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2671 帖子
男受膀胱过动症所苦 惨成「一夜七次尿」
40多岁男子小西,常尿急憋不住,只得塞毛巾在裤裆,更是有频尿困扰,被老婆笑不是「一夜七次郎」,而是「一夜七次尿」;小西在老婆督促下就医,发现自己是「重度」膀胱过动症,在经过生活型态调整、药物治疗后,大幅改善生活品质。
膀胱过动症是指非其他病因造成的尿急,可能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同时经常合并频尿与夜尿。台湾振兴医院泌尿部微创手术科主任蔡升翰表示,诊断膀胱过动症最重要是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例如感染、结石、尿路癌症等,后续则是针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不同面向进行治疗。
「膀胱过动症症状评估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s score , OABSS)是膀胱过动症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工具。蔡升翰说,评估表分成频尿、尿急、夜尿、急迫性尿失禁四个面向,让医师了解患者的困扰面向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总分3至5分为轻度;6至11分为中度;12分以上则为重度。
膀胱过动症盛行率相当高,约在11至16%之间,并且盛行率会随年龄上升而增加。蔡升翰表示,患者因为难控制的频尿、夜尿与尿急感,会造成日常生活影响,例如睡眠障碍、避免社交、影响工作表现等,甚至也会减少性生活。
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依照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状况搭配选择。蔡升翰说,「生活型态调整与骨盆膀胱训练」为出门前或睡前减少饮水,以免发生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同时避免摄取咖啡因,咖啡因会刺激膀胱收缩,对于有频尿、尿急、夜尿的人来说,咖啡因会加重上述的症状。患者也可以进行自我训练,当有急尿感时转移注意力,稍等5至10分钟再去解尿。
「口服抗胆碱药物或乙型促效剂」,蔡升翰指出,这两类药物能放松膀胱、减少膀胱内壁平滑肌收缩,建议病人咨询泌尿科医师,若是服药后发生解尿困难的状况,也请尽快回诊就医、调整用药。「侵入性治疗」例如,膀胱肉毒杆菌注射、神经调节技术,以及膀胱过大或尿液分流手术等,请与泌尿科医师讨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针。
见证历史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 什么信号?(图)
近日罕见一幕发生,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5月20日,六大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高达25个基点。其中,活期利率降至0.05%,1年期降至0.95%,3年期1.25%。终于等到,1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的转折时刻。这意味着,10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已不足1万。活期存款利率更是已降至0.05%,无限逼近0%!存钱攒利息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为什么银行不断下调存款利率,难道不需要吸收储户存款了吗?为什么与此同时,广州、厦门等城市却玩起了数字游戏,“逆势”上调了房贷利率?种种信号,很不寻常。1存款利率为什么越来越低?最直接的原因是,银行已经快顶不住了。根据六大行财报,2024年末,国有大行纷纷告急:中国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97%,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03%,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15%,较上年末上升0.45个百分点。据财新报道,银行个人不良贷款已经超过万亿,相当于一个佛山市的GDP凭空消失。同时,由于房价一路走低,银行还不能像以前一样,直接把房子拍卖了来抵债。毫不夸张地说,现在银行只能求着大家别断供了。对于国家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通过下调LPR,减轻企业贷款负担,减轻居民购房负担,让钱流动起来。但这样一来,银行就需要再让利,收入会变得更少。所以,广州、厦门等房地产行情稍好的大城市,就玩起了数字游戏。在新一期的LPR公布前夕,广州首套房贷款利率从LPR-60个基点调整为LPR-50个基点,即五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由原来的3%上调到3.1%。厦门首套利率下限由LPR-50BP调整为LPR-45BP,调整后的首套房贷利率水平由3.1%增至3.15%。抵消掉LPR下调的基点后,广州、厦门首套房贷利率还能守住3%的生死线。对于银行来说,低于3%,基本就意味着按揭业务可能没有利润甚至亏损。除了守住利润,银行也在想尽办法减少支出,保住净息差。2银行急,国家更急。去年10月下旬,六大行已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下调,7个月后,又再次进行了下调,节奏非常紧。这背后,是居民日渐增长的防御性存款。第一财经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存款中的住户存款曾超过160万亿元。这个数据有多庞大?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几年前的情况。2016年,住户存款规模仅为59.78万亿元,到2024年已涨至151.25亿元。随着存款规模的增加,住户存款占人民币存款的比重从2016年的39.7%提升到2024年的50%;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比重为50.9%。