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日本媒体报道称,本田已停止开发大型SUV电动汽车,该车型曾是其战略性电动汽车 (EV) 项目之一。有意思的是,同一时间该媒体还报道,日产汽车计划自 2026 年起,从中国向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等市场出口电动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来到发展节点的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在跨国车企身上可以看到更多具体的投射。
本田停止研发电动大型SUV
据报道,由于美国需求放缓和政策转向,本田已停止开发电动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并将减少对电动汽车的投资,转向开发混合动力汽车。
作为以“技术为本”的本田,最初计划在2026年推出新的Zero系列电动汽车,该系列将在2030年前推出7款车型。此次被叫停的车型是该系列的大型SUV,目标家庭客户。原本已经公布的旗舰轿车和中型SUV还是会继续投放市场。
本田放弃电动SUV的原因除了市场需求降低,还因为其主要市场美国电动汽车的政策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从今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购买或租赁新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降低补贴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被大大降低,同样也降低了在美新能源车企的销售信心。
与中国市场类似,SUV在美国销售占比较高,达到了60%。但大型SUV需要更大容量电池,将占据更高的采购成本。销量如果达不到预期,将进一步增加车企的盈利压力。
为了应对最新的局面,本田已将2030财年前电动汽车相关投资从10万亿日元大幅削减至7万亿日元,这次停止开发SUV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除了停止开发纯电大型SUV,本田另一方面开始押注混合动力车型。本田计划从2027年起在全球推出13款车型。
有意思的是,本田的转向并非个例。美国福特汽车也已宣布退出大型电动汽车开发计划。日产也中止了在美国市场开发的两款电动汽车项目。
日产计划从中国出口电车
更有意思的是,也就是近似的时间,同一家日本媒体报道,日产汽车计划自 2026 年起,从中国向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等市场出口电动汽车。面对业绩下滑,日产正重整全球生产布局,希望借助价格和性能兼具的中国制造电动车拓展海外市场,加快经营重振。
据悉,首批出口车型将包括东风日产不久前推出的电动轿车 N7,这款车是日产首款由中国合资公司全权主导设计、开发和零部件选择的车型,并不是由日本总部负责。作为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最新明星,东风日产上市45天,就已经实现了累计交付1万台,一扫曾经合资新能源的萎靡颓势。
除N7外,日产还计划在中国持续推出电动车与插混车型,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发布首款插混皮卡。同时,日产旗下的现有车型也在中国市场进行独立改款,未来将加入出口阵容。
此前也有消息传出,日产中国子公司还将与东风汽车集团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通关等实际业务,新公司中日产将出资六成。
当下,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汽车电动化的最前沿,可以说,任何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发展的国际车企,都离不开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紧密连接。从日产与本田双方应对同样情境的应对来看,跨国车企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更有竞争力,应该怎么做?答案已经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