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近日通过AB 130与SB 131两项立法,针对「加州环境品质法案(CEQA)」进行重大改革,放宽都市内小规模住宅开发案的环评程序,意在加速解决日益严重的住房短缺。新法预计于2026年初生效,影响将于2028年前后逐步显现。
根据新规,面积不超过20亩、位于都市区的「都市填充型(infill)」多户住宅项目,若不处于环境敏感区域,将可豁免繁琐的环境影响审查与诉讼风险。州长纽森称此次为「有史以来针对住宅开发对CEQA最大规模的修正」,预估可为开发案节省6至12个月流程。
此举受到开发业者与投资市场欢迎。长期在圣荷西从事住宅开发的一位建筑商表示:「过去很多案子在规画阶段就被以环保名义拖延多年,这次修法让我们看到希望。」
不过,本地居民却有不同看法。南湾居民李先生认为:「新法等同于让高科技业或住宅开发在特定条件下绕过环评,将削弱对空气品质与弱势社区的保护力。」他指出,硅谷现在还有超过23处「超级基金(Superfund)」污染场址,担忧放宽规范恐引爆新一波环境危机。
李先生表示,自己在自购房屋过程中,才意识到硅谷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早期芯片工业遗留的问题,至今仍未根除。他本来看中一处各方面都不错的新建屋,一直到付订金的时候中介才向他透露,虽然整个社区地块的污染治理已经达标,但这处住宅的指针依然超标。建筑商因此按照要求在底下安装了通风设备。
此外,部分社区代表也担心,CEQA改革可能进一步削弱地方社区的参与权。圣塔克拉拉县居民林女士表示:「免审不应等于不透明,政府应同步推出公开沟通与监督机制,让居民仍能在开发案中有话语权。」
CEQA新规预计自2026年初生效,对住宅供应的影响将在2028至2029年间逐步显现。不少社区与环保组织人士希望,加州可以同步补强环境监管与社区参与机制,确保住宅发展不以生态与公平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