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积机密外泄震撼半导体界 严密保密制度难防内部破口

    台积电示意图。(路透)

    台积电惊爆2纳米机密外泄案,三名收押禁见的工程师拥知名国立大学背景,通过手机翻拍方式窃取良率数据与制程机密,引发国安关切与产业震撼。学界和业界指出,台积电在保密制度与反谍措施上堪称全台首屈一指,甚至曾聘请英国反情报专业团队协助创建防护机制,此外也祭出竞业条款来防止带枪投靠,不过即便制度完备,若工程师伦理素养不够,仍可能成为破口。

    据悉,主嫌陈男过去曾任职于台积电门,主责先进制程的缺陷改善与量测分析,服务年资八年,2022年底离职后,转任日本供应商东京威力科创,担任台积蚀刻设备相关行销窗口,仍与台积内部保持技术交互。另两名台积电在职工程师任职同一部门,负责良率提升与制程优化,职责内容涵盖2纳米制程开发的内核环节。

    半导体业界指出。这次泄密案不同于传统「带枪投靠」的离职泄密模式,主要是在职工程师将自家先进制程资讯曝光,由于涉案的工程师在业界不到十年,推测应该是轻忽公司机密资讯保护(PIP)规定。

    业界人士指出,台积电对内文档有严格的保密等级分类,每份简报皆明列机密层级,打开时就会列上等级资讯,不得任意拷贝、外流或翻拍。这次能够在外连接的数据,推测等级层度不高。此外,台积电员工入职时即须签署保密与竞业条款,离职后,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到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就职,台积电也会祭出补偿措施,该制度虽无法百分百杜绝风险,但在资讯管理上设下防线。

    不过,业界人士坦言,「文档带不走,但可以记得知识流程」,若工程师将技术细节记于心中,未来转职后在新公司再现,不易界定侵权与否,竞业条款更多是在创建制度与威慑作用。

    清华大学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𪸩受访表示,台积电在保密防谍的措施上可谓台湾业界第一,不仅制度完善,据他所知,甚至聘请过英国反情报专业公司协助创建防护体系。他指出,过去包括三星等竞争对手,都曾设法挖角台积电退休或离职员工,甚至通过「白手套机构」包装成学术单位邀请演讲,借此诱导对方透露机密资讯,「这些行为最后仍被查获、依法判刑」。

    对于竞业条款,周卓𪸩强调,尽管部分公司订定的限制长达三年,可能抵触宪法保障工作权,但若双方签署合意条件、企业愿意支付合理补偿,例如等同三年薪资,则属合法限制。他也指出,相关宣导与制度虽重要,但真正关键仍在于工程伦理与专业素养的培养。

    周卓𪸩提醒,保密制度再严谨,若个人价值观错置、缺乏敬业精神,最终仍会形成破口,「若一心只想偷懒又赚钱,那就只是痴心妄想。」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