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9544 帖子
反华急先锋!五角大楼任命亚洲区关键职位(图)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国防部提名曾在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担任法律顾问、炒作过“中国威胁论”的美籍韩裔官员约翰·诺(John Noh)担任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韩国《朝鲜日报》6月4日指出,该职务是五角大楼在亚洲地区的关键职位,负责监督美国在东亚、东南亚的军事战略和联盟。在美国与中国关系紧张、盟友们正寻求美国明确其在该地区的长期立场的当下,极具挑战性。根据美国国防部网站披露的信息,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法学院,曾是一名美国驻阿富汗的陆军军官。后来,他开始从事法律工作,在得克萨斯州出任助理检察官,负责贩毒案件。在“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期间,诺主要负责美国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并在该地区开展以国防为重心的合作。后来在特朗普宣誓就职当天,诺开始担任国防部负责东亚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美国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约翰·诺美国国防部网站《日经亚洲评论》4日称,除了诺以外,美国国防部还提名亚历山大·维莱斯-格林(Alexander Velez-Green)为负责政策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奥斯汀·达默(Austin Dahmer)担任负责战略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这三人都与美国国防部三号人物、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关系密切,都将中国问题视为首要任务。报道称,诺实际上一直在国防部履行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的职责,曾两次陪同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出访亚洲。赫格塞思3月宣布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一些地区投资20亿美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有诺从旁协助。他2024年10月曾率领美国国会代表团前往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访问,讨论“第二岛链”问题。“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包括日本、美国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一些岛屿,是美国在“第一岛链”丧失威慑力的情况下,打造的又一个“封锁”中国的体系。关岛美国海军诺曾在多个场合公开渲染“中国威胁”,是一个“反华急先锋”。在4月9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他声称中国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军事建设”,增强其常规武器、核武器、太空和网络的能力,打算“主宰印太地区,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还拿台湾问题说事,炒作中国将在2027年前发起战争。渲染完中国威胁,诺不忘证明自己的能力,向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建言”道,美国应该投资本国国防工业,平衡与各盟友的军事负担,发展具有作战能力的军事力量。可笑的是,诺一边逼迫盟友加大国防开支,一边又想要一个“更强大的盟友”。他宣称,“更强大的盟友会带来更强大的联盟,而更强大的联盟会阻止侵略并给我们的对手制造难题”。他的这个论调与特朗普团队成员一贯的说辞一致。5月31日,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要求美国的亚洲盟友效仿欧洲,提高国防支出,以应对“更大的威胁”。马来西亚战略国际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沙里曼·罗克曼(Shahriman Lockman)表示,美国呼吁亚洲盟友效仿欧洲,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与那些家门口面临热战的欧洲国家不同,亚洲国家所处的战略环境更加模糊,人们更担心局势升级,而非炫耀威慑力。