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3210 帖子
她分享多道好市多罗勒酱懒人食谱 快速消耗不怕放到发霉
一款好市多(Costco)的罗勒酱(青酱)在小红书上掀起热烈讨论,成为许多懒人料理爱好者的心头好。有网友分享,这款罗勒酱味道浓郁,调味适中,搭配意面、面包、鲑鱼、虾仁等食材都十分百搭,能让简单的家常料理瞬间升级,成为餐桌上的高级美味。
北美华人网友提到,好市多这款Kirkland罗勒酱开罐后,浓郁的罗勒与橄榄油香气扑鼻而来,甚至让人忍不住直接用汤匙挖一口品尝。对于喜欢罗勒风味的人来说,这款酱料堪称「懒人神器」,不仅能提升料理风味,更能大幅减少调味的步骤,让繁忙的日常生活也能轻松享受美食。
在分享中,该网友也展示了多种罗勒酱的应用方式,从意大利面到三明治,甚至搭配海鲜都十分出色。她特别推荐将其拌入煎好的培根与蘑菇,再与煮熟的意面混合,不需额外加盐或胡椒,就能呈现浓郁的罗勒香气。
此外,直接将煎好的鲑鱼淋上一层罗勒酱,亦能增添丰富的层次感,让简单的料理变得更具特色。贝果也是绝佳搭配,先烤至微酥,再搭配午餐肉、小番茄与厚蛋烧,最后涂上一层罗勒酱,口感层次分明,美味又不失健康。
这款罗勒酱的多功能性,使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真的是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选择,试过一次就回不去了!」也有不少人直呼:「五分钟搞定一餐,真的太方便了!」随着更多网友开始分享各种创意吃法,Costco罗勒酱无疑已经成为居家料理的新宠,成为懒人厨房的必备神器。
另有网友好奇「这个真的超好吃,但是冰久了好容易发霉!请问有保存的方法吗?」该网友回复「我就放冷藏的,评论区有人说放保鲜袋用筷子压小格冷冻起来,参照蒜泥的保存法」。
▼若照片无法播放请点击「Costco罗勒酱5分钟懒人料理@小红书」
推500万元金卡移民 川普:预计卖100万张
川普总统25日宣布,预计在2周之后推出新的「金卡」(Gold Card)签证项目,给想要申请来美国的投资移民。
美国目前采EB-5投资移民项目,凡移民投资金额在80万美元至105万美元,即可有机会获得美国「绿卡」(Green Card),不过川普认为,这样的投资金额太低。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25日表示,他计划取消EB-5,转而推动投资移民金卡,要求投资移民至少投资500万美元;川普说,有钱人将购买金卡,以取得住在美国的资格。
川普说,金卡与绿卡雷同,但又更为复杂;川普指出,这是让富人或有才能的人取得美国公民的途径之一。
川普并指出,企业也能为员工付款,让他们在美国长期居留;川普说明,金卡并不代表成为美国公民,但会是成为公民的方法。
川普说,正因为金卡不代表美国公民,他无须取得国会的同意来推动金卡,目前预计可以卖出100万张金卡。川普指出,这些投资移民将带来大量的税金,也为美国创造工作机会。
川普说,只要卖出100万张金卡,美国就能赚得5兆美元、卖1000万张金卡就有50兆美元。
川普认为,美国不该送出公民资格,并指出,卖出金卡所换得的金钱,将用来填补美国35兆美元的债务缺口;川普说,国家赚得的金额可能还会超出35兆美元。
至于是不是所有外国移民都能申请金卡?川普说,视情况而定,未来将会小心审查申请金卡的人选。
美国男模游台钱包被偷 他无奈「以为台湾不可能发生」
美国男模特儿Jacob Pugmire近期在台湾挑战徒步环岛,走到台南时有女网红约他见面,他将内有3万元现金(台币,约1000美元)、护照的钱包放在对方机车置物箱中,要离开时才发现机车坐垫已遭撬开、钱包遭窃;他昨(25晚PO出影片表示,「我以为这种事情在台湾是不可能发生的」。
Jacob Pugmire是美国模特儿,在Instagram跟threads分别拥有7.6万、4.1万粉丝,他从1月17日起挑战徒步环岛,自述是「我想挑战自己,让自己成长,去忍受艰苦、不适和困难,这样我才能变得坚强且无所畏惧」,他拍下台湾的风景、人文,在社群记录生活点滴。
Jacob Pugmire分享旅程中的所见所闻,诸如「 槟榔西施穿着比基尼,旁边是洗车的和尚、寺庙和尚拒绝了我、被一个和善的家庭接待,并给我准备了一顿家常便饭、Google 地图把我带到了一个诡异的按摩地方」,对台湾人的善良热情表达印象深刻。
相关分享吸引许多台湾粉丝关注,有不少粉丝与他相约会面,与他合照;本月24日,Jacob Pugmire走到台南,在Instagram拥有12.7万粉丝、在threads也拥有4.6万粉丝的网红柔云也与他相约在安平区林默娘公园。