来源:第一财经很多老百姓不敢花钱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一再低迷。2025年一季度,GDP增涨5.4%,但CPI却给出了0.1%的降幅,并已连续连续25个月在0%附近波动。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准通缩”状态,内需不足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项。国家能不急吗?所以,再次对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就是希望大家能把“冻结”在银行里的钱拿出来用,让资金“流动”起来。消费需求低迷,投资端的压力也不小。自地方化债行动以来,用“借新还旧”的方式,逐渐化解了地方灰犀牛,但每年仍需支付高额的利息。2024年1-12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3542亿元。2025年1-4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4316亿元。通过降息,也是为了让地方以更低的成本,延续整个游戏,撬动投资端。3在这次“双降息”潮中,呈现出的两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虽然整体幅度不大,但却是在房贷利率与银行净息差双双处在谷底的情况下做出的。这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还可能再降。第二,本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比贷款利率更大,也为后续的降息留了空间,既保住了银行的净息差,又刺激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让金融机构让利于实体经济,未来实体经济仍至关重要。如果内需一直低迷,利率继续下降,会出现0利率或者负利率的情况吗?参考欧美、日本的经验,0利率、负利率时代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日本,就曾因为国内需求低迷出现了负利率。有人会疑惑,负利率就是去存钱还要给银行倒贴吗?并不是,真正的负利率是,存款利率盖不住货币贬值率,你去银行存一年的钱,你的购买力还下降了。这就导致了双输的局面,银行给了利息,但是储户却没有赚到钱。所以,从他国过往经验也可以看出,刺激经济,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的环境中,政府发债的成本会下降、存量债务利息会减少,是有利于财政政策发力的,所以必须配套持续稳定的财政政策。其次,钱不能只投向直接增加GDP、创造就业的领域,要投资于人、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从源头上减轻大家花钱的顾虑。对于普通人来说,低利率时代,要改变过往只存钱不投资的习惯了,需要持续改善自己的资产结构。
“川普联盟正分崩离析 不仅与马斯克有关”(图)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已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联盟正在分崩离析,而这不仅仅与埃隆·马斯克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亿万富豪马斯克走向“决裂”引发广泛关注。美国《纽约时报》首席政治分析师内特·科恩(Nate Cohn)6月7日发文分析说,其实两人的冲突不仅是个人矛盾,更反映出其联盟的脆弱性。在关税、移民限制、高校政策等问题的冲击下,特朗普联盟内部分歧日益明显,一些原先支持他的群体开始对其政策产生质疑。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正在成为特朗普面临的一项新政治挑战,这一问题在未来所能引发的政治后果,绝不容低估。共和党内部的传统保守派和民粹派之间难以就此调和,可能削弱党内团结,甚至动摇现有的政治联盟结构。5月30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马斯克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记者会。 视觉中国“大量支持者对特朗普议程愈发不安”科恩在文章中写道,正如外界预期的那样,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如预期般的决裂充满了个人恩怨和琐碎纠葛,但这远不只是两个权力与情绪化兼具的大人物之间的冲突。这一信号表明,特朗普越来越难以维系其民粹保守派联盟的团结。年初时,特朗普的联盟似乎还没有那么脆弱。至少自里根时代以来,他似乎能够推行保守主义议程并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通过对中国加征关税、驱逐非法移民、增加石油产量、削减开支以及打击“觉醒派”左翼,他可以稳坐政治阵地。然而如今,无论是他调解各方能力的局限、政策本身过于激进,还是不断上升的国家债务所带来的挑战,特朗普要维系这支“帮派”,已不再那么轻松。在科恩看来,与2016年首次当选总统时相比,特朗普如今依赖的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政治联盟:在原有白人工薪阶层民粹主义者及共和党铁盘基础上,吸纳了数百万年轻人与非白人选民,同时还吸引了许多反“觉醒”和反建制精英,他们之前是民主党支持者。这些新支持者与2016年的选民大不相同。他们既非传统共和党人,也非被贸易和移民议题吸引的保守民粹主义者。他们所关心的是2016年尚不突出的议题,例如对“觉醒”左翼的反感、防疫政策的质疑、通货膨胀、治安恶化、无家可归者增加,以及移民涌入等问题。乔·罗根、小罗伯特·肯尼迪和马斯克都是特朗普联盟扩张后多元方面的缩影。科恩注意到,去年选战期间,对民主党议程的强烈敌意曾将各派凝聚在特朗普旗下,人们期待他就任后能平衡各方诉求。但特朗普第二任期还没满5个月,裂痕已然显现。民调显示,大量年轻与非白人支持者对特朗普转向负面评价。虽然还没有看到大量精英公开倒戈的例子,但他们对特朗普政策的激进程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他推行的广泛关税、对司法制度的蔑视、打击高技术移民和高等教育的政策,远远超出了许多原先支持者的预期。马斯克倒戈或有个人恩怨成分,但特朗普未能留住这位关键盟友,部分折射出其协调意识形态多元派系的无能。马斯克最猛烈抨击共和党减税案将加剧国债危机,但打击留学生、削减可再生能源补贴等政策同样可能是导火索。