对于美国官员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就涉台、南海等问题发表消极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同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发言人指出,事实上,美国才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霸权国家,是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因素。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在南海地区部署进攻性武器,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制造紧张局势,正将亚太地区变成“火药桶”,引发地区国家深切担忧。“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停止蓄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环境,渲染冲突对抗、加剧地区局势紧张。”发言人说。
两种版本同时交付?外媒:歼-35开始量产(组图)
在歼-35不断曝出好消息的情况下,欧洲“Bulgarian Military”网站在6月4日撰文称,“中国已经开始交付两种不同版本的歼-35”,并认为这对中国的军事装备体系、全球隐身战斗机发展,都是重量级事件,是真正的“规则破坏者”。▲“Bulgarian Military”网站说的言之凿凿“两种不同版本”,当然指的是陆基和舰载两个版本。而对已经大量装备歼-20的中国空军而言,中型歼-35只是追求性价比的规模补充装备,性能突破的意义有限,歼-35对国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舰载领域。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在三艘航母上部署了F-35C,其中一艘就是长期部署在横须贺,刚刚结束冬季维护的“华盛顿”号。如果再算上,准备在两艘轻型航母上部署F-35B的日本,国内海军对舰载版歼-35的需求,确实很迫切。▲F-35C面对歼-15还是有优势的不过,即使歼-35现在能交付,距离出现在航母上也还有一段距离。一方面,五代机上舰需要的软硬件准备工作不少,得花时间去一一解决。另一方面,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仍然不成熟,目前用高度成熟的歼-15T测试,逐渐完善可靠性,是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相比之下,歼-35在开始小批量交付后,则应该以陆基测试、培训为主,特别是在国内第一次量产中推,严重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早期谨慎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年时间,结束并彻底解决问题后,才能真正开启大规模量产。▲基于歼-15发展的歼-15T很成熟而参考山东舰从服役到形成战斗力的过程,福建舰入役后花费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因此,海军第一艘弹射航母在2027年底形成战斗力,基本没有问题。相比于不能出口,短期内也无法部署到海外军事基地,实际上有点“孤芳自赏”味道的歼-20,能伴随航母出战的歼-35,其实能获得更多和F-35“交手”的机会——歼-20未必能逼退所有对手,但在东风-21D等一堆装备的辅助下,和F-35的交手的机会确实屈指可数,而福建舰可是要走出去的。▲歼-20毕竟是在陆上活动海军在055成熟后,就已经表现出积极向外开拓的阵势,所以才有年初055绕行澳大利亚的壮举。两艘滑跃航母之所以不敢轻动,是因为战力有限,不足以在远海与对手抗衡。但等到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后,开赴远海就是不可避免的——届时福建舰不管向哪个方向进发,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F-35,区别只在于到底是A型、B型,还是C型。从这一点来说,歼-35与F-35交手的机会将远多于歼-20,当年双发米格-29对阵单发F-16的故事,将再次重现。▲F-35将是歼-35最大的对手“Bulgarian Military”网站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当F-35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歼-35开始交付而烟消云散,全球五代机的发展和装备格局,就不再由美国独自控制。以南亚局势为例,如果没有歼-35E,那么F-35就是美国用来制衡印巴的有效手段——通过控制对印巴提供F-35A,以及什么时间、什么配置,都能让两个国家疲于奔命,不得不满足美国提出的种种条件。而在印度市场远大于巴基斯坦的情况下,后者注定会处于劣势,但这一切都随着歼-35E出口巴基斯坦,而彻底改变。▲歼-35的未来不可限量40年前歼-7出口各大洲时,用户普遍国力贫弱,且国防需求有限。现在的歼-10CE虽然半只脚踏进高端门槛,但时间实在太晚,在五代机的威胁下,已经不足以攀登辉煌。而歼-35E问世于五代机刚刚兴起的时代,技术水平也够出色,更有歼-10CE奠定的口碑,与F-35全球竞争是必然的。
