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哥华国际机场又发生了一起“行李惊魂”事件,一名年仅25岁的中国籍旅客,在准备飞往香港的途中被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当场查获行李中藏有重达29公斤的冰毒——而且这些毒品还“包装得像圣诞礼物一样精致”。估算下来,这些冰毒可以分成大约15万剂,数量惊人。

这名年轻旅客名叫邓世宇(Shiyu Deng),目前已被警方拘留,并面临多项指控,包括贩毒、意图出口毒品以及实际出口受控物质。按照安排,他将于8月6日在列治文省级法院出庭,接受保释听证。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但有关部门已经确认,这起毒品查获事件与国际毒品走私网络有关。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温哥华沦为国际毒品交易的中转站了。几年前,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就盯上了一个活跃在列治文的贩毒团伙。这个团伙不仅在本地街头分销毒品,还将毒品走私到国外,特别是日本。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与臭名昭著的日本“山口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黑帮组织”——有联系。
这个团伙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叫陆俊宇(Chun Yu Luk),今年被法院判了8年刑期。他曾被控9项罪名,其中包括向日本出口将近20公斤冰毒,以及拥有用于贩售的芬太尼、卡芬太尼、可卡因和摇头丸等毒品。法院指出,陆不是那种“跑腿的小喽啰”,他掌握的毒品量和现金数量,早就超出了“低层毒贩”的范畴。他的列治文公寓中还发现了50万加元的芬太尼、近10万加元现金,以及枪支、电击枪、干扰器、手机、电子秤等“专业工具”。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2019年,加拿大边境官员就曾在列治文一家茶店的邮局发现一件寄往日本的包裹,结果检测发现里面是冰毒。随后警方安排了一次“控制交付”(controlled delivery)——也就是让毒品顺利送达收件人,然后一锅端。没想到一个月后,又有一件类似的包裹在阿伯丁商场的邮局寄出。监控录像显示,正是陆和他的同伙袁帅在寄送这些毒品。
这次调查一查就是几年,2020年警方搜查陆在列治文的住所时,他的同居女友陈亚波和同伙袁帅也在现场。警方当场搜出了各种毒品、武器和设备,可以说这个小小的公寓就是个“迷你毒品工厂”。
虽然陆的律师为他辩解,说他曾患有精神疾病,有过痛苦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父亲因赌博问题自杀,导致他情绪崩溃,染上毒瘾、误入歧途。但检察官指出,在犯案期间陆的精神状况已经稳定,并接受了治疗,他有能力分辨是非,所以不能因为这些经历来减轻刑责。

在陆被定罪后,他的女友陈的指控也随即被撤销。而另一个关键人物袁帅,目前则处于逃亡状态,警方已经对他发出了逮捕令。
从这些案件中不难看出,温哥华不仅是加拿大的门户城市,更被一些国际犯罪组织盯上,成了毒品交易的重要通道。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普通的旅客、一个街角茶店的邮局、甚至一件装饰得漂漂亮亮的礼物包裹,都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毒品风险。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加拿大边境局和皇家骑警的合作确实紧密有效。从机场查获毒品到监控追踪团伙,从日常邮寄包裹到长期卧底调查,整个执法流程可谓环环相扣,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力度越来越强。

当然,这背后也提醒我们,毒品问题并不遥远。它可能就藏在某个行李箱里,藏在你家附近的邮局中,甚至藏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身上。而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的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他接下来的人生方向。
对于涉案的邓某来说,25岁正是人生最应该奋发图强的年纪,却因为一时的选择,可能要在异国他乡的监狱里度过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而像陆某这样的人,尽管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他留下的影响——无论是对社区安全还是家庭关系——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
希望这些真实的案例,能让更多人警觉,也提醒我们自己:远离毒品、远离违法,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遵纪守法,才是走得更远的底气。
来源:
https://vancouversun.com/news/traveller-charged-trafficking-meth-suitcase?itm_source=regular—hero-feed
https://theprovince.com/news/crime/richmond-meth-smuggler-japanese-yakuza-sentenced-eight-years/wcm/7187907f-ea65-46ef-8327-d0002d5de566?itm_source=index
https://www.richmond-news.com/local-news/border-agents-seize-29-kilograms-meth-at-yvr-richmond-bc-110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