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一张比较帅的照片还是有难度
据俄罗斯媒体最新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科斯京公开表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已无维修价值,最终决定将是”出售或拆解”。这艘曾经承载着苏联海军梦想的庞然大物,如今面临着被彻底抛弃的命运。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或许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俄罗斯放弃修复库兹涅佐夫号,实在是被逼无奈。这艘服役近40年的老舰,从2017年进入船坞维修至今,可谓是灾难连连。先是2018年浮动船坞沉没,起重机直接砸中航母舰体;接着2019年舰上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2022年又再次起火。更要命的是,维修费用已经飙升到1000-12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而俄罗斯当前的经济状况和技术能力,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按照计划,封存后的航母将拆除所有可用设备作为其他舰艇的备件,仅保留150-200名监控人员维护舰体。
但是,如果中国能够出手接盘,这艘看似”报废”的航母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价值。首先,库兹涅佐夫号拥有完整的舰体结构,这对于中国海军的训练来说意义重大。航母作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损管、甲板调度、舰载机起降、人员协同等多个方面。有了库兹涅佐夫号这样一个真实的航母平台,中国海军可以开展各种高风险的训练科目,比如损管演练中的实际破损模拟、甲板调度的极限操作等,这些在正常服役的辽宁舰和山东舰上都不敢轻易尝试。

▲补给舰的防护水平还是比航母差远了,体型也比不了
更为重要的是,库兹涅佐夫号可以作为一艘专用靶舰,为中国的反舰武器测试提供无价的数据支持。目前,中国拥有从鹰击-12到鹰击-20等多款先进反舰导弹,但这些武器的实际效果如何,始终缺乏真实的大型目标验证。一艘6万吨级的航母靶舰,不仅能够测试各类导弹的穿透能力和毁伤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辽宁舰和山东舰的防御系统提供宝贵的实战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攻击方式对航母造成的损伤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航母的损管系统和防护设计。而如果这艘航母落入美国手中,这些武器测试的结果很可能就会被用来对付中国自己的航母。

▲这个项目我投了,给这篇文章点赞的都能免费参观
从民用角度来看,库兹涅佐夫号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前,国内军舰开放参观的机会依然稀少,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辽宁舰和山东舰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也没有面向内地群众开放过,基辅号和明斯克号作为苏联上一代航母,在形态与国内知名度上都缺乏吸引力。而库兹涅佐夫号作为一艘退役航母,完全可以改造成海上军事主题公园,既能满足民众参观航母的愿望,又不会影响现役战舰的正常训练和作战准备,更不用担心军事机密泄露的问题。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这样的海上公园完全能够收回改造成本,甚至产生可观的利润。

▲咱有福建舰,怎么可能看得上破裤子
当然,必须明确的是,中国购买库兹涅佐夫号绝不是为了将其修复后重新投入作战使用。这样做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首先,以库兹涅佐夫号目前的技术状态,想要恢复到可正常使用的水平,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极其庞大,更何况其服役早已超过30年,在经历多次灾祸后也没剩下多少寿命。其次,中国目前的航母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福建舰即将服役,更大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也在规划中。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巨资去修复一艘技术相对落后的老旧航母,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将其作为训练平台和试验靶舰使用,才是最现实也最有价值的选择。
俄罗斯方面对于出售库兹涅佐夫号的态度相对开放。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已经明确表示,该舰可能被出售给其他国家,俄罗斯曾经将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改造后出售给印度,那今天还有机会卖给印度吗?答案恐怕是不行, 戈尔什科夫号卖给印度的前提是俄罗斯帮忙把这艘老航母修好变成能用的状态,而现在的俄罗斯造船厂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了,如果真能修好,那肯定修修自己用了。而印度在自己建造了维克兰特号航母之后,也更倾向于自主建造新航母,哪怕大量引进外国技术与设计方案,很难瞧得上已经在航母上坑过自己一次的俄货。

▲那天我在梦里看见苏联没有解体,红海军掏出来双航母编队
总的来说,虽然库兹涅佐夫号作为作战平台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但作为训练设施、试验平台和民用展示场所,它依然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海军力量的中国来说,这样一个机会不应该错过。当然,具体的购买和改造方案还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技术可行性和战略需求等多个因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出手购买库兹涅佐夫号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