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拉格动物园去年7月迎来第二只台湾穿山甲宝宝 Connie,如今Connie已满周岁。园方表示,Connie个性活泼,每天喜欢筑巢、爬树;和姐姐小松果(Šiška)较沉稳的个性不同。
台北市立动物园2022年4月将果宝(雄)及润喉糖(雌)借殖布拉格,这对穿山甲在2023年2月产下小松果(Šiška),是在欧洲诞生的第一只穿山甲。
布拉格动物园(Prague Zoo)2024年7月又迎来第二只穿山甲宝宝,是小松果的妹妹,园方取名为Connie,名字灵感同样来自「松果(Cone)」。
如今,穿山甲在布拉格动物园宛如「明星动物」,在园内处处可见果宝、润喉糖、Šiška和Connie的明信片,以及关于穿山甲的磁铁、绘本与玩偶等纪念品。
布拉格动物园新闻发言人马塞克(Filip Mašek)告诉中央社记者,姊姊Šiška和妹妹Connie皆适应良好、健康成长。Šiška已是完全成年的穿山甲,而Connie目前重约2.6公斤,成年雌性约为5公斤重,她现在只有将来体型的一半,仍需约一年才长大成年。
马塞克说,若比较这两只的个性,Šiška个性较沉稳,喜欢待在园方为她建的小屋中休息;而Connie则活泼许多,每天筑巢、爬树,个性明显较活跃。
马塞克说,Šiška和Connie皆已断奶,开始吃成年穿山甲的泥状饲料。通常,野外穿山甲用长舌头在灌木丛中寻找蚂蚁为食,但在布拉格动物园,「我们为牠们特制由蜜蜂幼虫(Bee larvae)制成的泥状饲料,这个『秘密食谱』是来自台北市立动物园,他们研发这种配方。」
马塞克表示,整体而言,穿山甲不容易照顾,不仅因每日2次的特制饲料需花费饲养员一小时准备,还包括牠们对湿度与温度相当敏感,因此,园内设有高度精密的气候控制系统,确保牠们的生活品质。
马塞克表示,园方也正在思考Šiška的未来去处,因动物园内除了果宝,没有其他雄性穿山甲可与她配对。维也纳的动物园正考虑兴建一座「穿山甲馆」,这是他们考虑送往选项之一。
说起穿山甲的特性,马塞克分享,穿山甲是很可爱的动物,牠们视力不佳,主要靠嗅觉和舌头来辨识周遭环境。当你靠近牠们时,牠们不会害怕你,反而可能会以为你的腿是棵树,接着爬上来。
他说:「我们必须特别小心,因为穿山甲容易受到人类疾病影响,这对牠们可能非常致命。另外,因为牠们太友善了,在面对人类时不会逃跑,这也是牠们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之一。」
马塞克分享,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几乎不活动,夜晚才比较活跃。牠们一天大约睡20个小时,因此游客有时很难看到牠们。最佳参观时间是早上9时,正好是穿山甲的喂食时间。
马塞克说,因捷克气候不像台湾温暖,因此在布拉格动物园内,仅为穿山甲设室内展区,无法让牠们在户外活动。园方也特别整修「印尼丛林馆」,打造适合穿山甲生活的室内环境,并维持恒温与湿度控制。
马塞克提到,穿山甲是很特别的动物,是世上唯一具鳞片的哺乳动物,但大众对牠们并不熟悉。目前全球约有8种穿山甲,分布在非洲与亚洲。不幸的是,这8种穿山甲全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濒危主因是非法偷猎,主要是为了牠们的肉与鳞片。
马塞克说,有人以为穿山甲鳞片具某种独特、神奇的疗效,但这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穿山甲的鳞片主要由角蛋白组成,与人类的指甲相同,并不具特殊功效。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却让穿山甲面临极大的生存威胁。
由于穿山甲的照顾难度高,目前整个欧洲只有布拉格动物园与德国莱比锡动物园(Zoo Leipzig)饲养穿山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