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2025失智论坛/林静芸、林叶亭 把爱变成对抗失智症的超能力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以「不怕失智,共向未来」为题,邀集各领域专家、失智症照护者及社会各界,共同探讨阿兹海默症最新治疗选择、生医技术突破与预防观念。(记者胡经周/摄影)

    失智症新药问世、科技与治疗快速进展之际,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以「不怕失智,共向未来」为题,邀集各领域专家、失智症照护者及社会各界,共同探讨阿兹海默症最新治疗选择、生医技术突破与预防观念。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首席运营官吴贞莹致词时指出,失智症在医疗与照护上仍具挑战,但通过新药、新科技与经验交流,有机会让更多家庭减少「长照战争」的困境,并更有信心面对高龄社会的考验。

    「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不怕失智 共向未来」由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与富邦人寿、全龄乐游健康促进发展协会、吉蔚精准检验公司、博太生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圣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嘉义市政府、台湾礼来股份有限公司、晁禾医疗科技、捷捷乐龄食品、八月表演工作室、元气网、失智时空记忆的旅人,携手合作举办。

    林静芸:陪伴胜于医疗 照顾者也要先照顾自己

    整形外科医师林静芸以幽默开场,自嘲站在台上像「诈骗集团」,因为自己并非失智症专科医师。然而,身为失智症患者的家属与照护者,她的分享真挚动人。

    一名照顾者因长期照顾失智症先生而延误自身治疗,受到林静芸的故事启发后,终于带着先生一起住院,并勇敢告诉周遭人:「我的先生跟林芳郁院长一样失智了。」对此,林静芸直言,很高兴自己的经历能带来改变。

    既是专业医师又是照护者,她深刻体会到,陪伴不仅能改善医病关系,更能成为生命支持的力量。但她提醒,医师必须用脑与心照顾患者,也要懂得在下班后将病人的事留在医院,不让思绪无法休息。对照护者而言,亦需在生活中适时放下照顾的角色,才能维持长期的韧性。

    「就像飞机安全指引说的,先戴好自己的氧气罩,才能救身边的人。」林静芸说,照护者必须先让自己身心安稳,才有能力长久陪伴家人。她也提到,照顾先生的过程中,病人反而成了她的支持团队,不时鼓励她「放心勇敢往前走」。

    在论坛中,她更新了先生的近况:历经肾功能恢复与病情起伏,近期状态明显改善「就像醒了过来」,在聚会中能专注看着对方并简单以「好、对」来回应。林静芸形容,照顾先生就像生命中的奇遇,她以满怀感恩的语气结语,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并祝福每位照顾者在付出中都能收获温暖与力量。

    林叶亭谈父亲失智历程:爱是轮回 及早关心与检查是关键

    知名时尚造型师林叶亭哽咽表示,昨天是她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她坦言,过去未曾关注失智议题,直到父亲确诊轻度失智,才真正面对这个冲击,「那是我们全家青天霹雳的时刻。」

    林叶亭的父亲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获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与优秀工程师,却在高龄时出现怀疑与记忆混乱的症状。因担心他抗拒检查,家人以「老人健检」为由带他就医,及时确诊。她强调,早期辨识与检查至关重要,「当身边长辈或自己出现失智症状时,一定要赶快检查。」

    父亲确诊后接受药物治疗,但因副作用产生头晕与嗜睡,甚至怀疑母亲要害他,会将药物藏起或假装吞服。家人遂改以饮食与营养补充延缓病程,包括地中海饮食与补足脑部所需营养。林叶亭指出,照顾失智者需要耐心、技巧与弹性,例如观察服药过程、在家中电器与家具粘贴名称标签、鼓励参与社交聚会等。

    她形容,照顾父亲就像照顾一只可爱的宠物,以称赞与爱心取代责备,「爱是一种轮回,以前他怎么照顾我们,现在我们就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他。」父亲的学生们定期聚餐,会佩戴名牌让他能叫出名字,增加交互。她也观察到,父亲虽会忘记名字,但从未忘记家人,「他叫不出名字,不代表他忘了你,只要自报姓名,就能让他认出你。」

    父亲失智后,家人探望频率大幅增加,「以前一到两周才回家一次,后来一周六天都会回去,反而更团结。」林叶亭感谢父亲让家人凝聚,也感谢社会在父亲曾走失时伸出的援手,并承诺未来将投入失智症志工服务,分享经验、帮助更多家庭。

    她最后提醒,失智照护除了药物与饮食,更需要爱心、耐心与家人的陪伴,「多关心身边的长辈,及早检查,就是给他们最好的保护。」

    吴贞莹:公开交流照护经验才能打开新可能

    近期一篇「长照战争」贴文在社群流传,30多岁儿子独立照顾失智母亲,面对母亲因病产生囤积症、精神情绪行为,对父亲暴力对待等,因精神压力大,得了忧郁症。吴贞莹表示,这件事提醒各界,即使像这名独立照顾父母的儿子,年轻、经济无虞,仍面临资源无法进入家庭的问题,公开讨论照护经验,才有新的可能。

    吴贞莹说,借由交流打开新可能,是媒体当作之事,联合报关心失智议题超过10年,不仅举办活动,接触民众,随人工智能(AI)普及,近期设置「AI健脑教练」,民众输入失智相关问题,AI很快就能找出,联合报系数据库中,经记者采写、编辑把关、专家审稿,具正确性的卫教文章,作为初步解答,有需求民众可上「元气网」查看。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以「不怕失智,共向未来」为题,邀集各领域专家、失智症照护者及社会各界,共同探讨阿兹海默症最新治疗选择、生医技术突破与预防观念,大家热烈参与。(记者胡经周/摄影)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知名时尚造型师林叶亭(右)接受主持人洪素卿(左)访谈,她坦言,过去未曾关注失智议题,直到父亲确诊轻度失智,才真正面对这个冲击,「那是我们全家青天霹雳的时刻。」(记者胡经周/摄影)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整外名医林静芸最近公开照顾林芳郁院长失智的照顾历程,她提醒照顾者,应在生活中适时放下照顾的角色,才能维持长期的韧性。(记者胡经周/摄影)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知名时尚造型师林叶亭哽咽表示,昨天是她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提醒民众及早关心与检查。(记者胡经周/摄影)
    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今(9)日举办「2025失智照护永续论坛」,联合报健康事业部首席运营官吴贞莹致词时指出,通过新药、新科技与经验交流,有机会让更多家庭减少「长照战争」的困境。(记者阎广圣/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