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货车司机普遍反映2024年整体收入较2023年出现下降,同时有逾六成(61.22%)司机预期2025年的收入会继续减少。而从业年限在5年以下的货车司机占比为13.04%,较上年调查降低6个百分点,显示该职业对年轻从业者吸引力不足。
报告显示,货车司机中36-55岁占比达到84.38%,其中,46-55岁占比42.08%,从业者年龄结构总体偏高。从业年限来看,近七成司机从业年限在11年以上,从业21年以上的占28.02%,职业稳定性特征显著。
受雇驾驶货车司机的收入在人民币5,000至1万元(约697至1395美元)占比达66.89%,个体经营司机的收入比较分散,收入在人民币5,000至8,000元(约697至1116美元)的占比25.89%,收入在人民币8,000至1万元(约1116至1395美元)的占比22.54%,人民币1万(约1395美元)以上的较高收入者占比为24.25%。
而货运司机的中高收入背后是高强度的劳动。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货车司机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一半以上的货车司机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同时,近四成的货车司机月均出车天数在26天及以上,近三成司机月均出车天数在21至25天。同时,有七成以上的货车司机患有颈椎、腰椎病等职业病。
报告指出,绝大多数货车司机认为目前的运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个体经营货车司机反映更加强烈,占比高达94.05%。受雇驾驶货车司机虽然不直接参与运费磋商,但仍有77.48%的认为运价偏低。
而在找货方式上,调查数据显示,在个体经营的货车司机中,65.55%的司机没有稳定的货源,较上年调查小幅上升,经营风险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多渠道寻找货源已成为市场常态。
其中,57.44%的个体经营司机通过数字货运平台找货,通过朋友或微信圈介绍获取货源的,占比为46.28%,通过固定货主企业或货运公司寻找货源的,占比为35.75%。
调查数据显示,货车司机最希望监管部门对数字货运平台推出支持措施,第一是加强价格引导,占比为68.59%,近七成的司机认为低价竞争需要合理引导。其次是规范交易制度,占比49.24%。
据了解,该调查报告共回收有效问卷5,936份。
近年中国货运业面临严重内卷,在「货拉拉」等物流平台蓬勃发展背景下,让货运业陷低价竞争,中国社交平台近两年多有视频称货运司机因工作压力大猝死、轻生等情事,未获官方证实,显示货运司机劳动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