川普关税发威…美4月贸易逆差减半 加国贸易逆差创新高
美国商务部5日公布,4月贸易逆差较3月剧减55.5%,写历来最大降幅,因进口量锐减,显示企业抢在川普高关税生效前大量进口的行动已告终。
美国4月的逆差额616亿美元,为2023年来最小,也低于彭博访调经济学家预期的660亿美元。当月美国对货物与服务的进口降幅为创纪录的16.3%,出口则增加3%。
加拿大统计局同日公布,4月贸易逆差达创纪录的71亿加币(52亿美元),远超彭博访调经济学家最悲观的预期,原因是当月出口锐减10.8%,写新冠疫情时期之外、近17年的最大减幅。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剧减15.7%,包括客车与轻型卡车出口骤降约23%。
的黎波里两栖攻击舰前往日本替换“美国”号(图)
【文/观察者网 山猫】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报道,美国海军“美国”级两栖攻击舰LHA-7“的黎波里”号已经出发前往日本,准备开始在佐世保的前沿部署。美国海军在本周二(6月3日)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的黎波里”号于上月19日离开加州圣迭戈海军基地,此前部署日本的LHA-6“美国”号则将返回圣迭戈。根据社交媒体X上开源情报账号“战舰摄像头”(@WarshipCam)的推文,“的黎波里”号在离开圣迭戈之后首先抵达加州海豹滩海军武器站做出发前准备,并于5月29日出发。USNI新闻网的“舰队和海洋追踪”板块则显示,6月2日时“的黎波里”号已经在太平洋上前往佐世保的途中。5月29日,“的黎波里”号驶离加州海豹滩 社交媒体X(原“推特”)账号@WarshipCam自2020年服役以来,“的黎波里”号一直以圣迭戈为其母港,因此其大部分部署任务都在第3舰队和第7舰队任务区当中,曾参与过印太司令部“勇敢盾牌”、美日“钢铁风暴”、美菲“卡曼达格”等演习。2022年5月,“的黎波里”号在服役后的首次部署中,测试了“闪电航母”概念。舰上搭载了十余架F-35B短垂起降战机,与CVN-72“林肯”号和CVN-76“里根”号配合,测试了相关平台和其携带的不同装备,如E-2D、F-35B和EA-18G等飞机之间的协同配合工作,尝试了如何将“闪电航母”和传统的全尺寸航母进行作战整合。在这期间,舰上最多搭载了多达20架F-35B,以验证陆战队在舰上运作战机数量的极限。2022年,满载F-35B的“的黎波里”号在部署中测试“闪电航母”概念今年2月,美国海军宣布了“的黎波里”即将前往日本取代“美国”号的消息。通常情况下,美国海军在日本前沿部署两艘“大甲板”战舰——在横须贺的一艘航空母舰和在佐世保的一艘两栖攻击舰,目前的“美国”号于2019年底抵达日本,目前已部署超过五年。“的黎波里”号指挥官埃迪·帕克上校在新闻稿中表示,已经做好了“捍卫美国海外利益”和“加强与日本长期伙伴关系”的准备,在过去的一年中,舰员们一直在为(前往日本的)前沿部署进行相关训练。不过就在“的黎波里”号前往日本部署之际,美国海军则正在想方设法填补两栖舰艇的缺口,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是否能再拼凑出一个由三艘舰艇组成的两栖戒备群。美国海军也已经在东西海岸进行试点,在预定维护期500天前确定战备方案,并在维护工作开始前一年签订相关合同。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去年12月的一则报告,两栖舰艇的舰况和维修延误已经对两栖舰队的可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舰船尚未达到预期服役年限、也未能向国会提交相关认证豁免程序之前就被决定退役,导致舰船被迫放弃了关键维护作业,使得舰况进一步恶化。
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 加大与美利率差距(图)
