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针对有关“一些国家想买歼-10”的问题明确表示,“我们在军品出口方面一贯坚持慎重、负责的态度,愿与友好国家分享中国装备发展成果,为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少人都联想到最近热传的“伊朗将采购40架歼-10C战斗机”的消息,认为中国先进战斗机又将拓展新的出口方向。例如美国《新闻周刊》9日就由此猜测中国可能将向伊朗提供歼-10C。
但笔者认为,现在就欢呼“歼-10C战斗机将出口伊朗”,还为时过早——毕竟中国官方还没有明确给出答案。甚至从伊朗角度看,在当前国防工业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采购歼-10C上,恐怕是完全走错了方向。

外界早就有伊朗涂装歼-10C的合成照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看看伊朗当前面临的情况——在短短12天的以伊冲突中,伊朗过去十多年试图打造的“弹道导弹威慑战略”彻底破产,以色列空军借助长途奔袭摧毁了伊朗众多的军事设施和核设施,尤其是伊朗防空系统与空中力量遭到重创,以色列战斗机甚至能够长时间在伊朗领空盘旋,猎杀伊朗的导弹发射车与机动式防空导弹。
尽管现在伊朗与以色列暂时达成停火协议,但外界普遍认为这种停火非常脆弱,以色列强硬派已经多次宣称“必要时可用再次对伊朗实施空袭”。面对伊朗中程弹道导弹损耗过半、以色列又加紧从美国补充反导拦截弹的情况,如果再次爆发冲突,伊朗恐怕难以再次利用中程弹道导弹反击的方式迫使以色列停火,反而是伊朗如何守住自家天空才是最紧迫的任务。
从实际威胁看,以色列空军对于伊朗威胁最大的当属F-35I隐形战斗机,这种以色列定制版战斗机在以伊冲突中将其隐形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采用临空投掷制导炸弹的方式摧毁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目标。

伊朗的F-14战斗机早已经不堪使用
必须承认的是,巴基斯坦歼-10C创造的对印度“阵风”战斗机的辉煌战绩,首先是依托于巴基斯坦多年来打造的完整作战体系,除了战斗机外,还包括空中电子干扰/侦察机、预警机、地面雷达以及高效的通用数据链。但急需重建空中守卫能力的伊朗,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引进和吸收这一整套作战体系——何况伊朗也难以一下子就拿出足够的资金。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伊朗只关注到巴基斯坦的歼-10C取得了辉煌战绩,而忽视了体系作战,选择优先引进歼-10C重建空中力量,恐怕就是大错特错了。以色列就连阿联酋、沙特等相对温和的中东国家引进缩水版F-35都难以容忍,显然更不会允许伊朗重新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空中力量,很可能会在伊朗刚开始接收先进战斗机的时候就发动“预防性攻击”。

可以想象,伊朗单打独斗的歼-10C,升空面对的将是得到以色列和美国空中预警机支持的F-35I,在战机性能、飞行员素质和战场电磁控制权都全面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很可能将是“一边倒”的屠杀。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于伊朗是场悲剧,同时也将重创中国先进战斗机的声誉。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伊朗真的对此前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反思,就不会匆忙决定将有限的国防资源用于引进歼-10C战斗机,相关传闻更可能是伊朗民间在以伊冲突失利后的想象而已。
至于伊朗该怎么应对以色列的F-35隐形战斗机,笔者倒有个不太成熟的设想——想要对付隐形战斗机,首先需要“看得见”。实战证明伊朗的电子工业技术能力有限,自行研制的所谓“具备反隐形能力的相控阵雷达”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伊朗需要首先引进真正的反隐形雷达,在重要设施附近建立对隐形战斗机的有效探测能力,同时在反隐形雷达的探测范围内,引进可靠的防空拦截系统,从而支撑起能在局部范围内阻拦隐形战机及其攻击弹药的防空保护网。在伊朗重要设施以及空军基地等目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引进先进战斗机、具备反隐形能力的预警机等空中作战体系——这肯定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中国已经有多种技术成熟的反隐形雷达
至于说这套防空保护网该怎么建——无论是各种体制的反隐形雷达、还是高效的远中近程防空导弹,以及配套的高效指挥作战体系,中国就有现成的全套装备啊。所以伊朗大可不用急着买歼-10C,将有限的资金用来采购这些装备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