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17岁移二代在新西兰开店 被肯德基警告(组图)

    不久前,TikTok一个新西兰的视频火了。视频中,一个男孩站在基督城一家KFC门前大喊:“想要全城最脆最汁的炸鸡?这里没有!”

    然后,镜头一转,到了一个炸鸡餐车前,他喊道:“但你能在YFC找到!”

    很多新西兰人喜欢吐槽KFC,这个视频有特效有梗,收获了不少关注,但也把这个炸鸡餐车推向了雷区。

    当时就有个评论说:“小心KFC来告你。”博主没有回复,没想到律师函这就来了。

    01

    “你涉及侵权,请立刻改名”

    6月初一个早晨,17岁的Benjamin Yang收到了KFC国际控股公司总部寄给他的律师函。

    律师函第一页写着:“我们代表Kentucky Fried Chicke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LC。”

    这封信并不客气。信中指出,BenjaminYang经营的“YFC(Yang’s Fried Chicken)”涉嫌侵犯KFC的商标权。

    不仅品牌名缩写相似,连配色、字体风格、社交媒体内容,也与KFC“过于接近”,有混淆消费者之嫌。

    KFC方面要求他立即停用现有名称和品牌标识,最迟不得晚于7月4日。

    KFC方面表示,虽然他们理解社交媒体营销中“戏仿与幽默”的存在,但他们认为YFC的品牌设计及内容,会对“KFC这个知名品牌造成伤害和稀释(damage and dilution)”。

    Benjamin说,收到信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

    02

    “上学创业,工作到深夜”

    Benjamin今年17岁,就读于基督城的Burnside High School。

    YFC的灵感来源于他已故的韩国父亲。

    “炸鸡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父亲是韩国人,所以我从小就吃炸鸡,而且我一直非常喜欢炸鸡。”

    去年,他回到了父亲的家乡,沉浸在当地文化中,然后带着“完美”的炸鸡食谱回来了。

    2024年底,母亲Kathy Qiu失业了,Benjamin自己刚刚起步的汉堡生意也倒闭了,于是他决定从自己热爱的炸鸡开始,再试一次。“而且我有一个完美的名字——YFC。”YFC的logo,是他看YouTube视频后花了半小时设计的。他把自己笑眯眯的头像转成海报风,配上红底白字的“YFC”字样。

    最初他们在基督城Papanui一个小商铺里营业,后来搬到了Riccarton Road的餐车点。

    母亲Kathy Qiu为儿子感到骄傲:“几乎整个生意都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

    Benjamin白天上学,母亲负责营业,放学后他直奔餐车接班,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有时甚至凌晨三四点还在复习功课。

    他说:“几乎每天都睡不着。”

    但从社交媒体上,你完全看不出他的疲惫。

    他拍了大量极具创意的宣传视频,有跳舞、有特效、有梗。他请了一位同校的摄影同学拍摄剪辑,还模仿美剧风格制作短片。

    踩雷KFC的视频就是其中最出圈的一个。

    03

    KFC做法“强势但合理”

    面对KFC的律师函警告,Benjamin说,“我真的很震惊,肯德基居然会采取这种行动,浪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他们可是全球最大的鸡肉品牌。

    “这感觉有点像大欺小。”

    母亲Qiu表示,“我觉得KFC做这件事太可笑了。他才17岁啊!”

    Benjamin没有想过抗争。

    他说得很现实:“我们就是个很小的家庭生意,没钱没资源去跟全世界最大的炸鸡公司打官司。”

    而知识产权律师Narly Kalupahana表示,KFC这么做“强势但合理”。

    他说,品牌维权若不及时执行,未来会削弱法律效力。

    新西兰也有类似案例。

    去年,Manawatu的一家华人开的小餐馆“Popeyes Fish n Chips”也因名字与美国连锁品牌“Popeyes”相似,被要求更名。

    Kalupahana指出,其实,KFC也可以选择更温和的做法,比如先以商业沟通方式接洽,而不是直接发律师函。

    “你一发律师函,反而容易让对方获得舆论加持,变成社交媒体话题。”

    04

    满分危机公关赢得舆论

    律师说得没错,因为Benjamin借这次舆论事件,做了一次“社交媒体大传播”。

    他启动了重塑品牌计划,全平台发起logo征集活动,向粉丝们征求新的品牌设计。

    投稿优胜者将获得“终身免费炸鸡特供套餐”。

    他借此机会与粉丝互动,甚至把整个过程拍成了一部“真实犯罪风格”的TikTok迷你剧:《从炸鸡炸锅到法律炼狱》。


    在这波叙事中,KFC成了“强权压迫者”,YFC成了“拼命生活的草根品牌”,舆论立刻站他这边。


    “KFC欺负孩子”、“人家鸡还比你家好吃”这些评论屡见不鲜。

    Benjamin的炸鸡还会继续卖下去。

    而这波“蹭”KFC流量的操作,堪称传播学典范。

    ref:https://thespinoff.co.nz/kai/27-06-2025/classic-david-and-goliath-the-christchurch-food-truck-thats-got-kfc-clucking-mad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738102/kfc-demands-christchurch-food-truck-rebrand-immediately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