Jacob Pugmire将装有3万元现金以及护照、驾照、信用卡的的钱包交给柔云,暂放在她的机车置物箱,随即一同进入公园散步;凌晨要离开时,惊见机车坐垫已被撬开,钱包遭窃,所有物品消失无踪。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
白宫再打破传统 被钦点的媒体才能近身川普随访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白宫新闻秘书李维特(Karoline Leavitt)25日宣布,未来将由政府决定哪些新闻机构和记者有权近身采访川普,打破历来由白宫记者协会(WHCA)负责分配随行记者团「新闻池」(press pool)的传统惯例,反映川普政府对传统媒体更不信任的态度。
新闻池记者会在总统的保护圈内,跟随总统出行,以及参与小型空间内的活动,比如内阁会议厅(Cabinet Room),并有机会在更接近总统的环境中提问。目前由WHCA负责安排新闻池。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李维特在简报会上表示:「本届政府的白宫新闻团队将决定谁能享有特权和有限访问权,包含进入空军一号和椭圆办公室等场所。」
李维特计划添加更多媒体管道加入新闻池,也将持续允许纸媒、广播等「传统媒体」参与轮换。主要电视新闻网将可继续参与新闻池。另外,白宫将添加一些串流媒体和新媒体。她初上任便曾宣布允许Podcast主持人和网红申请白宫记者证。
WSJ指出,WHCA成立于1914年,推动扩大对总统的访问权限,并监督竞争媒体共享资源、进行报导。过去一直由WHCA规画新闻池。根据其官网数据,自小罗斯福时期以来,记者就开始随总统出行,包括度假和访外行程。
除此之外,参与新闻池的费用昂贵,尤其是如果总统不在华府,各家媒体必须派人随行,并承担相应旅宿费用,包括搭乘空军一号的钱。根据一名WHCA成员,未来新闻池记者还是要承担这些费用。
对此,WHCA主席丹尼尔斯(Eugene Daniels)声明回应:「此举损害美国新闻自由的独立性。」他表示,在自由国家,领导人不该能挑选随行记者团,而且他提到,白宫宣布这项决定前并未提前通知。
美联社日前才因拒绝按照川普新规,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遭白宫封杀采访。美联社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恢复完整采访权,遭联邦法院于24日驳回。
为催生中国婚龄降至18岁? 网批:生活不改善 12岁结婚也没用
中国官方催生催结婚,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提案建议,将法定婚龄从男性22岁、女性20岁,均调降至18岁,以释放生育潜能,引来网友批评「疯狂」。
综合自由亚洲电台、中央社等媒体报导,中国生育率不断走低,未来人口恐面临严重的结构失衡,而目前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22岁、女性20岁,是世界最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岁,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数,释放生育潜能。
据估算,2025至2035年中国育龄女性数量将稳定在2.9亿至3.1亿人,陈松蹊认为应抓住这段黄金窗口期,展开激励政策试点、生育意愿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生育鼓励方案。
鉴于目前鼓励城市人口生育措施的收效低于预期,陈松蹊建议在全国(包括农村地区)推行更多样、更大力度的激励政策,如每月对每个儿童提供现金补助和医疗支持到一定年龄等,因有些政策在城市成效有限,但在农村有望产生效果。
此外,中国2021年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提案建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改名为「人口与生育法」,全面放开生育,以适应新时期人口发展。
