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2133 帖子
惨!安省老汉寻找最佳利率GIC投资,结果被骗走75万元!
犯罪分子不断寻找新方法骗取你的钱财。最新的诈骗手法是创建虚假网站,当你在Google搜索时,这些网站会弹出,诱导你输入个人信息。
CTV新闻采访了一名安省老年受害者,他在网上寻找最优利率的担保投资证(GIC),最终被骗走了毕生积蓄的75万元。
图源:CTV News Toronto
82岁老人误以为在PC Financial投资GIC
奥克维尔(Oakville)居民、82岁的Walter Yamka表示:“我感到绝望,75万元是一笔巨款。”
去年10月,他的75万元GIC到期,于是他在Google上搜索“GIC最佳利率”,并进入了一个看似PC Financial的网页。随后,他拨打了网站上的电话号码。
“我告诉对方,我有75万元可以投资。他们说可以给我6.5%的GIC利率,这听起来非常好。”
他收到一份带有PC Financial抬头的文件,对方提供了一个直拨电话,专门由一名工作人员协助他完成购买。
他随后前往CIBC银行,要求银行将75万元转账,用于购买GIC。然而,该网站是伪造的,他的钱被全部骗走。
事后,Yamka才发现犯罪分子冒用了PC Financial真实员工的姓名,并假装是真实员工。
“他们甚至发给我一个图表,显示一年后我的账户余额将变成79.8万元。但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
银行是否应该发现诈骗迹象?
Yamka认为,银行本应识别该网站是假的,尤其是转账账户并非PC Financial关联账户,这是一个明显的警示信号。
他说:“涉及如此大笔的转账,银行应该确认收款方是否合法。”
银行与PC Financial的回应
PC Financial在其官网上发布了GIC骗局警告,并告诉CTV新闻:“PC Financial不提供面对面、电话或电子邮件销售GIC。”
CIBC银行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提醒人们在收到陌生来电时要保持怀疑,并在授权交易前仔细核实信息。”
“我们已制定流程和控制措施,并训练员工在客户进行大额交易时询问细节。在本案中,我们确实进行了相关核查。但如果客户仍然坚持授权交易,我们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处理。”
网络安全专家:银行应承担更多责任
网络安全分析师Ritesh Kotak表示,诈骗分子会付费让虚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但搜索引擎不会审核这些网站是否真实。
他说:“这些骗局越来越复杂,真假难辨的程度前所未有。”
他补充道,犯罪分子可以制作出几乎与官方相同的虚假网站和文件,让人难以分辨真伪。他认为,银行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客户。“金融机构有责任确保资金转入的账户是合法的。”
受害者如何维权?
Yamka表示,失去这笔钱对他的财务状况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75万元!你知道我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到这笔钱吗?”
他仍可向银行和投资服务申诉专员(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 OBSI)提出投诉。
如果任何人对银行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申诉专员申请案件复查。
北韩领导人金正恩:没有思想的武器与铁器无异
北韩官媒今天报导,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向麾下最精锐部队强调忠诚的重要性。他表示,国家在打造强大军队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若军队没有意识型态,那就与一般「铁器」无异。
金正恩在金日成政治大学(Kim Il Sung University of Politics)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北韩政局正处于不稳状态。据报北韩派往俄乌战争前线的1万多名士兵损伤极为惨重。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金正恩表示,北韩人民军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强军队,因此最重要使命应在于「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意识型态、精神和道德优势」。
北韩中央通信社(KCNA)报导,「金正恩表示,没有思想的武器就与一般铁器无异…他还阐明北韩人民军的建军优先要务就是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上强化军队。」
金日成政治大学是北韩军官摇篮。这些军官将投入北韩100多万人组成的军队服役,依据执政的劳动党指导,对部队进行政治控制。
金正恩在演说中并未直接提到美国或南韩,仅称这两国应为区域紧张局势升高负责。他还矢言将采取制造更多核武等反制措施。
北韩迄今未正式承认在平壤在俄乌战争中提供俄国军事支持。
联合航空客机疑机械故障 迫降纽瓦克机场 载约200人
美国广播公司(ABC)报导,一架载有约200人的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客机25日早晨疑似机械故障,迫降新州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
联航1544航班25日早上6时左右,从新州纽瓦克(Newark)起飞前往拉斯维加斯(Las Vegas),但在飞行一小时后折返机场。
这架波音757-200客机上载有176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员均安,所有人在上午10时左右转搭另一架飞机。
目前还不清楚导致班机折返的详细原因,联邦航空局将进行调查。
ICE突袭南加华人城市 不会说英文处境堪忧