即便遣返移民和关税等政策未触动马斯克,也足以瓦解联盟其他成员的支持。科恩还提到了财政赤字问题。他表示,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赤字在美国政治中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可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最近几年,美国的财政状况明显恶化。预计十年内,美国国债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0%。目前,债务利息支付已达到联邦收入的近五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即使在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时期,美国预计也将出现万亿美元的赤字。高利率将使新增债务的融资成本变得异常高昂。与此同时,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已经开始影响政治,最典型体现在大型税收和支出法案所面临的挑战。过去,共和党人推行减税轻而易举。如今,由于赤字和利率如此之高,未来十年近3万亿美元的债务扩张突然变得令各界难以承受。“‘大而美’法案引发的政治后果不容低估”上月末,美国众议院微弱优势通过了“大而美”法案,是否能在参议院通过悬而未知。这是一项大规模的支出法案,旨在延长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对小费、汽车贷款等提供新的税收减免,同时增加国防支出,并为打击非法移民提供更多资金。法案还将取消民主党籍前总统拜登推动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政策,并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和食品援助项目资格的门槛,以削减部分联邦开支。马斯克多次对这项法案提出不满,直斥其“荒谬”“令人作呕”,而且与“政府效率部正在推进的目标背道而驰”。6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哈基姆·杰弗里斯就“大而美”法案向记者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科恩写道,这一问题在未来所能引发的政治后果,绝不容低估。过去传统保守派与民粹派的联盟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特朗普承诺既减税又不动摇社保等受欢迎的福利项目。但随着债务压力的增加,这种“双赢局面”将难以维系。另一边,民主党也会受到财政问题的挑战。过去十年里,民主党内进步派与温和派虽有激烈争斗,但赤字开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党内矛盾。主流民主党人可以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投资,以及像普惠学前教育、带薪家庭假等社会福利扩张来调和不同派系。但现在,债务问题可能对民主党的冲击甚至大于共和党。文章总结道,20世纪90年代,当联邦利息支付占比曾达到类似水平时,这促使里根联盟解体,也推动了亿万富豪罗斯·佩罗的崛起。如果未来几年国家债务成为选民心中具有“生存意义”的议题,现有政治格局恐将彻底改写。“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谁会赢?”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内部风向变化,半岛电视台6月6日文章形容:政治上的老话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特朗普似乎正是如此,他有着解雇顾问和断绝前朋友关系的历史。而马斯克只是最近备受瞩目的决裂事件之一,政治观察家们对此可能并不感到意外。特朗普也明显表现出了动用政府权力来对付竞争对手的意愿,最近他还下令对拜登政府开展调查。他已经警告过马斯克旗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包括SpaceX及“星链”(Starlink)。另一边,马斯克还可能与财政保守派议员结盟,以阻止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内获得通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共和党阵营的分裂。“华尔街拉响美国债务警报,这一次不容忽视。”无独有偶,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4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对美国债务高企发出警告。《华尔街日报》认为,“大而美”法案是两人公开决裂的直接导火索。马斯克最为不满的是,该法案进一步扩大了联邦赤字,加剧了美国的债务负担。马斯克希望他能给予国会中那些提出类似反对意见的批评者以支持,迫使对该法案进行大幅修改。参议院目前正在审议该法案,并计划做出修改。特朗普希望在7月4日之前签署立法。根据无党派机构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的测算,与现有预期相比,该法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内使债务水平增加约3万亿美元,如果某些临时性条款被永久化,债务水平将增加5万亿美元。投行Lazard首席执行官、前白宫预算主管彼得·奥尔萨格(Peter Orszag)上周写道,早在他担任政府职位的时候,那些担忧赤字失控、债务不可持续的人,“似乎一直在喊狼来了”。但现在,他也承认“狼已经潜伏在我们家门口了”。更令人警惕的是,从当前财政年度看,联邦政府仅支付利息的支出就将超过国防预算,同时也高于医疗补助(Medicaid)计划、残障保险和食品券三项社会福利支出的总和。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最近表示,美国大约还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来避免一次“经济心脏病”式的危机。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上周五警告称:“债券市场就要出问题了,明白吗?”