但网友对此提案完全不埋单,更掀起一波批评,有人说「彻底疯狂了啊,18岁很多人还在读书,这给很多不法分子机会了」、「现在的提议真是一个比一个疯!离婚冷静期,身分证直接结婚,现在又要18岁结婚」、「这挣钱的能力都还没有的时候生个娃出来让父母养吗?」
也有人认为,现在18岁心智不成熟的人太多,到时候孩子丢一边,没让他们受到好的教育,只怕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更有人直言,现代人不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是生养及教育成本过高,「生活指针改善不了,你让12岁结婚也没用」。
根据中国民政部官网的数字,2024年全中国结婚登记数目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262.1万对,较对上一年,结婚登记减少了157.4万对,降幅约20.5%,离婚登记却增加了2.8万对,升了约1.1%,中国人不婚的倾向愈来愈明显。
Breaking
2025台越医疗会议聚焦三大主轴 台湾医界写下跨国合作新篇章
为深化台越医疗合作并推动智能医疗与癌症照护发展,台北荣总与越南大水镬医院(Cho Ray Hospital)于今年7月12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共同主办「台越医疗论坛 2025年国际癌症研讨会-传统与现代」,吸引超过400位医疗专家与学者共襄盛举,35位来自台越两国的讲者分享临床经验与创新技术。本次研讨会同时由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与秀传医疗体系共同主办,体现台湾医界积极响应新南向政策、推动跨国医疗合作的决心与行动力。
开幕式中,北荣院长陈威明发表专题演讲,强调北荣长期致力于「以病人为中心」、「永续医疗」、「智能创新」的内核理念,并指出此三大方向为推动医疗国际合作的坚实基础。高医附医院长王照元随后分享台湾AI智能医疗的发展成果与应用经验。
本次大会由北荣国际医疗中心主任刘君恕与同仁历经逾6个月的周密规画与集成,延续自2019年起与大水镬医院创建的深厚合作关系。双方多年来持续进行双边互访、临床实务训练与学术交流,包括北荣接受多位大水镬医院医疗人员进修,同时于大水镬医院年度学术研讨会、2024年北荣于河内主办的台越医学论坛进行学术交流。
陈威明说,北荣与大水镬医院的合作历程,正是台湾医疗实力与国际伙伴携手追求卓越照护的最佳写照。本次会议进一步呼应政府新南向政策精神,通过医疗作为对话与合作的桥梁,扩展国际医疗网络。
高医附医院长王照元表示,通过此次台越合作平台,我们期待共同探索更具未来性的癌症临床方向。
此会议聚焦三大主轴,包括「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手术性癌症治疗」与「智能医疗与未来趋势」,共计37场专题演讲,涵盖重粒子放射治疗、达文西机器人手术、免疫与细胞疗法、肝脏移植、骨髓移植等前沿技术。另分享台湾融合传统医学、安宁缓和医疗及居家营养支持,以打造全人癌症照护模式。
智能医疗专题介绍远距医疗、AI临床应用与健康科技创新方案,展现台湾数字健康的发展潜力。本次随团出发的相关产业包含台湾观光医疗发展协会、台湾东洋药品、永立荣生医、Bio-in 百医有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禾利行股份有限公司、圆展科技、慧德科技、远东医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共襄盛举,另有台越厂商共计46家参与活动,共同推广我国优异医卫产业前往该国开拓市场,促进双边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
本次会议获卫福部、台湾事务委员会、越南卫生部及驻胡志明市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等单位大力支持。与会代表一致肯定此次会议为双边医疗合作树立典范,并为未来深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大水镬医院副院长林越中副教授(Dr. Lam Viet Trung)致词指出,「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研讨会,更是一道桥梁,让我们持续更新最先进的医疗知识,履行医界守护病人的共同使命。」越南工商会(VCCI)副主席武晋城先生(Mr. Vo...
