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欧知识产权争议 世贸组织仲裁有利于欧洲(图)

    三年前,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指责北京阻止欧盟技术企业在境外上诉来捍卫其专利权。本周一,世贸组织一个仲裁机构作出有利于欧方的裁决。

    2022年,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称中国违反了3G、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权规定。今年4月,世贸组织一个专家组驳回了欧盟的上诉。不过,专家组同时指出,中国未能满足世贸组织有关透明度的所有要求。

    但周一(7月21日)发生转折,世贸组织的一个名为“多方上诉仲裁安排”的仲裁机构——推翻了专家组的裁决。

    该仲裁机构认为,中国法院通过所谓“禁诉令”,禁止专利持有者在境外提起诉讼,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该仲裁机构决定,给予中国90天来调整措施,以符合相关规则。

    据欧盟驻华代表团2022年发布的信息,欧盟企业专利被例如中国手机制造商非法使用时,无法通过在中国境外提起诉讼来保护自身权益。原因是,中国法院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发布所谓“禁诉令”的裁决,即:在中国境外提起诉讼的专利持有人通常会在中国面临巨额罚款。

    在这一压力下,拥有高科技专利的欧盟公司被迫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许可费与非法使用其专利的中国企业达成和解。

    德国之声当时报道,欧盟委员会举例说,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如果违反了中国司法当局的”跨境禁诉令”,就可能面临每天13万欧元的罚款。欧方称,华为、小米、中兴、奥普(OPPO)等中国企业已经利用中国司法当局颁布的跨境禁诉令,迫使相关专利许可费减半。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