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骆家辉忆30年从政生涯 最爱上门拜票

    百人会邀请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在线对谈,现年75岁的骆家辉回顾了自己30年的从政生涯,以及对美籍华裔身分的体悟。(截屏自在线会议)

    美国华人菁英团体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11日邀请前美国驻华大使、前华盛顿州州长和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对谈;现年75岁的骆家辉回顾了自己30年的从政生涯,以及对美籍华裔身分的反思与体悟。

    骆家辉出生在西雅图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父亲曾是二战军人,家中环境并不富裕。他回忆道,自己儿时住在政府公屋里,父母经营一间小杂货店,生活很朴素。也因经济拮据,背负着高额学贷的骆家辉在就读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时,不愿花钱使用烘干机,「我都会把湿衣服带回房间晾干」。

    骆家辉的大学四年正值1960年代末,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席卷全美;带着改变社会的愿景,原本想从事城市规画的他转而选择了法学院,在毕业后进入检察官办公室工作。

    此后骆家辉常参与当地竞选活动,「我特别喜欢上门拜票,这让我有机会走访西雅图许多以前没去过的社区」。他也加入了一个本地的亚裔美国人政治组织,为提高亚裔政治参与度而努力。因其在组织中的积极度与领导角色,身边逐渐有人建议骆家辉参选公职;起初对民主党政治毫无概念的他决定一试,便迎来了政治生涯的起点。

    此后的30年内,骆家辉一路从本地郡长,做到华盛顿州州长、美国商务部部长及美国驻华大使。回顾自己最初的竞选,骆家辉表示,能赢的关键在于拓展了亚裔之外的族群;「身为亚裔,我固然关心自身族群议题,但不论族裔都一样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是普世的愿望」。

    骆家辉坦言,相比30年前的政治环境,如今亚裔的政治参与度明显更高,他也欣慰地看到,自己办公室当初的一些亚裔雇员都在政府中走得更远。但他认为,亚裔应更积极地参与其他少数族裔所关心的议题;「我们都应该团结起来,因为只有当我们在民权等议题上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他们才会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回过头来支持我们」。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