投资者静待通胀数据,标普收涨,比特币回落(组图)
尽管特朗普再提加税,周一美股仍微涨,投资者静候周二美国CPI与银行业绩。重磅美国CPI报告前夕,长期美债再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至近一个月来高点。比特币盘中冲高至12.3万美元的历史新高。白银倒V反转、一度触及近14年最高。由于特朗普对俄罗斯制裁未包含限制能源出口的新措施,原油先涨后跌。周一美股交易量持续放缓,市场静待明日CPI和大型银行业绩报告。美股早盘,特朗普关税威胁重燃市场忧虑,美股开盘震荡走低。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美元兑墨西哥比索盘中涨至两周来高点18.78。美股盘中,美股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Strategy涨超3%。此前亚太时段,比特币冲高触及12.3万美元,续创历史新高,一度涨逾3%,随后回落收涨1%。中概股多数上涨,蔚来涨近7%,乐道L90正式开启预售。金山云涨近10%,金山云接入Kimi-K2系列模型。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4日,特朗普称,如果无法在5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100%的关税”。华尔街见闻撰文,特朗普的二级制裁威胁针对俄罗斯的石油买家。由于对俄罗斯制裁未包含限制能源出口的新措施,原油先涨后跌,美油跌近3%。美股盘后,TradeDesk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盘后短线拉升涨超14%。周一美股微弱收涨,标普涨0.14%。英伟达市值一度跌破4万亿美元。区域银行ETF收涨超1.1%,和银行业ETF领跑美股行业ETF,能源业ETF则跌1.1%。中概指数收涨超0.7%,蔚来涨超6.9%领跑小鹏和理想,拼多多跌约2.4%。美国基准股指:标普500指数收涨8.81点,涨幅0.14%,报6268.5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88.14点,涨幅0.20%,报44459.65点。纳指收涨54.80点,涨幅0.27%,报20640.33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收涨75.04点,涨幅0.33%,报22855.63点。罗素2000指数收涨0.67%,报2249.73点。恐慌指数VIX收涨4.88%,报17.20。美股ETF:区域银行ETF收涨1.13%,银行业ETF涨1.05%,网络股指数ETF和全球航空业ETF至少涨1%;科技行业ETF则收跌0.08%,全球科技股指数ETF跌0.16%,半导体ETF跌0.75%,能源业ETF跌1.10%。科技七巨头:美国科技股七巨头(Magnificent 7)指数跌0.13%,报176.76点。苹果收跌1.20%,英伟达跌0.52%,微软跌0.06%,亚马逊则收涨0.30%,Meta Platforms涨0.48%,谷歌A涨0.76%,特斯拉涨1.10%。芯片股: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0.87%,报5646.72点。台积电ADR收跌0.75%,AMD跌0.12%。中概股: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0.73%,报7490.26点。日线图上,自4月3日跳水下挫之后,中概指数5月中旬以来持续测试7500点。热门中概股里,金山云收涨9.95%,蔚来涨6.92%,阿特斯太阳能涨5.19%,再鼎医药、腾讯音乐、B站(哔哩哔哩)至多涨4.74%。其他个股: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B类股则收涨0.09%,礼来制药涨0.80%。TradeDesk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盘后短线拉升涨超14%。欧元区蓝筹股指收跌超0.2%,宝马、奔驰、大众至多跌约2.5%,意大利多家银行股至少收涨超5%。德国股指收跌将近0.4%,英国股指涨超0.6%创收盘历史新高,意大利银行指数涨超1%泛欧股指: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0.06%,报546.99点。欧元区STOXX 50指数收跌0.23%,报5370.85点。各国股指: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39%,报24160.64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27%,报7808.1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64%,报8998.06点,时隔一个交易日再创收盘历史新高。