欧洲降息25个基点6月5日晚间,欧洲央行宣布下调利率25个基点,将存款便利利率从2023年年中的高点4%降至2%。根据LSEG的数据,在公告发布前,交易员几乎已完全预期此次降息,市场定价显示降息概率接近99%。根据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初步数据,5月欧元区通胀率降至1.9%,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也低于市场预期。尽管利率已开始回落,但经济增长依然乏力。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仅增长0.3%。此次降息发生在欧元区经济面临关键节点之际。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当前主要担忧之一,相关关税预计将对经济增长构成重大拖累。部分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可能对欧洲打击尤其严重,钢铁和汽车等关键行业首当其冲。政策制定者指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尚不明确,这将取决于欧盟是否以及如何采取反制措施。目前,欧盟的报复性关税暂时处于搁置状态,但欧盟领导人已表示,如有需要,已准备好采取行动。此外,关于欧洲各国提高国防支出的计划将如何影响经济,也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以下是欧洲央行声明全文: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今天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尤其是,将存款机制利率(即管理委员会引导货币政策立场的主要工具)下调的决定,是基于对通胀前景、核心通胀动态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强度的最新评估。当前通胀率大致处于管理委员会设定的2%的中期目标水平。根据最新的预测,整体通胀率预计将在2025年为2.0%,2026年为1.6%,2027年为2.0%。与3月份的预测相比,2025年和2026年下调了0.3个百分点,主要反映了对能源价格的更低假设以及欧元走强的影响。工作人员预计,剔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将在2025年为2.4%,2026年和2027年为1.9%,与3月预测基本一致。经济增长方面,工作人员预计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将为:2025年0.9%,2026年1.1%,2027年1.3%。2025年预测维持不变,反映出第一季度好于预期的表现以及全年其他时间段的疲弱前景。虽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预计将在短期内抑制企业投资和出口,但政府在国防和基础设施方面不断上升的投资将在中期日益支撑增长。同时,更高的实际收入与稳健的劳动市场将使家庭消费增加,再加上融资环境的改善,有望提升经济应对全球冲击的韧性。在高度不确定性背景下,工作人员还评估了不同贸易政策如何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增长与通胀的替代情景分析。相关情景将随同工作人员预测一同发布于欧洲央行官网。根据这些情景分析,如果未来几个月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增长与通胀都将低于基线预测;反之,若贸易紧张缓解并出现良性结果,增长(以及通胀,在较小程度上)都将高于基线水平。多数核心通胀指标显示,通胀将持续稳定地趋近于2%的中期目标。工资增长仍然偏高,但正在明显放缓,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其对通胀的影响。此前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引发融资环境收紧的担忧已明显减弱。管理委员会决心确保通胀稳定地回归2%的中期目标。在当前极度不确定的环境下,委员会将根据数据逐次会议地判断货币政策立场。其利率决策将依据对通胀前景的评估,结合最新经济和金融数据、核心通胀走势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委员会不会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当前阶段暂缓降息,并在秋季重新启动降息进程。据LSEG数据显示,衍生品交易员预计欧洲央行在明年初之前还会再降息一到两次。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这一次降息是欧洲央行一年内的第八次降息。此举进一步加大了与美国的利率差距,目前欧洲的基准借贷成本比美国低超过2个百分点。这一差距也成为特朗普批评美联储的“弹药”,因为美联储今年尚未降息。欧洲央行一连串的降息引起了特朗普总统的关注。他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没有更快地降低借贷成本。在本周三ADP就业数据疲软公布后,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鲍威尔现在必须降息。他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欧洲已经降息九次!”美联储去年曾降息1个百分点,但自去年12月以来一直按兵不动。由于关税预计将推高美国通胀,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相比之下,欧洲央行所在地——法兰克福的通胀压力已经明显减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预测,美国通胀将在年底加速至3.9%,这将使美联储至少在明年之前都难以再次降息。