海关暨移民执法局(ICE)上周末在洛杉矶县华人聚居城市阿罕布拉(Alhambra)展开执法行动引起恐慌,当地移民家庭不会说英文或英文表达不流利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居民在面临ICE执法行动时处境让人担忧。
根据FOX报导,最新曝光的阿罕布拉市社区维权人士与移民局官员对峙的一段视频引起不安。南加亚美公义促进中心 (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简称AJSOCAL)首席执行官Connie Chung Joe,对社区中不会说英文的移民家庭处境表示忧虑。该组织一直努力发布尽可能多的信息帮助这些移民,并在AJSOCAL.org上公布相关材料,尽可能多地传播信息。Joe表示,人们的恐惧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一些不愿具名的居民对媒体表示,如果事实真像ICE报告的那样,突袭目标是犯下罪行的无证移民,比如帮派成员或性侵犯者,他们会因此感到更安全。但邻近城市蒙地贝娄(Montebello)移民律师Rebecca Medina表示,他们了解到的案例中,一些没有合法身分、也没有犯罪背景的人,也在ICE执法行动中被抓获。
NBC报导指出,社区维权人士23日在阿罕布拉市与ICE对峙时,高喊「这里不欢迎移民局」,他们还目击到特工在清场离开后,按照掌握的地址名单,挨家挨户敲门继续搜查无证移民。
这场在华人区的行动,同时引发洛杉矶县其他地区家庭的担忧,对许多移民来说,恐惧不仅是敲门的可能性,还将面临家庭分离的毁灭性打击。对于混合身份家庭来说,他们的家庭成员中既有无证移民又有美国公民,这种威胁尤为紧迫,因为不仅可能面对部分家庭成员驱逐的风险,更要承受父母、孩子被迫分离的痛苦。
但ICE宣布已至少逮捕一名据称与帮派有联系、且持有致命武器、袭击前科的危地马拉(Guatemalan)移民。
CBS报导指出,针对ICE的移民执法行动,洛杉矶社区自卫联盟组织(Community Self-Defense Coalition LA)约150名志工在全县巡逻,他们跟踪并记录特工日前在阿罕布拉、圣费南度(San Fernando)的两次行动。活动人士通过免提器告诉社区成员,如果特工没有搜索令,他们就不必开门。
对于社区组织的阻挠行动,洛县共和党主席霍格(Roxanne Hoge)表示,拿着免提器试图扰乱执法活动的人必须承担后果,他们的行为将导致ICE更难找到犯罪分子。FBI自1月底以来一直协助移民执法行动,并表示任何妨碍执法行动的人都可能被起诉。但维权人士指出,他们不会进行肢体干涉,不会发动攻击,不会做任何违法的事情,只是用合法手段保卫社区。
快看世界/空中飞人注意 这些机场容易丢行李
随身物品遗失或损毁可说是旅行中最扫兴的事之一,旅游网站Upgraded Points分析了运输安全局(TSA)和美国运输部(DOT)的旅客投诉数据,找出行李相关投诉率最高的机场,并根据行李遗失、延迟或损坏的投诉来排序,找出旅客最有可能遇到问题的地方。
了解哪些机场较容易发生行李处理不善的问题,可以帮助旅客未雨绸缪,无论是以积分兑换优先行李服务、选择表现较好的机场,或是选购旅游保险,都能为意外事故提供保障。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影音制作:李芊芊 订阅世网YouTube看更多新闻影音)
点开快看世界,速览全球最新闻
➤➤➤ 不想再丢行李?这些「不靠谱」的机场一定要小心
Breaking
北京女拒绝「1人扛3岗」被炒 提告后法院站她这一边
在北京某公司担任订单员的高姓女子,被公司要求接手两名离职同事的工作,高女接手其中一人工作后,认为自己现有工作已完全饱和,拒绝再接手第二名离职同事的工作,却被公司以「拒绝正常工作交接、工作安排」为由辞退。高女不服,控告公司并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法院认定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判赔高女12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北京日报报导,高女在某公司工作两年有余,是华北地区的订单员,主要负责线下零售和部分大客户的订单录入。由于公司人事调整,负责另一项业务的某同事工作被分配给了她。这意味着,她需要对接的销售人员数量从原来的18人激增到了52人,工作量明显增加。
没过多久,负责电商平台订单录入的同事刘某离职。公司主管又要求高女接手刘某的全部电商订单工作。高女虽然在次日回复「收到」,但她认为自己现有工作已经完全饱和,「挤不出时间」再去处理需要对接更多销售人员的电商订单,于是向人事表示,完全接手刘某的业务将产生大量加班,所以不同意接手。
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拒绝正常工作交接、工作安排、出差、培训、调动等行为,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沟通无果后,公司以高女「拒绝正常工作交接、工作安排」构成严重违纪为由,接连发出两份书面警告。面对高女的持续拒绝,公司最终发出辞退通知书,将其开除,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高女感到非常委屈和愤怒:明明自己已接手一位同事的工作,工作量已经饱和,为什么拒绝承担「第三个人」的工作就要被「合法辞退」?高女士遂控告该公司并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北京三中院审理后认为,第一,高女士已有某公司安排的日常工作,且并无不胜任工作或失职情形,故不存在适用惩戒解雇这一最严重的违纪违约措施的空间。且高女士因其本身工作量已经饱和,故拒绝某公司安排其接手离职人员刘某的工作,难以认定为「拒绝正常工作交接」。
其二,高女士此前已经接手过一名员工的工作,拒绝接手新的工作安排,并非是对抗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秩序,某公司以「拒绝正常工作交接」为由解除与高女士的劳动关系,缺乏合法性及合理性。
法院最终认定某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并判决某公司向高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2万余元。
法官表示,本案明确指出,面对公司人员调整、同事离职带来的「工作量骤增」,员工有权基于真实的工作饱和状态说「不」,用人单位不得简单地以「拒绝工作安排」为由开除行使正当权利的劳动者。
