺胳针公共卫生(Lancet Public Health)一项最新统合分析指出,答案是7000步,约等于4.82公里,超过7000步在降低死亡风险的效益上则趋于平缓。
纽约时报报导,刺胳针公共卫生于7月23日发表一项统合研究,结合分析共57项相关研究指出,适量步行与降低失智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进一步印证走路与长寿之间的密切关系。
该研究发现,相较每日步行2000步,每日步行7000步,约3英里的距离(约等于4.82公里),死亡风险减少47%,并且与降低第2型糖尿病、忧郁症与癌症等死亡风险有关。
更令人意外的是,专家指出,相较于2000步的受试组,每日步行7000步者罹患失智的风险减少将近40%。尽管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阿兹海默症卓越中心主任帕雷卡(Nikhil Palekar)指出,运动与神经新生、大脑血流量增加,以及神经发炎减少有关。
另一方面,纽时报导提到,长年被奉为健康标准的「每日1万步」,其实并无科学根据。雪梨大学流行病学家丁恩(Melody Ding)指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1万步这个数字,它只是个随意喊出的整数」。丁恩最新研究发现,走路7000步与走1万步,在跌倒、癌症、第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仅在失智与死亡风险方面略有改善,但幅度有限。
同一份统合研究也发现,每日增加2000步到4000步,与降低36%死亡风险有关;增加4000步到7000步与降低17%死亡风险有关。不过,超过7000步以后,这个效益趋于平缓。专家补充,步数较高不会有害健康,但没达到1万步也无须有罪恶感,「只要动起来都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