Breaking
亚洲多地加速规范稳定币 可期待更多与亚币挂钩的稳定币
亚洲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最近加快脚步规范稳定币,彭博资讯报导,观察南韩、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发展,未来与亚洲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可望大为增加。
促成这种急迫感的正是美国总统川普在7月中旬签署了《天才法案》(Genius Act),推动更广泛使用与美元1:1挂钩的数字代币,也就是美元稳定币。加密交易所Flipster驻阿联总经理Benjamin Grolimund说:「天才法案打开采用稳定币的闸门,不管你支不支持,稳定币如今已无法回避。」
区域内重量级企业,例如中国的京东、蚂蚁集团都计划提交申请,发行稳定币。南韩的KakaoPay因为市场预期它将成为稳定币发行商,股价大涨。彭博指出,甚至多年来全面禁止加密币的中国官方,也似乎开始接纳稳定币可用来做为人民币替代品的概念。
亚洲国家监管机关之所以掀起新一波紧张感,是担心资本外逃,因为当前稳定币市场,仍由美元主导。截至目前,已有2,560亿美元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这些代币通过管理「类现金资产」(例如美国公债)维持价格稳定。相较欧盟虽已创建了完备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但只有价值约4亿美元的欧元挂钩稳定币在市场流通。
以一向对加密币很有兴趣的南韩为例,韩国民众已大量交易与美元稳定币。根据韩联社引用南韩央行数据报导,单在今年第1季,与美元稳定币有关的交易额已达57兆韩元(约410亿美元)。
南韩立法者与央行,近期针对是否允许韩国公司发行韩元稳定币展开辩论。总统李在明领导的执政党已于6月10日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为当地公司成为稳定币发行商铺路。南韩央行目前持反对立场,币圈人士则是呼吁央行应该因势利导,而非对抗,建议监管框架着重维护主权的同时,也要保有竞争力,并认为韩元稳定币将满足与美元稳定币不同的需求。
香港目前则已经迅速成为亚洲地区的稳定币的实验室。QReg Advisory创办人Clara Chiu 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特别聚焦于「可行且具实用」,而非仅限于做为资本缓冲。许多有意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公司,是已在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公司,而这「正是实际需求所在」。
中国的下一步虽然尚未明朗,但包括券商在内的加密币公司已为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预做准备。Victory Securities副总裁Kennix Chan就表示,公司已在与多个可能发行商积极洽谈。毕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已曾在6月表示,稳定币有潜力革新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情势加剧、传统支付系统显现脆弱性的情况下。
不过,大多数人仍不认为北京当局会很快开放加密币交易。数字资产托管商Cobo首席运营官Lily King就说,香港将继续成为陆企拓展海外的实验场。她说:「中国自己可能不会觉得有必要开放。」
MLB/邓恺威今日初先发对大都会 巨人教头注意到他的进步
效力巨人队的26岁台湾右投邓恺威,确定再次升上大联盟,且将扛起初先发,他将在美东时间今天下午4时出战大都会队,同场较劲日籍强投千贺滉大。
邓恺威可能升上大联盟先发消息传了许久,上一回最终落空,这一回成为真实,官网昨天正式公布此战先发投手,证实邓恺威将继去年5月31日后再升大联盟。他去年以长中继的角色在大联盟出赛4场,合计11局,被敲15安打、失12分都是责失,防御率9.82,这回是首度先发。
邓恺威近期在3A稳定的表现进入球队视线,他在7月17.1局送出31次三振,防御率0.52、每局被上垒率0.81、被打击率0.119,总教练梅尔文(Bob Melvin)表示,「他能攻击好球带,直球控制力进步很多,变化球球威则是一直都很很棒,他能用变化球抢好球,取得球数领先。」
邓恺威从7月13日后就没有先发过,先前已被传过一次可能先发,最终落空。梅尔文证实,当时邓恺威确实也是考虑升上大联盟的人选之一,只是球队最终是选了惠森哈特(Carson Whisenhunt)。
同日升上大联盟的麦克雷(Grant McCray)说,去年邓恺威有辛苦的一年,「但今年他回来了,他的球威看起来相当出色,老实说,在中外野看他投球很有意思。」