顶住压力!加拿大6月就业岗位暴增8.3万,连制造业都涨了!
加拿大劳动力市场在6月份因招聘意外激增而超出预期。
加拿大统计局周五表示,随着经济增加了约83,000个工作岗位,6月份的失业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至6.9%。
图源:拍摄
统计局称,新增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为兼职,其中私营部门增加了47,000个职位。
在今天数据发布前,路透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曾预计,6月份的失业率将升至7.1%。
6月份的数据扭转了劳动力市场近期的放缓趋势,是自1月份以来,首次显著的就业增长,并中断了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上升的势头。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新增了34,000个职位,领跑增长,其次是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行业,增加了17,000个工作岗位。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只有农业部门面临明显的工作岗位流失,减少了6,000个职位,而其他行业变动不大。
即使是近几个月在与美国的关税争端中面临失业的制造业,在6月份也增加了10,000个职位。
在安省温莎,关税压力持续产生影响。加拿大统计局指出,温莎市在所有人口普查都会区中失业率最高,达到11.2%。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在6月份均录得就业增长。
6月份学生(即秋季将返回学校的学生)的失业率仍处于17.4%的高位。这一数字高于去年同月的15.8%,但略低于夏季就业季开始的5月份的20.1%。
加拿大央行将于7月30日做出下一次利率决定,将密切剖析这些劳动力数据。
一文看懂特朗普是如何使用关税政策一步步玩弄加拿大的
面对特朗普最新关税威胁,加拿大何去何从?本文梳理了特朗普对加拿大关税政策的时间线。
自2024年11月总统大选前一年多开始,唐纳德·特朗普就一直暗示,如果他赢得美国总统职位,将会实施全面关税政策。
图源:globalnews
特朗普于2024年11月5日当选,此后加拿大政商界就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他不断威胁、实施、修改并延迟多轮关税,同时宣布还会出台更多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以下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其关税政策发展的时间线:
2024年11月25日
特朗普承诺将对所有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称关税将在1月20日就职日生效。他在自己拥有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除非两国停止毒品(尤其是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国,否则关税将一直存在。
12月11日
在加拿大各省省长与时任总理贾斯汀·杜鲁多会面后,他们确认加拿大正准备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威胁。为能源出口争取豁免或较低关税是重点目标之一。
2025年1月20日
就职日当天,特朗普宣布关税将在2月1日实施,而非立即生效。
他还签署行政命令,启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要求其贸易与商务官员在4月1日前提交一份美国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的全面审查报告。
此举并未直接触发任何关税,但指示政府开始审查加美墨自由贸易协定(CUSMA),为2026年审查做准备。
2月1日
特朗普签署命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几乎所有商品征收25%统一关税,对能源产品则减征10%,关税自2月4日起生效。
同时,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关税。
图源:globalnews
杜鲁多总理公布加拿大的反制计划,包括美方关税实施当天同步启动报复性关税。周末,加拿大各省开始从政府运营的酒类销售点下架美国产酒类产品。
2月3日
特朗普宣布推迟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关税一个月,前提是加拿大承诺加强边境安全。墨西哥也获得同样的待遇。
2月10日
特朗普签署计划,自3月12日起对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结束对加拿大的既有豁免。这些金属在2018年曾被加征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随后获得豁免。
2月11日
特朗普表示,钢铝关税将与暂停中的25%加拿大商品统一关税并行征收,能源除外。
2月14日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汽车征税,称可能在4月2日前后实施,税率“约为25%”。
同时他也提及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产品实施类似关税的想法,但未提供明确时间表。
2月27日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称,4月2日将启动所谓“对等”关税政策,适用于对美国产品设有限制或关税的国家。
这些关税将叠加现有关税,并与他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税率匹配,包括补贴和增值税部分。
2月13日,他已签署备忘录,要求其贸易代表调查他认为对美不公的贸易行为。
3月4日
暂停一个月后,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正式生效。
此前加拿大加强边境管控,曾希望避免关税,但特朗普在3月3日确认关税照常执行。
