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川普关税战玩假的?一文看懂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受到哪些冲击

    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宣布对众多贸易伙伴国加征严苛的「对等关税」,震惊全球,尽管后来暂缓课征90天,但已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路透

    自从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严苛的「解放日」关税以来,已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造成冲击。随着7月9日恢复征收「对等关税」的大限日来临,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多变量。

    川普宣布对等关税暂停90天,给世界各国缓冲时间敲定新协议,但至今只有英国和越南两国与美国谈妥贸易协议。

    对美国而言,影响似乎已显现:美国5月关税税收年增近三倍至242亿美元,从中国大陆进口比去年5月锐减43%。

    金融时报报导,各国虽设法赶在7月9日最后期限前与川普签署新协议,但贸易谈判是会进一步减缓、或加深不确定性,大致仍取决于川普一人善变的念头。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谢林说:「这正是为什么这场危机迥异于新冠肺炎疫情,或2008年金融海啸–因为全看川普时时在变的想法。」

    对企业供应链造成涟漪效应

    这种不确定性使企业极难做长期的供应链决定。谢林说:「迁移工厂涉及8至10年的决定,但下周会发生何事都难以预测,更别提明年或五年后,更可行的策略是减轻现状损失。」

    进口商纷纷囤货备用,并扩大使用保税仓库,借此储放应税货物长达五年,期间暂时豁免关税,但保税仓库的保存费用却涨到原先的四倍。

    另一显而易见的效应是港口壅塞–全球90%贸易量仍靠货轮输运–出口商为了回避新关税而赶着出货。

    许多企业正采取观望策略。贝恩公司供应链咨询部门Proxima运行副总季尔说:「据我们观察,寻求分散零件供应源的企业增加了,但仍弥漫着『静观其变』的气氛。」

    调整全球供应链非一蹴可几

    川普第一任在2018年对中国大陆加征关税,掀起所谓「友岸外包」潮流–企业把工厂设在或迁往美国在地缘政治或战略上的友邦。

    但调整全球供应链既复杂又涉及风险。贝恩2024年对企业首席运营官的访调结果发现,打算在未来三年提高供应链「在岸」或「回岸」的企业占比从2022年的63%增至80%,但只有2%的受访企业已成功完成这种调整。

    季尔说:「转换供应商或迁移生产线,说的比做的容易。而且,由于企业现在都青睐相同的地点,就技术劳工和厂房用地而言,容量也可能受限。」

    而且,调整供应链的难度视产业别而不同,要看找不找得到替代供应源。例如,找中国大陆以外的厂商供应锂离子电池,比找非陆厂供应笔电容易,T恤又比袜子简单多了。

    再者,光是关税,也不足以迫使企业转移供应链。曾任英国财政部顾问、现任职于安永的柏森指出,监管规定改变,例如新规定自2027年起,美国市售汽车禁用中国大陆软件,比提高关税更能迫使企业改变。

    受到严格监管的产业,例如制药业,即使在美国提高关税的胁迫下,也未必会立即把工厂迁入美国,毕竟当地营运成本高昂,另有人才和其他因素考量。

    企业搁置投资决定、并购活动急冻

    目前为止,川普2.0关税最显而易见的效应,不是促成供应链重组,而是企业并购交易活动突然陷入一滩死水。

    柏森说:「若你直接受(关税)影响,可能改变供应链足迹和结构。但更大的冲击是造成交易活动为之冻结,那种急遽冷却的冲击,远甚于延后把生意迁到川普关税墙之后。」

    今年5月,PwC调查发现,30%的企业并购交易不是暂停,就是修改交易条件,原因就在关税导致不确定性。

    PwC私募交易主管史密格尔说,投资人原本期待川普重返白宫后,会大举松绑监管法规、引爆一波企业并购热潮,不料关税却导致并购市场急冻。

    他估计,私募股权公司目前正握有价值约1兆美元的资产,若不是川普政策导致不确定性,本可重新释出到市场。但现况是,积压的交易案件逐季增加,不只是因为市况或利率因素,更因地缘政治和关税的不确定因素打乱了企业决策。

    美国长期经济展望蒙上阴影

    乍看下,川普关税战以乎玩假的,美股如今已收复4月2日后跌掉的失土。但分析师警告,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构成长期威胁。

    耶鲁预算实验室估计,纵有豁免或调降,美国目前整体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仍高达15.8%,是1936年来最高水准,且比川普1月就职前高出逾13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上月已调降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成长预测,原因就是贸易政策充斥不确定性。

    关税对美国物价产生负面影响的初步迹象已浮现,从玩具、香蕉到大型家电的价格,凡是找不到替代货源的产品,都易受关税打击。

    另一个未预料到的后果,是川普6月3日决定对所有进口钢材课征的关税加倍至50%,不但推升粗钢产品价格,还导致美国制造产业和最终用户支付更高的价格。

    自由市场智库「太平洋研究所」(PRI)高级研究员温加登说:「美国钢…生产者势必会调涨价格,那会转嫁给供应商,最后是消费者。」

    温加登说:「川普说,提高关税会伤害其他国家。他没说错,只是他忘了,遭受最大冲击的是美国。」他引用Econofact的数据为例说,2018年川普祭出第一轮钢品关税后,美国钢铁业增加了1,000个就业机会,但其他产业却流失7.5万个工作。

    今后川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发夹弯若变本加厉,会进一步摇撼企业信心。

    Berenberg美国经济学家巴奇斯坎说:「今年初,企业乐观看待减税和松绑法规前景,如今却突然失去信心。」多项追踪企业投资计划以及制造业、服务业新订单的指数,4月2日过后已下滑

    巴奇斯坎说:「乍看下,关税或许显得只打击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并未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然而,关税导致的停滞性通膨效应仍在酝酿之中。我们认为,未来数月,显示关税造成伤害的明确迹象将陆续浮现。」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