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往往是火焰的温床,热浪席卷,大地干裂、山林颤抖。但今年法国南部的火,烧得特别快,也格外诡异。
那些潜伏在风中的火种,不仅来自气候,更来自人心。
2025年7月5日,法国南部埃罗省(Hérault),一名年约三十岁的男子在佛罗朗萨克(Florensac)被捕。
他是当地的居民,家就住在佛罗朗萨克。他看起来很普通,没有任何危险的特征,也不是不小心点着野草的徒步客。
但他是那个——从6月21日到7月4日,在短短两周内点燃了至少21场火灾的人。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倒霉”的夏天。干旱、热浪、风力,每一个元素都像在逼迫大火爆发。消防员争分夺秒抢救,居民人心惶惶。但有些火势来得太有规律、太巧合——甚至发生在无风、非高温时段的区域。
直到那天,佛罗朗萨克的男子被逮住了,他承认了其中的21场纵火行为,分布在Saint-Pargoire、Vendémian、Puilacher、Canet与Le Pouget等地。
而这还不是全部。他被怀疑引发的火灾总数达31起。这并非自然之火,而是有人,悄悄地,一次次拿着火种走入林中。
在审讯中,男子说了一句话,让在场的调查人员背脊发凉:“我不会停下的。”
他说,他有一种“冲动”,就像一种身体里的风暴,它不是出于报复,也不是政治立场,只是一种无法遏制的欲望——点火,看火焰升腾,看消防车赶来,看一切归于灰烬。
我们在听一个人陈述他的“心理成瘾”。他不是要杀人、也不是要烧掉谁的房子,但他在烧的是公共空间——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的安全感,我们的共同家园。
男子早已在被怀疑的名单上。警方关注他多日,秘密走访了邻里。邻居说他有些怪异,不太合群。但他没前科,没有精神病史,没有威胁社会的言论。他只是,悄悄地,一次次地,带着一根火柴走进山林。
想象一下,一个成年人,一次次在夜色中走入树林,点起一把火,然后离开。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周期性行为。而更可怕的是,他的行为被热浪、干旱所掩盖,几乎具备了“完美犯罪”的条件——如果不是警方加紧巡查,没人会把这些火串联起来。
最终,在男子父母的居住地发生又一起火灾后,他被捉拿归案。
幸运的是,这31场火都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代价仍然巨大:消防资源被严重占用,山林植被受损,民众心理遭到极大打击。
而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名男子没有被发现,他是否会继续烧下去?会不会在某个角落,还有和他一样的人,借夜色与高温的掩盖,悄悄点燃火焰?或者,终于有一天,这些“释放内心”的火烧进了民居?
法国山林防火条例严格,几乎每个林区入口都标注着禁止生火、禁止丢烟蒂、禁止烧烤等规定。但这样的警示,往往抵不过一人的“冲动”。我们习惯把山火看作自然灾害,却忽视了人为灾害的可能。
每年,法国超过三成的森林火灾是人为引发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蓄意纵火。而我们对纵火者的想象太单一了:抱怨政府的极端分子、醉汉、心理变态者……我们从未想过,一个看似平常的男人,也许只是太沉迷于看火焰的跳动,就能毁掉整片森林。
在我们的社会机制中,一个纵火犯通常被当作罪犯,而不是一个需要医学干预的个体。而精神科专家也承认,纵火癖(pyromania)是极其复杂的疾病,极少被主动诊断,常常直到灾难发生之后,才浮出水面。
但就是这些罕见的“瘾君子”,或是某个粗心大意的游客,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燃烧着安全的界限。
就像7月7日的加州马德雷山火(Madre Fire)——被归为“人工起火”,可能是香烟或汽车故障,就烧毁了32,500公顷的林地,几十个家庭流离失所。
而在法国,仅7月的第一个周末,就有2000公顷森林在奥德省被烧毁——不是这名男子所为,但环境和危险性如出一辙。
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点火者”是谁。但我们能做的,是强化山林防火意识,强化心理异常的早期干预机制,提高对这类少见成瘾行为的社会关注。
这名男子现在正等待精神鉴定。他的火被扑灭了,但心中的瘾症仍然存在。而在未知的角落,还有多少人沉迷于看似微小的行为,最终却可能酿成大祸?
对规则多一份遵守和敬畏,对难以察觉的成瘾行为多一份关注。下一次,我们就能在森林被点燃前扑灭灾难。
-END-
Ref:
https://www.mariefrance.fr/actualite/societe/incendies-interpelle-allume-31-feux-pyromane-raconte-pulsions-serais-jamais-arrete-118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