杜鲁多宣布对美国商品征收广泛报复性关税,涵盖食品、酒类、家具、纸张等。
3月5日
特朗普宣布对依据CUSMA协议交易的汽车给予为期一个月的豁免。
白宫发言人Karoline Leavitt称,这一决定是在Stellantis、福特和通用三大车厂提出请求后作出的。
3月6日
时任财政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宣布,加方将暂停第二轮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签署暂停部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新关税、将钾肥关税降至10%的行政命令。
白宫声明称,凡符合CUSMA标准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将不受关税影响。
3月10日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宣布对出口至美国的电力即刻加征25%附加费,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
特朗普强烈回应,表示将于3月12日将对钢铁和铝的关税加倍至50%。他在Truth Social发文称,这是对安省电力附加费的反制。
然而,福特当天晚些时候便同意暂停这项附加费。
3月12日
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正式生效。
加拿大实施第二轮报复性关税,对价值298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涵盖钢铝、计算机、运动器材、铸铁制品等。
3月26日
特朗普宣布,自4月3日起对汽车进口实施25%行业专属关税。
但关税并非普遍适用。白宫称,CUSMA框架下的汽车只对其非美国产内容部分征税。
同时,CUSMA框架下的汽车零部件将在美国商务部长及海关边境保护局制定征税流程后,才正式征收。
图源:globalnews
4月2日
特朗普称4月2日是“解放日”。
他在白宫外的记者会上宣布,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对一些贸易顺差国征收更高税率,例如中国34%、欧盟20%。
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获得宽限,不新增关税,原有豁免延长。
汽车关税仍预计于4月3日生效。
民主党参议员计划推动投票,阻止特朗普援引“国家紧急状态”实施与芬太尼有关的关税。但即便有足够共和党支持,法案仍难在众议院通过。
4月3日
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加拿大将对美国产汽车征收对等25%关税。
他表示,反制关税将适用于所有不符合CUSMA协议的车辆,以及符合协议但含非加内容的车辆。
这意味着,任何北美含量低于75%的汽车都将被征税。据总理办公室估算,这可能涉及10%的美国产进口汽车。
卡尼称,征税可产生约80亿加元收入,这笔资金将直接补贴受贸易战影响的加拿大汽车工人及企业。
4月15日
渥太华宣布,仍在加拿大生产的车厂可获得部分关税豁免。
加拿大制造商将被允许在一定限额内免税进口美国产整车。若在加投资或产量下降,豁免额度将减少。
4月29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给予车厂临时关税减免。
商务部官员称,美国组装的整车将获可退还的进口零件关税额度,最高为零售价的15%,下一年降至10%。
此外,已缴纳汽车关税的公司不会再叠加钢铝等其他关税。
5月1日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指南,称符合CUSMA的汽车零件将不征收关税。
豁免不适用于整车组装包或零件组合套件。
业内人士指出,仅对非美国产部分征税操作极为复杂,因汽车零部件往往在美加之间多次流通。
5月6日
特朗普与卡尼在白宫会面,气氛基本和善。
但特朗普未表明会尽快取消对加拿大的关税。他表示,美国将始终是加拿大的朋友,但无论卡尼说什么,他不会马上撤销关税。
当被问及原因时,特朗普回应:“这就是现实。”
他还说,不希望从加拿大进口汽车、铝或钢铁。
5月28日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实施的广泛关税违法。
裁决阻止“解放日”关税及基于芬太尼问题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实施的关税。
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根据《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关税。
白宫已上诉,并谴责判决结果。
5月29日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暂时中止国际贸易法院判决,暂停对加拿大等国家关税。
下级法院裁定,特朗普援引紧急权力法征收广泛关税越权,未能证明其与芬太尼走私有直接关联。
上诉法院决定在做出更长期裁定前,维持关税有效。
5月30日
特朗普宣布将于6月4日把钢铝关税加倍至50%。
他此前已在3月对钢铝加征25%关税。
工业部长梅兰妮·乔利表示,加拿大将以反制措施、国内补贴和贸易多元化手段反击“无理且违法”的关税。
6月3日
联邦政府推出《强边境法案》,赋予边境官员新权力,包括检查邮件、更易暂停或撤销移民申请,并扩展海岸警卫队安保职责。
该法案旨在提升边境安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遏止芬太尼和洗钱活动。
这也是渥太华试图说服特朗普相信加拿大在遏制毒品和移民方面“做得够多”的一部分。
6月10日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的全球关税在案件审理期间维持有效,延续此前紧急中止令。
6月15日
特朗普搭乘空军一号抵达卡尔加里,并转乘直升机前往阿尔伯塔省卡那纳斯基斯出席G7峰会。
6月16日
特朗普提前离开G7峰会,称中东局势紧张。卡尼总理与特朗普会面,总理办公室称双方同意在7月中旬前敲定新的经济与安全关系协议。
6月19日
卡尼宣布一项新的反制关税计划,称若美方钢铝关税持续,加方将于7月21日起实施报复措施。
他说,如美加贸易协议在30天内取得进展,加拿大报复性关税将“与谈判进度相一致”。
