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隔空吵架,言辞激烈,甚至提及核力量部署,这一切有可能把俄美关系推过了一个无法回头的临界点。
特朗普7月14日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由于俄美几乎没有贸易,他说的关税被理解成征收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的二次关税。28日他又将这一期限缩短到10至12天。又于29日说,“期限将缩短至10天”。据美国驻联合国使团7月31日确认,特朗普对俄罗斯设置的“完成俄乌和谈最后期限”为8月8日。
对此,梅德韦杰夫7月28日指责特朗普在进行“最后通牒游戏”,他说,“每一份新的最后通牒都是一种威胁,是迈向战争的一步。战争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而是与(特朗普的)自己国家之间的战争。”
特朗普随后猛烈反击说:“告诉梅德韦杰夫,这位失败的俄罗斯前总统,他自以为还是总统,要谨言慎行。他正在进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图源:央广网)
梅德韦杰夫7月31日再次回应,“如果一位俄罗斯前总统的几句话就能引起所谓强势的美国总统如此紧张的反应,那么显然俄罗斯在一切问题上都是正确的,并且会继续沿自己的道路前进”,并警告特朗普应该记住,莫斯科拥有苏联时代的最后手段核打击能力。
特朗普8月1日表示,鉴于梅德韦杰夫“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据塔斯社8月2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列昂尼德·伊夫列夫表示,对俄罗斯来说,特朗普下令调往“适当区域”的两艘核潜艇并不是“新威胁”,俄已做好应对准备。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4日回应说,“在这种情况下,美方的核潜艇显然已经在执行战斗任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需要提出这一点。”他接着说,“我们认为各方都应该非常、非常谨慎地对待核言论。”不过他同时表示,俄罗斯并不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标志着核紧张局势升级。
《纽约时报》报道称,由于核潜艇的调动是五角大楼最保密的战术演习之一,因此很可能无法知道特朗普是否真的在重新部署潜艇,还是只是想表明某种观点。报道还说,在特朗普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突然升级的对抗中,这是他第一次提及美国的核武库,更不用说威胁要重新部署它了。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指的是哪种核潜艇,也不清楚重新部署这些核潜艇将如何提供任何显著的额外保护。
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伊芙琳·法卡斯淡化了这可能导致核冲突的可能性。“这确实是一个信号。这不是某种核对抗的开始,没有人会这么认为。”她还补充说,特朗普的行动不太可能让俄罗斯改变在乌克兰的政策。
美媒引用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里戈里·戈洛索夫的话说,攻击梅德韦杰夫对特朗普来说或许也有好处,因为这能让特朗普在不直接攻击普京的情况下,展现出自己对俄罗斯的强硬姿态。
《纽约时报》将梅德韦杰夫描述为“经常充当克里姆林宫的网络攻击犬(online attack dog)”,并认为他长期以来一直是普京的忠实盟友。路透社报道称,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梅德韦杰夫树立了新的形象,成为战争的铁杆鹰派和坚定支持者,向基辅和西方发出咄咄逼人的言论,反复警告“核末日”风险。路透社的报道还说,一些西方外交官表示,这些言论透露出克里姆林宫决策圈的思维方式,但这些言论很少引发西方领导人的直接回应。《纽约时报》还引用分析人士的话表示,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的敌意几乎肯定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默许,因为这放大了俄罗斯核武库的威胁,并帮助普京树立了相对温和的形象。
▲7月31日,乌克兰基辅斯维亚托申斯基区,人们在遭俄罗斯袭击后清理废墟(图源:新华社)
的确,梅德韦杰夫自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扮演俄罗斯对西方宣传的“一门大炮”,他多次露骨地对乌克兰发出核威胁。2024年5月,他表示,如果西方认为俄罗斯尚未准备好对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那将是一个“致命错误”。2023年5月,他警告说,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破坏力越强,“核灾难”的风险就越高。2023年2月,梅德韦杰夫威胁,如果克里米亚受到袭击,“准备好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武器”进行回击。2022年9月,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军队将使用“一切可能性”来完成保卫国家的使命。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他所说的“一切手段”包含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2008年至2012年任俄罗斯总统,在此期间普京担任总理,后与普京互换职务,从2012年至2020年任俄罗斯总理。2020年以后,他被普京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
特朗普上台似乎树立了两个突出的目标,一是结束乌克兰冲突,二是实施大刀阔斧的关税政策。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他大幅缓解了对俄罗斯的政策,重启了美俄关系,放慢了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而且向泽连斯基政府施加了很多压力。但是直到今天,特朗普没能说服普京也做出相应让步,他被西方世界认为表现出在普京面前的软弱。
▲特朗普(图源:央视新闻)
进入7月后,美方不断释出特朗普 “对莫斯科失去耐心”的信号。7月14日,特朗普宣布对俄罗斯的50天最后通牒,美国对俄政策发生世人瞩目的转向。从7月中旬直到未来一段日子,是普京与特朗普进行意志较量的关键时期。普京一直没有公开攻击特朗普,但他8月1日表示:失望源于期望太高。他的这句话被认为是说给特朗普的。特朗普也对普京留了面子,没有直接攻击这位克林姆林宫主人。于是,梅德韦杰夫与特朗普之间争锋相对的互怼成了俄美关系紧张转变的泄愤口和风向标。
目前也是特朗普关税战最关键的时期,他的一些谈判有了笼统进展,但是形成稳定的新贸易格局还根本谈不上。不过,在一片混乱中,近日爆出美国今年截止到7月的关税收益实际大增的消息,同期关税收入从去年的780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1520亿美元,这让特朗普增加了一份独断专行的“新底气”。他现在的处境要比4月份宣布美国“解放日”之后又匆匆暂停关税时要更加强势。所以,现在他的团队一边向俄罗斯强化“最后通牒”的压力,一边向印度使用非常严厉的语言。特朗普进入一个四面出击新的嚣张期。
如果普京不做任何退让,就是不在乌克兰战场上买特朗普的帐,那表明克林姆林宫下了与美国和西方再拼新一轮、为此不惧战争新升级的决心。加上双方都说了更多狠话,乌克兰局势与核冲突的距离将比拜登政府时期变得更近。如果局势真那样发展,将意味着特朗普不仅没有用自己这一套把乌克兰带向和平,反而制造了更大的风险溢出。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不是直接针对中国的,但中国有可能遭到殃及。特朗普的二次关税威胁涉及中国利益,那将增加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