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应医护人力吃紧的挑战,工研院21日宣布携手亚东医院、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高雄荣总与奇美医院,共同启动「MedBobi 2.0 集成平台」,打造台湾首个以「临床语料(指临床上常用的沟通术语)与AI模型训练」为内核的智能医疗共创平台。工研院表示,此集成平台为开放平台,欢迎全台所有医疗机构共同加入。
工研院去年公布集成平台「MedBobi」,此为全球首款专为华语医疗体系设计的AI医疗助理系统,如今升级为「MedBobi 2.0」,通过导入多模态生成式AI与华语语音辨识技术,协助医护人员从行政支持迈向临床判断。
据亚东医院运行「MedBobi」成果,不仅让护理人员处理护理纪录作业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更有助降低医护人员离职率约50%至70%,开创智能医疗AI落地的新模式与可扩散的商业生态系。
工研院副总暨生医与医材研究所所长庄曜宇说,根据调研机构Research Nester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医疗保健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497.1亿美元,预计年复合成长率将超过45.3%,到2037年将超过6.4兆美元。为协助医疗产业搭上AI浪潮。
今年在既有基础上再进化,升级推出「MedBobi 2.0」,集成4家智能医疗机构的临床语音数据,建构更贴近现场需求的智能医护助理系统。该系统不仅有效减轻医护人员文书与行政负担,更能协助提供精准决策,全面提升照护品质。
此平台与4家医院合作导入临床,展现工研院与携手医界推动产业转型、促进技术扩散的坚强动能,落实以科技支持医护、强化照护韧性的政策方向,具体回应赖清德总统「健康台湾」政策中打造友善医疗环境、减轻医护负担,让照护现场更有力,让全民健康成为国家进步的基石。
亚东医院院长邱冠明说,对于AI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运用却十分骨感,现在全世界面临缺工,护理人员又有过劳问题,每天需处理许多复杂的护理纪录,甚至像写回忆录一样,下班前必须完成,医院持续致力智能医疗创新,去年携手工研院共同推动 MedBobi 集成平台,如今 MedBobi 2.0 集成平台上路,期望通过临床语音与AI模型集成,强化第一线医护决策支持能力,提升病患照护品质。
邱冠明说, MedBobi 2.0 集成平台为针对医师看诊时的病情询问、病历纪录,以采取语音模式输入,将改善病人常抱怨看病时,医师都是耳朵听,盯着电脑打字,都没有看病人,有时才用眼睛瞄一下病人,主因是医师担心病历输入错误,必须看着电脑,该平台上路可以应用到医疗场域,进一步收集语料,并形成摘要,同时还能给予医嘱用药建议,协助临场的医事人员达到减劳、调试、加值、成效的效果,期望医疗成为护国神山的第二产业。
高雄荣总院长陈金顺表示,推动AI走入临床服务、成为医疗人员的智能助手,是我们提升医疗服务与革新的目标。很期待与工研院合作,通过MedBobi 2.0平台打造更智能优质的医疗场域,为病患提供更温暖体贴的照护服务。
中山附医总院院长蔡明哲说,目前中部有4家医学中心,目前许多医院已将AI导入医疗场域,但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AI团队,但北中南有不同的语言体系,如说话的腔调不同,包括台式国语、中部综合体的腔调等,期望借由临床语音与语意数据加以集成,有助提升医疗决策效率,未来盼加速导入临床流程,打造更即时、准确的智能照护模式,期待能共同打开AI医疗落地的新篇章。
奇美医院项目副院长陈绣琴说,作为云嘉南最大医疗体系,奇美医院致力推动智能医疗实践。荣幸参与「MedBobi 2.0集成平台」合作,通过智能医护助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不仅减轻医护负担,也提升病人照护品质,展现AI落地临床的实际效益,打开智能医疗新里程碑。
「MedBobi 2.0 集成平台」以实际临床需求为内核,导入工研院AI技术,并结合四家临床医院提供的高品质语音数据,涵盖医疗术语、语调语气与临床情境,借此有效提升AI对医护语言的理解与回应能力。「MedBobi 2.0」可集成语音辨识、感知推理与即时回应等功能,协助医护人员快速做出精准判断,减轻文书与沟通负担,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整体照护品质。
工研院希望通过跨院共享临床语料与持续优化模型,推动智能医疗技术从单点验证走向规模应用,打造可拷贝、可扩散的创新服务模式,建构更完整先进且具有扩张性的智能医护生态系,加速台湾智能医疗产业系统化发展,并协助台厂放眼国际市场。
面对新时代的机会与挑战,工研院持续聚焦市场新价值、新需求,拟定《2035技术策略与蓝图》作为研发方向,聚焦「智能生活」、「健康乐活」、「永续环境」、「韧性社会」四大应用领域的研发方向,并发展「智能化致能技术」以促成应用领域。
在「健康乐活」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解决方案,如借由携手合作伙伴,将创新技术导入第一线场域应用,带动台湾医疗科技产业转型升级,以谋求人类社会福祉,引领产业社会迈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