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尽管时间处于工作日正午,北京上地特斯拉中心依然有三组客户在看车,其中一组正在等待销售安排试驾。店内销售称,受即将于7月30日截止的Model Y五年免息政策影响,近期来看车的人不少,销量情况也不错。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时间第二天凌晨特斯拉发布的二季度财报表现惨淡。营收和净利润虽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下滑明显。其中,二季度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调整后净利润13.93亿美元,同比下滑23%。
报告显示,营收下滑的原因包括车辆交付量下降、监管信用收入减少、产品结构变化引起的车辆平均售价下降以及能源发电和储能收入下降等。
在财报电话会中,特斯拉CEO马斯克将更多的讲述放在了Robotaxi、人形机器人以及储能业务上,汽车售卖尤其是平价车型的相关信息则寥寥无几。
今年以来,受特斯拉产品更新滞后、马斯克政治活动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特斯拉销量下跌明显。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共交付汽车720803辆,较去年同比减少13%。
马斯克在电话会中称,由于法案和关税的负面影响,特斯拉业务面临短期挑战,可能会有几个艰难的季度,比如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但一旦在明年下半年实现大规模自动驾驶,特斯拉经济效益就会显著提升,“我们对未来有信心”。
截至发稿,特斯拉盘前股价报312.30美元,跌6.09%。
不提平价车型,却大肆“画饼”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在马斯克多次强烈抨击之后,“大而美法案”依然如期落地。
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根据法案,最高可达7500美元/辆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优惠将于9月30日终止。
“《大而美法案》在短期内会影响我们的业务,尤其是电动车税收抵免的部分,我想这样的政策非常突然,我们这季度在美国的业务受到了影响,正在就此作出调整。”特斯拉CFO瓦伊巴夫·塔内贾在电话会上坦言,由于关税对零部件供应链的影响,美国消费者8月下旬及之后下的订单可能无法快速交付,有购车计划的话最好现在就下单。
7月21日,Piper Sandler分析师亚历克斯·波特称,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公司去年获得了约35 亿美元的免费资金,约占2024财年自由现金流的100%。尽管美国政府确实致力于取消对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的财政支持,但特斯拉今年仍将获得约30亿美元的补贴,2026年将获得23亿美元的补贴。
已经被“画饼”太久的平价车型仍然是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关注的重点。马斯克称,今年6月,特斯拉已经按计划开始生产低成本车型,并从北美开始逐渐加大制造工作,最大程度提高产量,四季度会为更多用户推出这样的车。但他同时表示,特斯拉当前的重点仍在FSD,受到政策情况的制约,平价车型的生产可能会比预计的要慢一些。
“我们并不想讨论此车型太多细节。”当被问及该车型具体情况时,马斯克称,它有点像Model Y,从本质上而言,推出这样的车型是为了解决可负担性问题,特斯拉希望平价车型不会对利润和毛利率产生影响,而只是让产品惠及更多用户。它将于明年在美国销售网络上进一步铺开,未来也可以加入到Robotaxi网络中。
相对于车辆的销售,马斯克明显对于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更感兴趣。特斯拉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是一个重要里程碑,特斯拉自此开始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军者,向同时成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转型。
在此次电话会中,马斯克依然不吝于描述Robotaxi的宏伟蓝图。他预测称,到今年年底,Robotaxi将覆盖美国人口一半。目前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只是在等待监管审批通过。马斯克强调,副驾驶座位上的安全员仅仅是为了加快审批速度,并不是必要的。
“我们已经在奥斯汀扩展了服务区域,服务区域更大、更长了,它还会进一步扩大,我们预计将在几周之内极大地扩展奥斯汀的服务区域,远超竞争对手的水平。”马斯克称,Robotaxi在奥斯汀已经运营了七千多英里,未来还将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达到0.3—0.4美元/英里。
在他看来,奥斯汀未来的运营范围至少会扩大十倍,此外,特斯拉还正在湾区、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以及许多其他地方协调监管批准。
此外,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也在逐步推进面向个人的无监督FSD,预计今年年底前某些地区的个人用户可以使用。“但我们非常谨慎,我们希望在广泛铺开之前一切都是安全的,所以没有太明确的时间线。”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明年可以实现私人车辆加入Robotaxi网络。
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销量表现不佳。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特斯拉在欧盟地区销量为70655台,较上年同期大跌43.7%。
马斯克强调称,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在欧洲获得FSD批准,而如果批准通过,特斯拉欧洲销量就将“大幅提升”。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马斯克称,Optimus 3的设计没有重大缺陷,希望在五年内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年产量提升至100万台。
此次电话会上,马斯克还再次谈到自己对特斯拉持股比例的问题。他表示,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太少,可能会有激进的股东想把自己赶下台,他将在今年股东大会上讨论这一问题。
“电动车和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当下,把我赶下台是否会让特斯拉发展更好?”马斯克质疑道。
6月在华销量逆风翻盘,但六座新车强敌环伺与特斯拉在全球的持续困境不同的是,其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开始回升。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为61484辆,同比增长3.7%,创下二季度以来最好成绩。
近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动态频频。7月1日,特斯拉中国公布Model 3长续航版和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迎来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CLTC续航里程从713公里增至753公里,售价上调1万元;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CLTC续航里程从719公里增至750公里,售价保持不变。
7月1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Model Y L,金秋见”。据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7批),Model Y L是一款三排六座布局车型,车身长度接近5米,轴距达3040mm。
7月以来,多款六座新能源SUV在中国市场密集推出。7月10日,乐道L90预售上市,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购买19.39万元起,低于预期的价格带动蔚来股价大涨;7月15日,问界宣布M8纯电将于8月上市;7月17日,理想i8开启小定,并将于7月29日正式上市。这意味着特斯拉Model Y推出之后,仍将面对来自中国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
此外,小米汽车也是特斯拉在华的强劲对手之一。6月26日,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YU7上市,三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内锁单突破24万台,震动市场。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上多次将其与特斯拉Model Y比较。上市前一天,雷军还在社交媒体上直言,YU7要挑战Model Y销量,就产品来说自己“特别有信心”。
不过,小米汽车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截至7月24日,小米汽车官网显示,小米YU7标准版交付时间预计为锁单后57—60周,即便是最快的Max版,锁单后也需要41—44周交付。其产能上的挑战或给特斯拉带来机会。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在财报发布前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2025年特斯拉交付量将达到158万辆,低于162万辆的普遍预期。分析师指出,Model Q(即平价车型)的上市时间、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以及小米YU7等竞争对手的冲击等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Model Q 产量提升是关键的波动因素。
马斯克称,特斯拉FSD在中国仍面临一些监管挑战,希望这些挑战可以尽快解除,特斯拉目前正在推进相关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