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听损恐增5倍失智风险 专家授「搓手听筛法」揪前兆 听不见一声音要小心

    听力损失容易导致沟通上的障碍、影响人际关系,亦会加速大脑萎缩,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风险。(123RF)

    美国医学会出版的神经学领域期刊「JAMA Neurology」指出,重度听力损失者,其失智症风险增加约4.94倍,不可不慎。听损若未矫正,不只影响听力,也会让人与外界隔绝,出现社交隔离、导致忧郁情绪,长期放任听力退化,伴随而来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随着年龄增长,听觉器官自然退化,因初期症状不明显,渐进式的退化过程容易被忽视。资深听力师蔡鋕鑫表示,听力检查并非老年人才需要做,及早发现、介入听损治疗,可提升沟通及生活品质,并增强认知能力,尤其是降低未来失智的风险。

    听损该怎么发现呢?蔡鋕鑫说,「搓手听筛法」是非常容易进行的初步自我检测方式,通过能否听到搓揉手指发出的微弱声音,即可粗略评估一个人的高频听力状况。其方式首先是移动到安静空间,手比一个手指爱心动作,接着在左耳及右耳旁各搓3下,检查两耳是否都听到摩擦的声音。

    如果没听见指腹的摩擦声响,建议预约详细的听力检测;听力检测对于幼童、中高龄族群特别重要,例如正在学习语言的孩童,早期疗育可以帮助大脑发展。50岁以上的成年人、长期处于高分贝环境的工作者,更要注意听力受损问题,避免不可逆听力损失及退化,带来忧郁、失智、丧失平衡感等。

    蔡鋕鑫分享,除了「搓手听筛法」揪出听损前兆,生活中也有许多方式可以得知听力是否有受损情况。包含日常对话、环境声音,例如电视是否愈开愈大声、经常听不清楚对话要求别人重复说话、对于在嘈杂环境中听懂对话感到困难、常听不到门铃及水壶烧开的声音,影响生活及人际关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每3人就有1人有听力损失,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功能退化问题。听不到、听不清楚会产生沟通困难,更易有避免社交、减少与外界交互的情形,不但产生孤立感,大脑也会缺乏刺激,增加认知功能的衰退,是成为失智症的重要可变因子之一。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