中美贸易谈判再启动 习近平“寸土不让”?(图)
美中贸易谈判6月8日周一在伦敦启动,习近平再次派遣其亲信、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主谈。何被视为是最能执行习近平意旨的强硬对手。这是在上次日内瓦谈判美中达成“休战”协议,随即而来的旨在落实协议的谈判并不成功的背景下开启的“第二轮”谈判。一个重大的症结是,中国在美国急需的关键稀土方面“寸土不让”,而美国对尖端芯片的管制也丝毫没有放松。伦敦谈判成功的前景如何,谈到什么地步才会被双方视为“成功”?一些分析认为,对中方,这可能是美方放松对芯片的管制以及对华为芯片使用的限制,甚至把日内瓦协议中暂停执行的关税永久化。另外,特朗普在幕后暗许对中方的核心关切---台湾问题作出某种让步?因为纵观每次特习通话,中方始终把台湾问题放在首位。对于特朗普,可能最大的问题是中方恢复供应稀土。“稀土问题”在美中首次贸易战时并不突出,然而,现在在半导体、电动汽车以及国防设备制造等方面成了“卡脖子”产品。这也是尽管贸易战已对中国本已陷入困境的经济造成更大损害,习近平为什么仍然决定“寸土不让”,并迫使美国让步。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终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上了电话。特朗普在通话后特意暗示稀土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而周六传出的消息是,中国已对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暂时恢复供应稀土,与此同时,中方表示愿意建立向欧盟供应稀土的“绿色通道”。中方双管齐下,一方面有拿欧洲挤压美国的盘算,一方面一旦谈判失败,继续拿稀土做筹码施压。很难预见这次谈判的结果,因为人们很难想象美方会轻易满足中方在芯片和台湾问题上的期待,也很难想象北京在毫无所获的条件下在稀土供应上对美国开放绿灯。从何立峰二次出征来看,习近平已经把中美谈判的重负全盘委托给这位他在福建厦门时建立深厚关系的亲信,而日内瓦谈判被北京视为是一次胜利更加重了习近平对何的信任。5月中旬第一轮谈判开始前,美国对中国施加了145%的关税,中方以125%报复性关税反击,在双边贸易面临“脱钩”的情况下,美中在日内瓦开启谈判,何立峰从美方那里争取到了为期90天的贸易休战,并答应美国 提出的中国恢复稀土出口的要求。但是随后的谈判并无取得真正的进展,特朗普谴责中方没有遵守协议条款,北京有意拖延审批对美国汽车和其他产品制造不可或缺的稀土产品出口许可证。北京则 指责美方规定限制使用华为人工智能芯片,同时对美国打算大规模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表示愤怒。与第一时期立场灵活的中方谈判团团长刘鹤相比,何立峰被视为是习近平“东升西降”意志的体现者。当年多次亲赴白宫谈判的副总理刘鹤被指“太温和”,他为了本国利益与美国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后来被视为不平等条约的现代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系列强硬的对华措施最终让习近平失去了和解的希望,硬碰硬,特朗普对中加税,中方反击,特朗普再加税,中方亦再以同样的比例反击。按照常理,中国经济形势远逊于中美第一次贸易战期间的情形,中方强硬对抗,只会给自身经济带来更大损失,但对于重视政权安全远甚于经济,党的利益远高于人民的利益的中共领导人而言,在政治上绝不能向美国示弱,对抗反而能通过激起民族主义情绪转移矛盾,北京以牙还牙似乎已收到效果。而受舆论影响,选票左右的美国政府则不得不顾及美国的现实利益以及未来的中期选举。华尔街日报6月3日的报道分析指,习近平已有明确授意:不要迎合美国。何立峰因此也有表示,北京此次应对贸易战的策略将不同于特朗普第一任时期的做法。这似乎意味着伦敦谈判任务艰巨。日内瓦谈判,何立峰同意在90之内恢复对用于半导体和电动汽车以及国防设备等产品的某些稀土磁体的出口,然而实际上中方行动缓慢,似有意拖延。显然,中方拿稀土做筹码,视美方能做多大让步而定。华尔街日报还分析,何立峰及其团队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还将用有力的理由说服美方允许中国购买其真正需要的商品,例如目前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美国芯片和其他科技产品。也就是说,中方的让步是以美方能为中国提供其多少想要的东西为前提的。特朗普不会轻易让步,习近平的胃口也很大,伦敦谈判,前景难卜。