6月22日
加拿大与欧盟在布鲁塞尔签署防务与安全伙伴协议。
该协议开启加拿大参与“重整欧洲”(ReArm Europe)大型防务采购项目的可能性,也是渥太华减轻对美依赖的又一举措。
6月27日
特朗普突然宣布中止美加贸易谈判,以回应加拿大计划对谷歌、亚马逊、Airbnb等美企征收数字服务税。
6月29日
加拿大撤销数字服务税计划,并宣布恢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该决定是在卡尼与特朗普通话后做出的,就在相关税种的首笔缴纳日之前数小时。
7月7日
特朗普开始向世界多国政府发信,威胁若无贸易协议将征收高额关税。白宫表示,原定7月9日生效的关税将推迟至8月1日。
加拿大未在全球关税名单之列,总理办公室表示仍致力于在7月21日前与美达成协议。
7月8日
特朗普宣布将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
7月9日
特朗普表示铜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7月10日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致卡尼的信件,威胁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这项新关税令外界质疑加美能否如期在7月21日前达成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
信中,特朗普称,若加拿大加强打击芬太尼流入美国,他可能考虑调整关税。
美国务院就卢比奥会晤王毅发表书面声明(图)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吉隆坡参加东盟会议期间回答记者提问。(2025年7月10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东盟会议的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星期五(7月11日)会晤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美方表示,这次讨论是“建设性和务实的”。这是卢比奥担任国务卿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中国外长。以下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Tammy Bruce)就这次会晤发表的书面声明的全文翻译:卢比奥国务卿会晤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发言人办公室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会晤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卢比奥国务卿强调了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这次讨论是建设性和务实的。双方同意探索潜在的合作领域,同时寻求管控分歧。卢比奥国务卿强调有必要继续就一系列双边议题进行讨论。他还提出了其他具有地区和全球重要性的问题。中国外交部:王毅会见鲁比奥: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202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发挥外交部门在推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背景报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10日抵达马来西亚吉龙坡,出席东盟(ASEAN)外长会,并在场边与俄罗斯外长谈话,但对于俄乌停火仍无明确进展。此外,美方也证实,卢比奥将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成为自今年初以来,美中之间最高层级的官员实体会晤。美国国务院週四(7月10日)宣布,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将于週五(11日)在马来西亚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这是自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任以来,美中外长首度面对面谈话。两人今年1月曾经通话,但尚无实体会谈。卢比奥因对华强硬立场受到北京制裁。随著中美关系紧张,双边在台湾、贸易和新兴科技等一系列议题上持续存在分歧。王毅週四也在马来西亚参加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他在会上表示,东亚面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个别大国滥施关税等挑战”,并呼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王毅及卢比奥预计将讨论台湾以及乌克兰议题。卢比欧表示,他可能会向王毅表达美国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担忧,“中方显然一直支持俄罗斯,我认为,他们会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尽力提供帮助”。美俄外长会谈卢比奥週四表示,他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约50分钟的会晤期间,针对乌克兰和平谈判交换了新的想法,但并未提供具体内容。卢比奥会后向媒体表示:“我认为这是一种全新且不同的途径......我不会说这能保证和平,但这是一个概念,我会把它通报给总统。”鉴于特朗普自今年1月就任以来,推动俄乌停火的努力未见成果,卢比奥週四坦言,对于俄方缺乏更大弹性以结束冲突,特朗普“感到失望和沮丧”。 卢比奥在马来西亚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图像来源: Russian FM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