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有着500多万粉丝的知名网红民警、南京市江宁区民警@江宁婆婆 发文称:“网传亮证司机是公安局领导不实。我这边了解到的情况是,亮证姐确实不是网传的什么防城港公安领导,也不是民警。至于当地为什么会有这么离谱的反应,我比大家更好奇,让我们拭目以待最终结果。”
8月1日,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8月1日上午,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公安机关已密切关注有关情况,现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感谢舆论和公众对我们执勤执法工作的监督。
涉事网友“平头哥”(网名)当晚告诉澎湃新闻,该事件发生于7月22日,当天他在广西防城港市一乡村小道与一辆奔驰车会车时,奔驰女司机出示带有“行政执法”字样证件逼迫其让路,同车男子则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事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未果后遂将相关视频发至网络,播放量超千万。7月31日,派出所民警连夜上门,称视频泄露了对方的车牌,侵犯个人隐私,要求他删除视频并道歉。迫于压力他删除原视频后又打码重发,再度引发关注。
由于该事件引起热议,“平头哥”称,他担心遭报复,希望女子公开道歉并得到相应的处理。
广西官方:亮证奔驰女司机,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
近日,广西防城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亮证女司机”的身份也引质疑,有传言其是当地公安部门领导蓝某某。
据“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今天(8月2日)消息,经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核实,网传“亮证女”为公安部门某领导为不实消息,视频中的“亮证女”与传言的蓝某某不是同一人。
官方辟谣:亮证女司机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男子还原事件经过:希望纪委介入调查!人民网评论:直接报对方家庭住址,如何获得信息的?
8月2日,“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一事持续引发热议。
8月1日,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通报称,已成立工作组调查此事。(此前报道:男子发文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对方亮证逼让路,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警方通报来了)
8月2日,据海报新闻,广西“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当事人“让路男”再发声:“希望纪委介入调查,因为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派出所,调动村委来帮她搞定这个事情。第二个是她公开道歉。”
另据浪潮新闻,网友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7月31日晚,涉事奔驰女司机、两名民警和一名穿便服男子找到该网友老家。该网友说:“他们叫我妈打电话给我,叫我马上删除网络上的视频,要不然就拘留我。”
“因为他们说我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侵犯了女司机的个人隐私。”
此外,就网传“亮证女”是公安局领导,记者拨打防城港市110询问,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传言不属实。
另外,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通报:网传“亮证女”为公安部门某领导为不实消息,视频中的“亮证女”与传言的蓝某某不是同一人。
男子还原“被亮证逼迫让路”事件经过
8月1日,据浪潮新闻报道:广西防城港一网友反映,他因为会车争执遭遇疑似公职人员威胁,对方仅凭车牌就报出了他的住址、姓氏。澎湃新闻记者从涉事网友(平头哥)处获悉,该事件发生于7月22日,当天他在广西防城港市一乡村小道与一辆奔驰车会车时,奔驰女司机出示带有“行政执法”字样证件逼迫其让路,同车男子则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事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未果后遂将相关视频发至网络,播放量超千万。
据“平头哥”介绍,由于他的车后面也跟了一辆车,所以与奔驰车僵持互不相让。奔驰车里后排男子下车后要求“平头哥”倒车,遭拒绝后,男子回到奔驰驾驶位旁。
此时,“平头哥”看到女司机递出手机给男子看,“我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是查到我的个人信息了。”“平头哥”表示,随后女司机拿出了一本带有“行政执法”字样的证件。见这两招不奏效,奔驰车上的男子直接说出了他家庭住址与姓氏并爆粗口。
“平头哥”告诉澎湃新闻,结合女子拿证以及掌握其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他曾去到当地乡政府纪委部门反映此事,乡里否认系他们的工作人员,建议他找派出所。
随后,在防城港市公安局江山边境派出所,“平头哥”又将事情来龙去脉向民警复述了一遍,认为对方通过一定手段查到了他的隐私信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询问能否报警。接警民警问他,如何确定对方通过内部手段查到其信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不受理其诉求。
无奈之下,“平头哥”又向防城港12345政务热线投诉疑遭公职人员威胁。工作人员答复称,如他无法提供对方所在的单位信息,将无法受理调查。女司机的行为属于个人素质问题,未涉及职务违法情况。如果感觉人身受到威胁和侵害,可以报警处理。
“平头哥”称,投诉无门后,他将吐槽视频发至抖音上,视频播放量达到400多万。不曾想,当天晚上10点左右,奔驰车女司机和男子以及派出所两名民警等一行5人找到他的老家,要求其删除发布在网上的视频。
“平头哥”提供了一段当时的通话录音,录音中,女子在电话中否认亮证,称自己就说了一句话而已。
人民网评:直接报对方家庭住址
如何获得信息的?
针对此事,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8月2日刊发评论文章《“亮证风波”调查,需以详尽事实回应舆论关切》。评论称,奔驰女司机一言不合就亮证,出于何因?
亮证后,直接报出对方的家庭住址和姓氏,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此后,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又是怎样的情况?面对“热燃”的舆情,奔驰女司机不能失语,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失位”。
如今,有关部门已迅速成立调查组并公开回应,这一动作展现出对舆论关切的重视。进一步说,如何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风波?很显然,调查要公正,回应应全面,处理应高效。
比如,面对网友的每一个核心质疑,特别是最直接的关切点,都不能回避,更不能掩饰。惟有完整的真相,才能给当事人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一旦顾左右而言他,则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平息不了质疑,反而引发更大更强烈的质疑。还需要看到的是,事发后,涉事男子“已向当地警方及12345热线投诉此事”。
因此,此次风波不仅涉及有关公职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形象,还涉及执法公信力。为此,调查组更需严肃对待,回应舆论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以事实说法,绝不能回避真相;二是,依法依规处理,绝不能包庇纵容。
相关人员一旦被查实存在违规违纪违法等情况,则要严肃处理,不轻饶,不能“罚酒三杯”,意图蒙混过关。事实证明,但凡轻举轻放,无不引发二次舆情,不可不慎。
“感谢舆论和公众对我们执勤执法工作的监督”,这是通报中的一句话。正视民心民意,直面舆论监督,确保不枉不纵,这起风波的处置才能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