板块和个股:欧元区蓝筹股中,宝马收跌2.48%,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跌2.43%,德国大众汽车跌1.89%,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跌1.77%,LVMH集团跌1.67%,英飞凌跌1.65%表现倒数第六。欧洲STOXX 600指数的所有成分股中,北欧牙科产品供应商Lifco跌9.29%,Zalando跌5.28%,赛多利斯跌4.72%跌幅第四大,瑞典医药公司Orphan Biovitrum则收涨3.36%表现第六。重磅美国CPI报告前夕,长期美债再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2.4基点,至近一个月来高点。美股开盘前后10年期美债出现一波显著的V形反转行情。两年期德债收益率跌超2个基点,两年期英债收益率跌超4个基点。美债:纽约尾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涨1.60个基点,报4.4253%,日内交投于4.4014%-4.4432%区间。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06个基点,报3.8956%,日内交投于3.8726%-3.9082%区间。欧债:欧市尾盘,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0.4个基点,报2.729%,日内交投于2.708%-2.739%区间。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2个基点,两年期英债收益率跌4.3个基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涨1.9个基点。美元指数涨0.2%。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发出加征100%二级关税、并谈价500%税率之际,在北京时间23:40开启一波显著的上涨行情。美元:纽约尾盘,ICE美元指数涨0.22%,报98.073点,整体交投区间为97.765-98.136点。彭博美元指数涨0.22%,报1202.18点,日内交投区间为1198.51-1202.77点。非美货币:纽约尾盘,欧元兑美元跌0.21%,英镑兑美元跌0.50%,美元兑瑞郎涨0.19%。商品货币对中,澳元兑美元跌0.51%,纽元兑美元跌0.59%,美元兑加元涨0.10%。日元:纽约尾盘,美元兑日元涨0.24%,报147.78日元,日内交投区间为146.86-147.78日元。离岸人民币:纽约尾盘,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723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6点,日内整体交投于7.1672-7.1758元区间。加密货币:纽约尾盘,CME比特币期货BTC主力合约较上周五纽约尾盘涨1.72%,报12.1万美元,北京时间15:38曾涨穿12.4万美元。由于特朗普对俄罗斯制裁未包含限制能源出口的新措施,原油先涨后跌,美油跌3%。美国原油期货收跌超2.1%,纽约天然气涨约4.6%。原油:纽约尾盘,WTI...
68岁台女搭邮轮吃早餐「噎到」不治 专家:吞咽困难有3大警讯
今年6月底,台湾一名68岁妇人至越南旅游,搭邮轮到下龙湾时,疑吃早餐不慎噎到,紧急进行CPR仍不治;另外,有一名72岁男子,3个多月前至吃到饱餐厅,吃了芝麻球与马蹄条,同样也是不慎噎到而死亡。长者进食噎伤时有所闻,大多是吞咽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专家呼吁,应选择适合吃的食材、质地,减少呛咳风险。
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理事长王锦满表示,年纪较大的长者,可以外出用餐、出国旅游,通常身体状况不错。不过,吞咽困难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忽略了适当的复健,以及少吃麻糬、汤圆、年糕等糯米制品,这类软糯食物容易黏在口腔内,不利吞咽且易引发呛咳。
根据台大医院的研究,台湾65岁以上长者中,约12.8%的人被诊断为吞咽异常,即每10位高龄者就有1位有轻度以上的咀嚼问题。王锦满说,吞咽困难是长辈的隐形杀手,一个不小心呛咳,除了噎到,也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会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
该怎么评估长辈适合吃的食物呢?王锦满说,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化创办组织(IDDSI)对食物质地及液体浓稠度作出定义,提供简单的测试方法,编制一套全球通用、适合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标准。总共将食物由液体到固体以0至7分为八个等级,可依据长辈的吞咽能力,调制安全且美味的食物。