哈佛留学生签证政策又转弯 留学生忐忑专家给3点建议
美国总统川普才刚宣布暂停处理哈佛大学国际生的签证申请,华盛顿邮报7日又报导,美国国务院6日晚间推翻指令,恢复处理哈佛学生签证申请。美方政策反复,恐让留学生忐忑不安,专家对此提出3点建议,学生除了需对签证备审数据内容具有敏感度,也可采取多元申请策略,同时做好心理建设。大学端也提醒,留美问题可能余波荡漾,就算顺利赴美,未来仍可能面对经费、计划等风险。
面对川普政府反复不定的留学政策,台湾教育部前国际司参事邱玉蟾提出3点分析。首先,她强调「签证」是国家主权的展示,即使学生拿到入学许可,美国政府还是有权限基于国家安全等理由,再次审酌签证的发放。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而学生能做的,就是对签证备审数据内容具有敏感度,完备相关数据,确保没有相互矛盾之处;而在研究计划方面,要强调研究主题的学术性质,且与军事无关,尤其是STEM、AI、航空、量子计算领域,或者社会科学牵涉国家意识形态的研究,都要特别注意撰写内容。
再来,邱玉蟾表示,学生应采取多元申请策略,7月底之前都还可以准备。举例来说,英国的牛津、剑桥都是采取滚动录取申请制,10月底前皆可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申请截止时间都比哈佛晚一些;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相关政策都比较宽松;另外还有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等,都可以考虑申请,作为备案。
第三,邱玉蟾也提醒学生要先做好心理建设,更不要放弃。留学不可能一切都顺利,往往会碰到一些状况,她苦笑说,现在这个状况确实大了点,但未来将会成为人生经历,到求职阶段也可以向公司展现自己在困境下的应对。
邱玉蟾分享,过往台湾曾遇过数次邦交国突然断交,国内来自邦交国的外籍生顿失奖学金,此时都会有学校出面承担学生学费,甚至主动募款帮助学生度过困境。在本次美国留学政策争议中,也可见学校、媒体、校友都愿意发声,没有人希望面对这样的剧变,但往往有不少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刻站出来帮忙。
中正大学副校长詹盛如指出,留美问题可能还会余波荡漾一段时间,即便学校现在可以正常招生,仍可能影响未来的福利、各项机会,尤其是像哈佛、哥伦比亚等立场较偏向自由派的学府。他指出,有学生因此直接放弃去美国,或者转而决定前往其他比较不会「被针对」的学校。
詹盛如指出,现在有些赴美就学的台湾学生,可能已经受到经费缩紧、反DEI政策影响,他提醒,学生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包含学校对留学生的经费是否足够、支不支持相关计划,甚至若研究主题与川普政策、立场不一致,恐也受到影响。对于现在在美国念博士的台湾留学生,他表示,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毕业。
Breaking
日本前国脚否认南京大屠杀后道歉 又反口?(组图)
