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造成车祸的杨兰兰已经成为一个“谣言筐”,各种未经证实的离谱信息和猜测如潮水般涌向中文社交媒体。
杨兰兰的事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不奇怪。她驾驶的不是普通车辆,而是一辆定制版的蒂芙尼蓝劳斯莱斯,价值高达百万美元,据报道她还拥有第二辆同品牌豪车。现在连她的基本身份都不清楚,到底是一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还是临时居民?她居住在悉尼的豪华公寓,日常穿着奢侈品牌,却几乎没有社交媒体足迹、无注册公司记录,连LinkedIn简历都找不到。
本来,豪车这一元素,就容易激起人们对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金钱与权力的联想。加上她这种低调却又极度奢华的生活方式,更令人联想到“隐形富豪”或更深层的背景。传言越来越离谱:有人说她是某个富商的女儿;也有人称她与一位澳大利亚政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人把她和台湾的一位杨姓大老板关联;更有甚者,有人谣传她从事“铁矿石配额转让”生意。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她和她私人司机的容貌,也被各种比对,凭空联系成某些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许多帖子充斥着对她的想象和谩骂,和一贯进行反华舆论动员的人高度重叠,显得很兴奋。他们借机放大反华叙事,兴风作浪。
相当一部分一看就是谣言,但仍然大范围传播。例如所谓“7000万澳元(约3.2亿人民币)天价保释金”,不仅不符合澳大利亚司法惯例,还被放大成“富人特权”的象征,误导了舆论方向。“铁矿石配额转让”更是子虚乌有,过去,中国对铁矿石进口实施资质管理制度,这并非配额,而是企业资质限制。2017年,中国就已经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制度,转为更开放的市场准入。铁矿石进口无配额上限,企业可自由进口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根本没有所谓“官方配额”可转让。
杨兰兰事件被裹挟进更大叙事,是真正需要警醒的地方。这种现象并非孤例,类似于以往的“中国留学生间谍论”或“疫情起源阴谋”,往往源于偏见而非事实。
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是否有逃脱澳洲司法公正的“特权”,是很快要见分晓的。目前,澳大利亚警方已扣押涉事车辆进行调查,杨兰兰将于8月15日在唐宁中心地方法院出庭,面临多项指控,包括酒驾致伤和拒测酒精。无论如何,她获准有条件保释,和她有逃脱法律制裁的特权,是不能划等号的。所谓“天龙人”的称号,如果是指能免于公正的司法裁决,恐怕更适用于爱泼斯坦案里的那些美国的权贵与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