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五大湖水源遭”有毒物质”污染: 800万加拿大人天天在喝! 专家担忧

    近年来,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被称为“永久性化学品”(PFAS)的有毒物质,正在悄悄污染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这一全球最大的地表淡水系统,也是超过800万加拿大人的饮用水来源。若算上美国居民,受影响人口约为4000万。

    这些化学品无色无味,却极难降解,可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们不仅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还能在人体内积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图源:拍摄

    什么是“永久性化学品”(PFAS)?

    PFAS,全称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是超过1.5万种人造化合物的总称,最早用于20世纪40年代制造特氟龙(Teflon)不粘锅。90年代末,科学家开始警觉其健康危害。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部分PFAS与一系列潜在健康风险联系起来,包括癌症、疫苗反应减弱、生殖问题、儿童发育迟缓、激素紊乱及胆固醇升高。

    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为何成“污染重灾区”?

    过去几年,加拿大多项研究不断提示: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的PFAS含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尚未达到引发即时警报的程度。

    2018年,蒙特利尔大学环境化学教授Sébastien Sauvé的研究中发现,来自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的自来水中PFAS浓度的中位数为15纳克/升(ng/l),是加拿大其他地区的3倍(4纳克/升)。

    2023年,在安大略湖汉密尔顿港的一个采样点测得高达25纳克/升的浓度。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的另一项研究在同一港口附近废水处理厂排放点发现的浓度是25纳克/升的三倍。

    在流入安大略湖的一些溪流和河流中也发现了升高的PFAS水平。

    而下游的圣劳伦斯河,PFAS水平较低,但浓度中位数仍保持在10纳克/升左右,一直延伸至魁北克市附近的Lévis。

    加拿大卫生部下调饮用水中PFAS安全标准

    面对愈发严峻的污染形势,加拿大卫生部近日将饮用水中PFAS总浓度建议上限从原标准下调至:每升30纳克(ng/l)。

    相比之下,美国环保署对两种最常见的PFAS(PFOS和PFOA)设定了更严格的4纳克/升限制。

    蒙特利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Verner指出,30纳克/升并不代表“安全”,而是结合了目前过滤技术的可行性。风险还取决于个体饮食、暴露途径和代谢差异,同样饮水的人,健康风险可能天差地别。

    CBC新闻联系了从安大略湖和圣劳伦斯河取水的大城市,询问它们如何应对PFAS问题。

    多伦多、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等地政府回应称,目前其饮用水中PFAS浓度在建议范围内,尚未采用专门去除PFAS的技术。目前其饮用水中PFAS浓度在建议范围内,但尚未采用专门去除PFAS的技术。

    研究表明,大多数传统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去除PFAS,需要采用如颗粒活性炭等先进技术。

    科学家担心,污染的后果可能类似曾经的多氯联苯(PCBs)——这种化学品已被禁用40年,依然在影响五大湖鱼类安全。

    如今,五大湖周边部分地区已发布鱼类食用限制,提醒民众PFAS污染风险。

    更具挑战性的是,尽管一些“长链PFAS”已逐步淘汰,工业界却转向使用更难检测、研究更少的短链PFAS替代品,污染形式更加复杂,监管更加艰难。

    科学家呼吁加强污染源头管理,升级废水处理技术,采用更先进的PFAS监测和净化技术,以保护这片珍贵的淡水资源和依赖其饮用水的数千万居民健康。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