本田圭佑发表错误言论后又主动认错。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让南京大屠杀这一沉重的历史事件再度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而在体育圈,也发生了一起关于此事的舆论风波。日本足球明星本田圭佑先是否认南京大屠杀,随后查阅资料后承认错误,在日本右翼网民的攻击下,又称还需要研究,难以下结论。8月8日,日本足球明星、前国脚本田圭佑就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所谓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谎言”的荒谬言论,并评论称“我也相信如此”。如此不尊重历史的态度,随即引发了许多网友与球迷的批评与不满,在评论区,有许多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本田圭佑言论的失望。本田圭佑好在在此之后,本田圭佑没有选择固执和逃避,而是主动去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第二天,本田圭佑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许多来自不同机构的历史材料和媒体报道,并表示这些材料来源丰富,可以相互印证,“这些历史文献并非战后创作,而是在战时就已存在,并且是来自多个国家、观点一致且独立的记录,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社交媒体上,本田圭佑附上了如日军内部记录、拉贝的《南京真相》、1937年《纽约时报》等相关媒体的报道以及多国档案来佐证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我喜欢石原慎太郎,虽然我自以为懂历史,但还是一厢情愿地发表了评论。但在仔细研究了一手材料之后,我意识到(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是符合史实的,之前是我错了。谢谢给我再次学习的机会。”在主动认错之后,虽然还是有一部分日本右翼网民在评论区传播错误言论,但也有不少网友对于本田圭佑主动了解历史并改正错误的态度给予了好评。球迷对于本田圭佑的批评。有球迷表示,“及时改正自我反思,发现真相后没有选择闭口不谈而是告诉给大众,也算是可以了。”同时也有球迷认为,这些历史知识本田直到现在才开始去了解,说明其本人以及日本整体环境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也存在问题。不过,本田圭佑的社交媒体上也被不少日本右翼网民攻击,他本人并没有撤下相关的发帖,只是在8月12日再次发文称:“南京大屠杀是一个非常难以下结论的问题。我也想持‘这一事件很难下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立场。”随后也有网民在其社交媒体上再次附上各种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本田圭佑出生于1986年6月,生涯曾效力过包括意甲AC米兰在内的多支球队,赢得过荷乙、俄超、俄罗斯杯、俄罗斯超级杯和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国家队方面,本田圭佑一共为日本国家队出场98次,攻入37球助攻25次,并且曾连续三届世界杯进球。除了做球员之外,他还曾担任过柬埔寨国家队的主教练。自去年11月之后,他已经没有再效力职业俱乐部处于退役状态。日本球迷在世界杯展示旭日旗被工作人员制止。事实上,多年以来,日本足球界一直受到右翼思想的侵蚀与干扰,此前就曾多次发生过日本球迷在足球比赛中展示代表日本军国主义的“旭日旗”的事件,引发外界的批评与愤怒。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就曾有日本球迷在赛场挂出“旭日旗”,被赛场工作人员制止。
「打败99.9%」遭注册商标 广告使用将收费(组图)
