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普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演进,儿少数字性剥削风险增加,光是今年上半年,台湾卫福部就收到超过600件儿少性影像通报案件。校园在相关案件中首当其冲,一位国中教师指出,曾有学生分享女同学遭AI改图的合成性影像,但她对儿少性影像议题并不熟悉,不知如何处理,参与台湾展翅协会「数字素养与网络安全」研习课程后,才发现这已涉及伪造影像、性骚扰、儿少性剥削等风险。
台湾展翅协会2023年起与台湾微软合作推动「数字素养与网络安全」国中小教师在线研习课程,内容涵盖新型态网络犯罪,如网络诱拐、性勒索、深伪影像、危险情境辨识、网络预防与处理、个资保护与网络钓鱼辨识、假消息与仇恨言论判读等,及生成式AI伦理使用与偏误辨识等。课程范围也包括儿少性剥削防制条例、法律规范及实际求助管道,协助教师架构更完整教育与法律支持网络。
台湾展翅协会秘书长陈逸玲表示,在数字时代成长的儿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潜藏的数字风险;教师站在第一线引领孩子探索知识、学习分辨资讯并保护自己,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数字守门人,我们深信教育是最根本的防线,与微软的合作不仅提供教师实用的教学资源,也展现协会持续携手守护儿少安全的决心。
该系列研习已触及台湾各县市的国中小教师与教育人员。自2023年至2025年4月,共举办12场次,累计吸引1941人次教师参与,涵盖全台658所学校。参与教师类别多元,包含级任导师、科任教师、辅导老师及行政人员等,显示数字素养已成为全校性关注的议题。
近8成教师在课后回馈中表示,将把课程所学内容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网络风险的敏感度与应对力。陈逸玲指出,许多老师反映,这样的研习不仅增强他们在数字议题上的知能,也让他们更有信心与家长、学生共同创建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