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土耳其五代机又拿下大单,专门挖中国的墙脚?(图)

    继印尼决定花费100亿美元采购土耳其KAAN之后,更加令人惊讶的消息又传出来了——“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在8月7日援引《今日土耳其》消息,称埃及也效仿印尼,与土耳其签订了技术转让、联合生产和购买KAAN的一揽子协议。

    ▲埃及也加入土耳其KAAN项目了

    如果算上之前就加入的巴基斯坦、沙特,土耳其非常“巧妙”地,将最有希望采购、已经采购中国战斗机的几个国家,都拉入自己阵营。说得直白点,KAAN已经将矛头指向歼-35E,问题就在于KAAN究竟能走多远。我们之前提到过,KAAN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可靠的动力系统,只能指望美国禁售前提供的六台F-110发动机。离谱的是,连试飞需求都无法满足的KAAN,真的就能获得这么多国家加盟。

    ▲KAAN试飞频率非常低

    从技术上来讲,印尼、埃及这些国家是稳赚不赔的。因为土耳其为了吸引这些国家加入,给出了非常优渥的条件——前期基本上不掏费用,真正付款是发生在产品成熟之后,并且届时甚至还有染指五代重型机核心技术的可能。而土耳其本质上是将KAAN视为政治项目来操作,现在正处于拼命造大声势,增强吸引力的阶段。在掌握这些买家理论上约300架订单后,再加上土耳其自己的潜在采购数量,自然就能获得争取其他国家投入的本钱。

    ▲左右倒腾是土耳其的惯用操作

    还是以发动机为例,土耳其现在确实只为KAAN准备了六台F-110,但同时也在其他方面积极努力,而且是多方面下手,具体涉及到与英国合作发展四代大推、试图从中美俄获得三、四代大推。理论上的最优解,当然是英国/欧洲能供应四代大推,届时KAAN甚至能成为第五代欧洲战斗机的代表,但这个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欧洲连三代大推的核心技术都没有突破,这不是英国部分参与F-135的设计制造,能解决的。退一步讲,在中美六代机服役后,涡扇-15、F-135的敏感性下降,出口土耳其供应KAAN使用,也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理论上F-135是有出口机会的

    但相比于缺乏政治雄心的欧洲,中美虽然不会在六代机量产后,还紧紧握住四代大推,不过也不会坐视土耳其借助KAAN扩散影响力,真正向地区大国迈进。最差的选择,是拿到三代大推的后期改型,比如说已经接近早期F-119水平的涡扇-10C,相当勉强地满足动力需求,技术敏感性也比较低,甚至能从战斗机销售成绩跌入谷底,连压箱底技术都敢往外卖的俄罗斯身上,获得支援。换句话说,KAAN是土耳其利用优渥的地缘政治环境,试图在国际间牵线,收获利益的典型项目。

    ▲涡扇-10C是国内敢于在歼-20身上发展重大改型的基础

    但土耳其显然小看了五代重型战斗机的技术难度,单独拎出来,发动机、雷达都有解决办法,实在不行还能减配。不过对KAAN这个整体而言,就不是简单拼凑进口设备能解决的。美国当年为了制造F-22A,在自己航空产业的巅峰时期,不惜花费巨大代价,攻克了一箩筐技术,才满足钛合金整体框架的锻造要求。后续中国航空工业为解决歼-20A的承力框架,付出的代价也一点都不低。土耳其之前只有升级F-16的经验,在软件领域的积累尚可,但距离这种高端制造水平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10年内都没有解决的可能。

    ▲至少十年内KAAN都不可能真的干扰到歼-35E出口

    现在还不能说KAAN永远都无法量产,但在2035年之前(也就是完成印尼订单的预期时间节点)以完全体姿态下线,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KAAN要想冲击歼-35E在巴基斯坦、埃及和沙特等国家的潜在市场,10年之后再谈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