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捷媒:中国藉网红改善形象 营造西方也看好假象

    中国摆脱过去颂扬政治体制的传统宣传形式,如今开始雇用社群网红与部落客,以改善在海外的形象。美联社

    捷克媒体报导,中国摆脱传统宣传形式,如今开始雇用中国网红,或资助捷克网红访中,改善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对内则呈现出「连欧洲人都为中国的进步感到兴奋」的假象,被视为是推动中共政权良好形象及合法化的手法。

    根据布拉格国际广播电台(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近期报导,中国摆脱过去颂扬政治体制的传统宣传形式,如今开始雇用社群网红与部落客,以改善在海外的形象。

    中国在中欧的媒体策略可追溯至2013年,当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在V4国家(捷克、匈牙利、波兰与斯洛伐克)中开设捷克语服务。随后,此机构与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等也纷纷设立社群媒体帐号。

    然而,这些新闻机构与政府联系相对明显。根据「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的说法,中国利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社群媒体的迅速成长,在封城期间推出针对性强、具备当地语言能力的网红。

    捷克是中国在中欧社群媒体重点关注的国家。据中欧亚洲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有2位已知的由中国政府资助的部落客。

    ‧部落客亲切风格宣扬中国文化 试图影响捷克观感

    2021年,2位新部落客登上捷克社群媒体舞台,分别是Lada Wang和Pepa Zhang,他们在Instagram上共累积逾4万名追踪者。他们的自我介绍几乎相同,用捷语写「嗨!我是Lada/Pepa,现在住在北京,我想与你们分享我的有趣生活」。

    两人皆受雇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但他们以更亲切的语气与追踪者沟通,主题涵盖文化、历史、经济与科技,也经常以部落客风格展示中国的旅游景点。

    中欧亚洲研究中心成员内梅奇科娃(Kara Němečková)指出,他们看似只是旅游部落客,内容比官方媒体更「自然可信」。大多数追踪者可能不晓得他们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员工,因他们并未揭露这层关联。

    在这些社群上,显性的政治内容被刻意省略,潜藏消息常试图淡化中国政府在法律与政治上的争议,例如新疆议题。在社群影片中,新疆常被描绘为和平的旅游胜地,几乎未提及当地穆斯林文化与社群。

    内梅奇科娃表示,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捷克受访者对中国在新疆的政策持正面观感,显现中国试图影响公众对新疆观感尚未成功。但需注意,高达53.9%的受访者对此议题持中立态度,这意着未来仍有可能被中国影响。

    ‧中国「白猴子」策略 专家指为政权反向合法手法

    中国的社群策略不仅止于部落客。去年11月,捷克知名网红米哈雷克(Jan Michálek)受中国电视台邀请,参加一场由中方全额赞助的中国探索之旅。米哈雷克事后划清界线,声称自己不知道这趟旅程涉及宣传活动。

    捷克中国问题专家卡拉斯蔻娃(Ivana Karásková)指出,在中国西方网红常被贬称为「白猴子」(White Monkey),这已成为一种宣传策略,目的在于改善中国对内与对外的形象。

    卡拉斯蔻娃说:「除了对外宣传,也有内部宣传,针对中国国内观众,想要呈现出『连欧洲人、白人都为中国进步感到兴奋』的形象,借此暗示中共表现良好。这被视为对中共政权的反向合法化的手法。」

    捷克并非是唯一拥有「专属」的中国网红的V4国家。据调查,波兰也有一名部落客负责当地观众,而中共对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尚未有此计划。

    研究指出,在V4国家中,捷克对中国的怀疑态度最为强烈,主要争议点集中在中国对西藏、香港与台湾的态度,这些地区与捷克拥有相对密切的联系。

    卡拉斯蔻娃说:「捷克人普遍不认同中国的政治体制与价值观,也不相信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性。」

    然而,中欧亚洲研究中心也指出,捷克人对中国对外经济政策抱持较乐观的看法。研究指出,中立受访者比例「正在增加」,显示中国在调整策略后,仍可能影响捷克公众观感,中国仍有机会改变舆论情势。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