另外,在食用前也可以使用叉子或汤匙进行压力测试,利用餐具的侧面来切断或切碎食物,然后用拇指在餐具底部施加压力,观察食物的质地变化。如果是牙口不好的患者,建议吃软质的食物,并将食物切成小块,减少卡住或误入气管的风险。
过了一定年龄,尤其是65岁以上,口腔肌肉渐渐退化,喝水或进食都容易发生呛咳。王锦满强调,吞咽障碍可能症状轻微或间歇性出现,不容易察觉,平常应留意家人状况,提早发现、介入治疗以及口腔复健,就能协助长辈安心进食。
吞咽困难三大警讯
1.吃东西、喝水常呛咳,可能肌肉已经老化或咀嚼动作不协调。
2.进食的时间变长或是觉得费力,可能是牙口不佳或口腔没力,无法有效控制食物路径。
3.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当食物或液体不慎吸入肺部时,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
普京的生死,或已成俄罗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图)
俄乌局势的继续焦灼,却也是令人思考了,如今俄乌局势走到现在,众人也是开始思考了,若是没有普京,俄罗斯该怎么办?“一人决策”谁能想到,起初的普京并不愿意当总统,只因在当时的普京看来,俄罗斯需要不少面临“果断”的决策性任务。但普京自认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如今的普京却是成了俄罗斯上下的“决策关键者”。纵览普京上任后的一系列决策,车臣成为最狂热的近卫军,欧洲天然气管道成为外交筹码,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竟让支持率飙升至89%的峰值。可要知道当普京接到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命令时,俄罗斯GDP仅相当于广东省,车臣武装在总统府架设迫击炮,所以走到如今,显然普京也并非容易。放到如今尤其令人震惊的便是,当别洛乌索夫,一个从未摸过枪的经济学家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时,俄军高层一片哗然。但普京却是极为果断且坚持,普京逻辑很明确:战争本质是经济消耗。而别洛乌索夫,这个长期和经济打交道的人最合适不过。但这也意味着,绍伊古的调离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普京对“失控可能”的斩草除根。此外他亲自批准朝鲜4万士兵入境参战,默许用“10袋面粉”支付朝军阵亡抚恤金,他指挥无人机工厂24小时赶工,使月产量突破3万架。三年的俄乌冲突,大小的决策,俄罗斯的“普京”便是俄罗斯的一张王牌,且这么多年,普京依旧受俄罗斯人民爱戴。不过多年的“一人决策”也终究是难以令所有人满意。得罪全场的“孤家寡人”皇俄派骂他“软弱”,因为乌军竟一度攻入库尔斯克,西方派恨他“毁掉欧洲金脉”,让寡头损失千亿资产。况且如今俄乌战场带来的士兵血腥,也仍旧未停止。俄军以每天3万枚炮弹的消耗碾压乌军。但辉煌战绩背后是残酷现实,合同兵月薪已冻结3个月,西伯利亚矿洞贴满“参军免房贷”广告。监狱囚犯签下“6个月兵役换自由”的协议,阵亡率高达67%。当普京签署《外籍兵团法案》时,中亚务工者取代了俄罗斯青年,这个民族正在用别人的血续命。而看似普京一手遮天,但5月30日普京飞机差点遭到突袭,紧跟乌克兰潜入俄罗斯境内发起大规模袭击行动,显然俄罗斯境内的“内鬼”已经是令普京不得不防,且这已是今年第三次刺杀预警。此外俄罗斯内部军事结构也正在遭遇“侵蚀”。2024年12月,俄生化防御掌门人基里洛夫在莫斯科豪宅门口被精准炸死。200万份机密文件泄露,暴露核导弹井坐标;库尔斯克防线“意外失守”……普京的办公桌摆着内部审查报告,35%的情报官员存在“可疑联络”。显然普京的困境远比想象中严峻。更关键的是,目前的普京,还并未找到“合适的交接人”。72岁的普京,“孤立无援”?简单来说,如今的克宫已然陷入“后普京时代”的真空。即使如今的普京已经72岁,但他从未公开扶稳一名足以令所有人心服口服的接班人。这绝非简单的代际更替问题,关乎政权延续的核心设计仍处于未知。如何确保交棒过程中的绝对平稳、如何防止庞大体系因瞬间失压而彻底崩塌?每一个可能都充满了颠覆性震荡的风险。而一旦位于金字塔顶尖的普京“不再稳定”,从上至下的冲击波将以直接撕裂俄罗斯政权,自然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将席卷整个俄罗斯。况且如今俄乌冲突仍旧在加剧。当尤其是特朗普在7月3日通话中听到普京那句“俄罗斯绝不放弃目标”时,24小时后,美国重启对乌军援。而普京的回应是,连续两夜空袭基辅。这种赌上国运的强硬背后,藏着更深的恐惧,一旦普京真的出事,俄罗斯大乱或也成为板上钉钉。一如莫斯科政论家索洛维约夫在专栏写道,“他不敢病,更不敢死。”如今俄罗斯上下仍旧需要普京一人撑,接班人名单尚未可知,皇俄派要战争到底,西方派想卖地求和,而在这中间能够起到“调和作用”的也只有普京。然而“仅仅只有普京”,这才是如今俄罗斯处境动荡最让人后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