网络潮语「打败99.9%」遭抢闸注册商标?早前,一位15岁中学生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首次到日本:「打败99.9%香港中学生」,引起网民热议,其后「打败99.9%」更成为网路潮语,被一众网民及商家广泛使用。不过,近日一位从事知识产权行业人士于网路发文,表示注意到一家媒体公司抢先申请注册「打败99.9%」商标,指对方若成功申请,以此字眼作广告、营销宣传要小心侵权,甚至有机会被该公司索赔。网络潮语「打败99.9%」遭抢闸注册商标?一用随时要付钱?不少商家会运用网路潮语作为广告行销的宣传语句,希望加强广告的话题性。今年初,有15岁中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首次赴日的网路帖文,形容「打败99.9%香港中学生」,其中「打败99.9%」一字更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网路用语。近日,有从事知识产权行业人士于网上发文,指注意到「打败99.9%」被一家媒体公司申请注用成为商标。该商标属于35类别,涵盖广告宣传、营销、商业管理、通过网络为他人进行销售推广类别之中。换言之,如果一旦成功注册,只要用含有「打败99.9%」字眼进行任何包括网路的宣传行为,商标持有人就有权向「侵权者」索赔。发帖人又表示,该间媒体公司过往甚少使用这个字眼,好奇为何需要注册此商标,「到底后续有什么用途?」,同时提醒大家如最终成功注册,「以后想抽水使用『打败99.9%』做广告宣传的朋友们要小心」。网民质疑用意:真是装人陷阱对于网路潮语被注册,有网民忆起「见字饮水」也曾被注册成商标,其持有人更向其他公司收取版权费用一事,「那用『打败99.99%』、『打败99.8%』或只输『0.01%』会不会侵权?」、「最多别『打败99.8%』、『打败99.99%』。发帖人对此回覆,商标保护「打败99.9%」此字眼,不过可能会被持有人以「影射」为由索赔。有网民质疑公司注册商标的用意,「这些潮语用来注册真是装人陷阱」,好奇能否反对此用语注册成商标。从知识产权署网页显示,当商标注册处接纳申请后,便会在香港知识产权公报作出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在此阅览到商标,并在注册申请公布日起计的3个月内提出反对通知。申请人和反对人有机会在指定时限内就申请注册或反对注册提交证据。商标注册处收到所有证据后,便会安排双方出席聆讯,并由聆讯人员作出裁决。在反对注册的法律程序中判定胜诉的一方通常都有权获得诉讼费。
塑料公约谈判倒数48小时 部分条文取得重大进展
「全球塑料公约」谈判进入最后两天,部分条文已传出重大进展。其中,争议焦点之一的第3条「塑料禁用清单」,由瑞士与墨西哥提出的提案获得130国支持,主张全球禁止生产与贸易特定有害塑料产品,并保留未来扩大禁令的弹性。
在主席文本草案中,第3条针对「一次性、短寿命及含特定有害化学品的塑料制品」提出禁用清单,各国需协商具体的淘汰时程。依据瑞士与墨西哥的提案,全球将禁止生产与贸易一份列有害塑料产品的清单,并强调塑料污染跨越国界,必须在全球层面采取一致行动,同时保留未来扩大禁令范围的弹性。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5岁童乳牙蛀酿蜂窝性组织炎 儿童牙医传授五大护齿关键
儿童乳牙龋齿进展快速,若未及早治疗,恐引发蜂窝性组织炎等严重感染,影响咀嚼、发音甚至营养状况。儿童牙医提醒,家长应自孩子长牙起就定期带至牙科检查,结合正确洁牙与饮食习惯,并配合涂氟及氟化物防护,才能有效降低蛀牙风险。
5岁小宏在幼儿园定期接受涂氟与口腔检查,却仍因龋齿恶化导致牙痛及脸颊肿胀,就医后发现已并发蜂窝性组织炎,最终不得不拔除4颗乳牙。台北慈济医院儿童牙科医师陈默指出,学校涂氟虽有帮助,但无法取代完整牙科检查与X光诊断,延误治疗恐造成永久损害。
卫福部统计显示,1至2岁幼儿龋齿盛行率为2.31%,2至3岁上升至14.68%,3至4岁更骤增至42.7%。陈默说,只要长牙就有蛀牙风险,常见原因包括吃饭时间过长、进食后未立即洁牙、夜奶或半夜持续喂奶等,都会让乳牙长时间暴露在含糖环境中。有研究显示,吃饭超过30分钟的孩子,蛀牙率可增加3倍。
她提醒,乳牙珐瑯质较薄,蛀牙恶化速度快于恒牙,婴幼儿又难清楚表达不适,往往在牙齿严重腐蚀甚至感染发炎后才被发现,影响生活品质与健康。
陈默提供五大护齿关键:家长每日早晚协助刷牙、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定期涂氟、每半年接受专业牙科检查,以及针对高风险儿童补充氟锭或其他氟化物产品。
她强调,唯有从小创建正确洁牙观念,并结合专业牙科照护,才能有效预防龋齿,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