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香港出现首宗屈公病移入个案 传染病学者:非必要勿到广东佛山

    香港今年已出现36例外地输入登革热病例,2日并出现今年首例屈公病输入个案。(中通社)

    广东佛山近期爆发屈公病(陆港称「基孔肯雅热」)疫情香港2日出现今年首例输入个案,患者为一名12岁男童,日前到佛山顺德旅游,上周三返回香港隔天就出现发烧、皮疹、脚后跟及手腕关节疼痛,目前情况稳定。据香港明报报导,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建议,如非必要暂时勿到访佛山。

    广东佛山近期爆发屈公病疫情,确诊病例已超过4,000例。面对疫情持续升高,上个月底,佛山宣布,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

    根据我卫福部疾管署官网数据,屈公病是一种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蚊子叮咬而传播,最早在1952年从坦桑尼亚一位发烧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来。

    屈公病的症状与登革热非常类似,但和登革热与其他蚊子所传播的传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会有持续数周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关节会痛到无法行动,并持续数个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着语言中,就是指「痛的将身体弯起来」。

    针对香港2日出现首例屈公病输入病例,明报报导,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表示,男童与母亲上月17日到佛山顺德旅游,30日返港后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但隔日出现发烧、皮疹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就医。医生怀疑男童感染屈公病,转介防护中心,中心前日转介男童到联合医院急症室求医,昨日上午血液样本证实对屈公病病毒呈阳性。

    欧家荣指出,男童潜伏期一直在佛山,可确定为输入个案,其母及没同行的同住家人目前均无症状。香港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霍明茵表示,署方已针对男童住处、医院及到过的地方250公尺半径范围灭蚊。

    由于佛山屈公病疫情无趋缓迹象,大陆部分地区也已开始采取措施防范疫情输入。福州市疾控中心7月29日通报,提醒自国外流行地区及广东佛山等高风险地区来(返)福州人员,要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欧家荣称,暑假粤港每周数十万人往来,香港出现局部传播的风险中至高,蚊子叮带病毒患者最快两日后可传人,很快会有第二至三代传染,导致防控困难。加上香港近期多雨,温度较高,蚊患较前几个月严重,出现局部传播风险为中至高。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