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装上班以维持颜面的中国年轻人

    年轻人在共享办公空间中活动。

    照片:Courtoisie / Hsiao Ai Bin

    RCI

    只需相当于10元(50元人民币),失业者就可以在中国租一个空间,在那里继续假装一整天都在上班。

    中国的青年失业率超过16%,失业、求职,成为很多人不愿意谈论的话题。

    减轻失业者的焦虑

    广东省东莞市30岁的萧爱斌(译自Hsiao Ai Bin),去年4月创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共享办公空间。

    共有八间办公室的共享办公空间,最初是萧爱斌为满足个人社交需要而创立的;然而很快竟成为失业者们假装工作的避风港。

    共享办公空间中的工作与阅读角落。

    照片:Courtoisie / Hsiao Ai Bin

    萧爱斌解释说,这项服务减轻了失业者的焦虑。他们的焦虑来自无处不在的社会和家庭压力,30多、40岁的人压力尤其大:这里总是说:'上有高堂,下有子女'。有些人不敢承认失业,是害怕让亲人担心或受到责备。

    位于苏州市附近,33岁、与父母同住的林佩琳(译自Lin Pei Lin),每天都在经历这种现实。

    她在一年内因公司裁员和重组而两度失业。如今她向家人甚至朋友隐瞒失业,以免受到批评。

    她在一家咖啡馆以视频会议受访时说:我自7月1日起失业了,但没有告诉父母。我继续装著去上班。父母为人非常焦虑,令我也受到感染,所以我只能装作没事。

    林佩琳会于工作日在七点起床,打扮得像要去办公室一样,然后离开家一整天。

    社会仍然崇尚工作至上

    假装上班,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尊,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工作仍然被视为成功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志。

    某次星期五早上,她以为是星期六,所以上午8点还在睡觉,结果被母亲突然叫醒。

    我不得不临时编造说办公室因停电而关闭,她笑着说。

    去年冬天,河北省一段视频提到共享办公空间是对失业感到羞耻的人的隐秘解决方案。

    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和抖音上迅速走红,累计观看量已超过1亿次。

    有网民评论这种现象是逃避现实,阻碍积极寻找新工作。

    林佩琳也有听过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中的假装工作场所,也想去试试:我认为他们只是提供一个像自修室那样的空间,就像一些受欢迎的公园,人们会去那里呆上10来20分钟,专注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担心要与他人比较。我很好奇,想去上海试试,毕竟那里离这儿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官方调整失业率计算方法

    2023年6月,中国16至24岁青年的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1.3%,中国政府之后暂时发布相关数据。直至2024年在调整失业率计算方法,完全排除学生群体后,新公佈的比率才降至17.1%。

    有中国媒体援引专家称假装工作,在中国只属个别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教授张勇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社会对人施以巨压,要求他们成功;而年轻的成年人有时又对职业期望过高。突然失业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抑郁。他建议失业人士应寻求专业支持,而非隐藏问题。

    中国的经济危机

    但林佩琳并不认为问题在于自己期望过高。她说近年中国正经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并未得到改善。

    在我居住的城市,新工作的薪资水平与五年前我大学毕业时差不多,甚至更低。此外,很少公司会提供每周两天假期,大多数公司只提供一天休息日,或每两周才有两日假期。

    萧爱斌的共享办公室,除了为学生、自由职业者和失业者提供共用办公空间外,他还会邀请部分用户参与他的电子商务项目。

    我不会支付固定工资,但如果进行直播并销售产品就会分享收入。如果有人只想专注求职或只想慢慢恢复信心也可以,我不会强迫任何人。

    萧爱斌和用戶一起討論电子商务工作。

    照片:Courtoisie / Hsiao Ai Bin

    萧爱斌认为,假装工作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和代际对工作的认知转变。

    在中国,很多人对休息感到羞耻。我父母那一代认为不工作是绝对不行的。对他们来说,一天不工作,就是一天的浪费。

    他补充说,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却正在学习如何放松。

    法语报道(新窗口)

    Philippe Leblanc de Radio-Canada,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Donna Chan.

    文章来源于RCI:装上班以维持颜面的中国年轻人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