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校庆捐款设下「千班万元」指针 信阳师范大学道歉喊卡

    河南信阳师范大学因为捐赠倡议引发争议。(取材自百度百科)

    河南信阳师范大学近日针对校友发起50周年校庆「千班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392美元)」捐赠倡议,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质疑校方涉嫌「变相逼捐」。在舆论压力下,校方回应称是一项自觉自愿、轻松愉快的善举,但质疑声音仍未平息。

    河南信阳师范大学发起捐赠倡议。(取材自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报导,校方的倡议书显示:2025年10月28日,信阳师范大学将迎来建校50周年华诞。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校友们的深情厚谊,值此盛典之际,我们诚邀历届毕业班级加入庆祝母校50华诞「千班万元」班级捐赠活动,重拾青春炽热初心,献礼母校50华诞!

    据倡议内容,「千班万元」活动主要以毕业班级为单位,由各毕业班级联系人向所在班级校友发布捐赠倡议,自愿开展捐赠,对有意向开展捐赠的毕业班级,倡议捐赠目标数额不低于1万元。

    倡议书中称,「捐赠款项全部用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不同额度的捐款,校方将对捐款校友进行不同程度的答谢。捐赠校友姓名和捐赠班级名称将收录于「信阳师范大学50周年校庆捐赠纪念册」存入校史馆。

    校方一工作人员回应说,「目前收到最高数额的班级捐款是2000元。有三、四位个人名义的10万元捐款,多数捐款金额在100~200元之间。」

    此事一经报导,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不少网友看来,一边是「自愿」、「重拾青春炽热初心」等字眼,另一边又倡议「捐赠目标数额不低于1万元」,如此反差和矛盾的表达之下,不仅显得倡议书内「自愿」二字多少有些别扭,也让校庆的功利味道看起来重了不少。

    对此,信阳师范大学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发布声明:为母校捐赠是一项自觉自愿、轻松愉快的善举。由于我们考虑不周,组织班级捐款并设置指针,伤害了校友们的情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我们对此深表歉意,并立即停止此项捐赠工作。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