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00年宣布消灭麻疹的美国,正在暴发新的麻疹疫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美国今年已经出现至少27次暴发,确诊1288例麻疹病例,其中有两名儿童和一名成人死亡。该数据创下了美国3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
2025年2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拉伯克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为一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新华社/法新
目前,共有38个州报告了病例,近九成的病例集中在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
麻疹疫情为何在美国卷土重来?
文|戴雨潇
编辑|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ID:lwzk2013)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可怖的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以全身皮疹、发热以及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为典型表现。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传染性极强。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会排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在麻疹高发期,病毒还可通过空气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患者的衣物、玩具、家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麻疹可能引发肺炎、脑炎、耳部感染、腹泻、失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永久性残疾。婴幼儿、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癌症患者,感染麻疹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感染麻疹被认为是“如同死亡和纳税一样,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没有疫苗的年代,麻疹每年夺走全球约260万人的生命。
1963年,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等人成功研发出麻疹疫苗并获批准上市。几年后,美国微生物学家莫里斯·希勒曼研发出麻腮风疫苗(MMR),可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1971年,麻腮风疫苗在美国获批。
2025年2月27日,一名工作人员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拉伯克卫生中心准备麻疹疫苗。新华社/法新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疫苗推广以后,美国的麻疹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20年间估计减少了5200万名麻疹病例。到1997年,美国的麻疹病例已少于200名。2000年,由于新汇报的病例数稳定维持在较少数量,美国宣布麻疹“已被消灭”。按照美国疾控中心的定义,这意味着全国“连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出现持续传播”。
这种稳定一直持续到2018年,当年全国出现了371例麻疹确诊病例。这个数字在2019年上升到1274例,当年4月,纽约市因布鲁克林麻疹疫情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6月,纽约州立法取消了疫苗接种的宗教豁免权。
在此之前,一些宗教团体的成员可以以“与信仰冲突”为理由,不给孩子打疫苗。例如,当时很多纽约市的麻疹病例来自布鲁克林的正统犹太人社区——这些地区的居民会援引“上帝的旨意”或“父母的权力”,举办各种反对疫苗的活动。
不过,纽约州的这种法律属于少数情况。目前,美国只有4个州禁止宗教豁免。换言之,在美国的大多数地区,人们仍然可以用”宗教信仰”作为拒绝接种麻疹疫苗等强制性疫苗的理由。不同州对宗教豁免的检验力度不同,有的州只需要当事人提供单方面的声明,有些州则会严格调查当事人是否真的持有他所声称的宗教信仰。
2
“科学”地反疫苗?
不过,在美国的反疫苗群体中,单纯因为宗教原因反疫苗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反疫苗者认为自己在“科学”地反疫苗,并有“科学研究”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拍摄的麻疹疫苗。新华社/法新
1998年2月,英国外科医生、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和12名合作者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麻腮风三联疫苗会诱发结肠炎和孤独症。在论文发表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韦克菲尔德表示:“在排除这一问题前,我无法支持继续接种三联疫苗。”《卫报》等英国媒体在头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大量的报道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质疑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安全性。随后的几年间,质疑愈演愈烈,以至于英国出现广泛的舆论,要求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公开说明是否给自己的幼子利奥打了麻腮风疫苗。
布莱尔则以保护家庭隐私为由,不愿亲口表态。唐宁街在2001年发表声明解释道:“我们拒绝透露利奥是否接种过麻腮风疫苗的原因,是我们从不公开讨论子女的医疗健康或治疗情况。一旦对某件事发表评论,就很难解释为何不对其他所有事项作出回应。”
虽然这则声明明确指出“政府建议家长给孩子接种麻腮风疫苗”,但布莱尔本人的态度,让很多英国人加深了对疫苗的怀疑。
韦克菲尔德的论文在医学界内部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论文发表后,很多医学团队开始着手验证其结论,但没有发现麻腮风疫苗与结肠炎或孤独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2004年,《柳叶刀》对论文的部分内容进行撤稿,2010年对整篇论文进行撤稿,时任主编认为期刊受到韦克菲尔德等作者的欺骗。同年,英国医学总会裁定韦克菲尔德犯有严重职业不当行为,将其从英国执业医师的等级名册中除名。《英国医学期刊》的主编菲奥娜·戈德利称:“在医学史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篇论文可以对公共健康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