台20%关税 环时:民进党「亲美爱台」陷入「以台养美」
美国对台湾的对等关税税率终于出炉,20%的税率高于日韩,一直都对美台关税磋商保持缄默的中国,今由党媒环球时报发发出一篇社评,标题为:「对等关税」给了「倚美谋独」一记响亮耳光。
评论指称,赖清德当局主动出卖台湾内核优势产业,换来的却是美国对台课征高关税,这是对民进党「倚美谋独」路线的最大讽刺。
文章表示,美方新一波「对等关税」公布,中国台湾地区未能获得豁免,被列入了20%一档,并归类为贸易关系未达互惠标准的对象之一。 20%的关税不仅让赖清德当局宣扬的「比照日韩」化为泡影,更与其先前的对美「滑跪」姿态形成强烈讽刺。
评论称,在第一波「对等关税」的冲击下,不仅中国以坚定的态度、有力的措施,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支持,大多数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日本等,都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程度地与之抗争。相较之下,一直宣扬「美台是朋友」的赖清德当局,「滑跪」之迅速、彻底令人瞠目。
它称,赖当局不仅没有对台湾利益的任何维护,反而宣称「台湾多年来一直希望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美方的「对等关税」则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机会」,还抛出「吃苦当作吃补」的谬论。然而主动出卖台湾内核优势产业,换来的却是美国对台课征高关税,这是对民进党「倚美谋独」路线的最大讽刺。
它说,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曾报导,根据咨询公司Evercore的计算,台湾对大多数进口商品仅征收2%的关税。事实再次证明,美国根本没有、也不会把台湾当作「平等伙伴」,而只会把台湾当作可随时交易、盘剥的棋子。赖清德当局越是奴颜婢膝,华盛顿就越是予取予求。民进党当局自诩「亲美爱台」,实则早已陷入彻头彻尾的「以台养美」怪圈。
文章提到,每当美国开出新条件,无论是进口美国含瘦肉精猪肉、巨额军购,还是高科技产业的「迁徙投名状」,民进党当局都争先恐后地双手奉上台湾民众多年来苦心积累的财富与心血。今天是关税,明天就可能是安全、科技、能源,每一轮与美国的「技术磋商」,都是新一轮的利益输出与让渡。美国「政治新闻网」披露,在美台关税谈判中,美方代表「把台湾当柠檬一样挤」,其作威作福之态可想而知。
评论称,从近几个月来赖清德当局的所作所为人们不难看到,赖清德是如何诏骗台湾民众的。他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捍卫台湾民众利益,打着「为民造福」的旗号,干的都是害台祸台的勾当。
它指出,赖清德当局为减少政治压力,大搞欺骗性宣传,鼓吹谈判如何顺利、美国如何「优待」台湾;已经到这个时候了,赖清德当局还对20%美其名曰「暂时性关税」。明眼人都看得出,即便经过「谈判」之后美国对台关税有所下调,那必然也是民进党当局捧出了「更肥的肉」,来补上华盛顿因关税下调而产生的「损失」,这只会是一个台湾单方面进一步向美国让利的过程。
文章说,赖清德当局「卖台媚美」「倚外谋独」越猖獗,台湾民众就越清楚看到「台独」是邪路,也是绝路。
它总结说,台湾经济要发展,民众要过更好的生活,本来是有更大机会的。例如,两岸经济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各具优势,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联结,推动产业合作有利于两岸企业发展,增进两岸同胞民生福祉。然而,赖清德当局一味随美起舞搞「脱钩断链」,嘴上说着要让台湾保有科技优势,实质却通过出卖台湾优势产业、牺牲台湾发展前景、砸掉台湾民众饭碗来讨好美国,甚至到了「打左脸送右脸」的程度。
它称,关税风暴撕裂了赖清德当局所有粉饰的幻想,更敲响了台湾社会自我觉醒的警钟。
加拿大华人回国收到这短信,带来天价账单!
回国第一件事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大吃特吃、见亲朋好友,然而对于很多加拿大华人来说,一定是先拔手机卡,不然后果真的很惨。
最近,有位华人网友在上发帖吐槽,自己回国一个月居然收到了 Rogers 的“天价账单”。
最离谱的是,她人在国内既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流量更是完全没用过,但 Rogers 硬是每天扣她 16 加元。
图源:@Cake&A 伴路之旅
网友称,自己出发前早早关了漫游数据,飞机上就把所有服务换成了中国移动的电话卡,自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收到账单后,她反复核对,确认在国内根本没用过任何通话时间或流量,可钱还是照扣不误。
更坑的是,Rogers 扣钱从来不会提前通知,只会发一条看似无害的短信:“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