医学共同体内部对论文的撤销以及对作者韦克菲尔德的惩戒并未打消大众的疑虑,反而让很多人产生逆反心理,将韦克菲尔德视为因为散布真理而遭到迫害的殉道者。
直到现在,韦克菲尔德等人论文的结论——麻腮风疫苗会导致孤独症,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很多反疫苗人士奉为圭臬。其中就包括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子、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小罗伯特·F.肯尼迪。
3
“大展宏图”
小罗伯特·F.肯尼迪是一名环境律师,也是知名的反疫苗人士和阴谋论者。他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大肆宣扬疫苗和孤独症之间存在联系,领导非营利团体“捍卫儿童健康组织”(Children’s Health Defense)在全国各地组织集会、投放广告、制作宣传片,持续推动美国的反疫苗运动。
2024年11月,已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提名小罗伯特·F·肯尼迪担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消息传出后,先后有上万名医生和77名诺贝尔奖得主签署公开信,敦促参议院反对肯尼迪的提名。他们认为肯尼迪几十年来一直在散布虚假信息和阴谋论,破坏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对国家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政策构成威胁,削弱美国在医学领域的全球领导力。
直到今年1月参议院确认提名的听证会上,肯尼迪仍然坚称自己“不会毫无保留且无条件地向妈妈们保证麻疹和乙肝疫苗不会导致孤独症”,只有“看到足够确凿的证据”之后,才会改变立场。
不过,他的态度相比过去有所软化,开始声称自己并不是“反疫苗”,而是希望谨慎确认疫苗的安全性。“有媒体报道说我反对疫苗或反对制药行业。这两种说法都不属实”,肯尼迪在听证会上说。最终,在共和党盟友的保驾护航下,肯尼迪顺利过关,担任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大楼外景。新华社记者胡友松 摄
肯尼迪很快开始“大展宏图”:2月14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被告知将有5200名雇员会被开除;2月20日,该部指示疾控中心暂停宣传流感疫苗;4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大部分员工被解雇,该机构几乎所有部门被关闭;5月,该部将孕妇和健康儿童从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中移除。
6月,肯尼迪解雇了美国疾控中心疫苗专家顾问组的全部17名成员。肯尼迪指责其中大多数人“勾结药企,仓促放行疫苗”,然后换上了8个“自己人”重新组成顾问组。很快有媒体发现,新任命的顾问要么是反疫苗或质疑疫苗的,要么是新冠期间反隔离反防疫的。
美国儿科学会传染病委员会主席肖恩·奥利里嘲讽道:“这就好比解雇了美国所有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换上一群不仅不懂如何指挥飞机,甚至根本不相信飞机会飞的人。”
2月底麻疹疫情暴发后,肯尼迪表示:“麻疹疫情去年就发生了16起,这并不罕见。”在全国发生第一例死亡的时候,肯尼迪就错误地称有两人死亡,还表示那些住院治疗的患者“主要是为了隔离”。
肯尼迪的种种表现被外界视为不够了解疫情状况以及淡化疫情的严重性。3月,他建议家长“就疫苗问题咨询医保提供方”,但并未表态支持接种麻腮风疫苗。4月,他在赴得州参加当地麻疹疫情中第二名死亡儿童的葬礼期间,在社交平台发帖称“预防麻疹传播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麻腮风疫苗”,但仍然没有表态自己推荐接种。
7月11日,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向肯尼迪发函,要求因麻疹病例激增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指责肯尼迪破坏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以及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加剧了疫情。“是你们让我们的国家陷入了33年来最大的麻疹疫情”,舒默写道。
4
黑暗历史
美国民间存在相当规模的反疫苗或质疑疫苗运动,除了上述提到的宗教因素和政治原因等,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历史上,美国政府确实曾经多次欺骗公众、进行不道德的实验或者实施监控项目。
1932到1972年,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在阿拉巴马州对600名黑人男性进行所谓“梅毒自然病程观察”(实际上就是人体试验)——既未告知其患病情况,也未提供治疗,最终导致28名男性直接死于梅毒,更多人遭受病痛折磨,很多家庭被感染。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央情报局发起了“MK-超觉计划”,投放巨额资金,对不知情的美国和加拿大公民进行秘密心智控制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对精神病患者、囚犯和瘾君子喂食兴奋剂LSD,观察他们认知的变化。该项目的数万份文件在1977年解密。
1940年代至1970年代,美国政府秘密开展针对平民的辐射实验,包括向不知情的患者注射钚、向贫困孕妇注射放射性铁剂、给儿童喂食放射性追踪剂、对囚犯睾丸进行辐射照射、未经死者家属同意从墓地挖掘尸体进行辐射检测,等等。1994年的一份政府报告承认了这一不道德实验的恶劣程度。
……
这些事件都在持续损耗美国公众对于政府的信心:既然他们连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谁知道现在政府推荐打的疫苗会不会又是某种残忍的人体试验?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放大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对政府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很容易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互相反馈、进一步强化观念。
这种情况下,麻疹疫情在美国卷土重来,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