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伊朗黑客威胁曝光特朗普核心圈的新邮件(组图)

    据凤凰卫视援引路透社6月30日报道称,一个与伊朗有关的黑客组织威胁,将公开更多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核心圈子窃取的电子邮件。报道说,在与路透社的在线对话中,这个化名为“罗伯特”的黑客组织宣称,持有约100GB的电子邮件,来源包括白宫幕僚长怀尔斯、特朗普律师哈利根、顾问斯通等。“罗伯特”称,正计划出售这些邮件。

    路透社报道指,在2024大选尾声阶段,“罗伯特”就曾向媒体散布特朗普团队的邮件,部分材料真实性还得到证实。特朗普当选后,“罗伯特”一度声称“引退”,但在以伊战争爆发后恢复活动。美国司法部在去年9月发布起诉书,指控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操纵“罗伯特”黑客行动。在与路透社的对话中,“罗伯特”拒绝回应这一指控。

    以伊信息战的博弈:以色列绝密信息遇黑客攻击,以方伤亡也很惨烈!

    反转了来了,以伊冲突,以色列的损失究竟大不大?伊朗的黑客有的新的说法,大,非常的大,根本就不是以色列自己所说的死了二十多个人那么简单,那么,究竟这些黑客揭露了什么呢?

    持续 12 天的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终于落下帷幕,伊朗损失惨重,我们都知道了,但其带来的影响和争议却仍在持续发酵。围绕着双方在冲突中的损失情况,伊朗与以色列各执一词,数据差异巨大,特别是以色列的损失,我们先来看看6 月 24 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的数据,自伊朗和以色列战火爆发以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约 550 枚导弹以及 1000 多架无人机 ,以色列官方声称仅造成了 28 人死亡,1472 人受伤,其中 15 人伤势严重。这样的数据,将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的损失,描述得极为轻微,给人一种伊朗的大规模攻击收效甚微的印象,颇有轻描淡写之意。从常理推断,如此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仅仅造成这点伤亡,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种数据与人们对战争破坏力的常规认知严重不符 。

    然而,最新的剧情反转是,伊朗方面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6 月 30 日晚间,伊朗记者哈亚尔・穆阿兹津,提供给一家网站的信息爆料披露,伊朗对以色列安全网站发动黑客攻击,获取了以色列绝密信息。这些信息显示的以色列伤亡情况堪称惨烈:至少 6 名高级将军、32 名摩萨德特工、78 名内部情报机构辛贝特的员工、27 名海军军官、198 名空军军官和 462 名军人死亡,死亡总人数超过 1228 人,其中还有 11 名核科学家。这一数据,与以色列官方公布的数据形成了天壤之别,巨大的差异让人不禁对以色列官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

    哨友们,我们对冲突中的关键袭击事件进行回顾,当地时间 6 月 13 日凌晨,在以色列国防军发起名为 “崛起的狮子” 大规模行动后不久,伊朗迅速做出反应,发射了数百枚导弹反击以色列。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 2 枚导弹,精准击中以色列国防部大楼 。国防部大楼作为以色列军事指挥,和决策的核心枢纽,其被击中的消息瞬间,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这表明伊朗有能力,突破以色列看似严密的防空体系,对其关键军事设施造成实质性威胁。

    6 月 17 日,伊朗的导弹袭击再次升级,这次的目标是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 “摩萨德” 总部,和格里洛特基地军事情报中心。摩萨德作为以色列最神秘,且最具影响力的情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情报网络和强大的行动能力,而格里洛特基地军事情报中心,则是以色列军事情报的关键节点。伊朗对这两个目标发动袭击,无疑是直击以色列的情报心脏,旨在打乱以色列的情报收集与分析体系,使其在军事行动中陷入 “盲目” 状态 。

    6 月 23 日,伊朗革命卫队发动了第 21 波导弹袭击,此次袭击范围更广,使用导弹以及自杀式无人机,对海法、特拉维夫、阿什凯隆、阿什杜德、阿卡,等以色列北部和南部的多个目标发动攻击。从北部的海法到南部的阿什杜德,伊朗的攻击覆盖了,以色列的多个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这种大规模、多点位的攻击方式,极大地考验了以色列的防空能力,和军事应变能力,使得以色列在多线作战中疲于应对 。

    这些密集且针对性极强的袭击,必然对以色列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从军事指挥角度来看,以色列国防部大楼被击中,极有可能导致指挥系统的混乱。军事行动的指挥需要高效、稳定的指挥中心来协调各方力量,传达作战指令。一旦指挥中心遭受打击,信息传递可能受阻,各作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可能出现问题,这对于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是致命的打击。

    综合这些关键袭击事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伊朗在这场冲突中的反击能力。也从侧面反映出以色列在冲突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损失惨重的可能性,这与伊朗黑客曝光的以色列伤亡数据相互呼应,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以色列官方公布数据真实性的怀疑 。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战和舆论博弈已经成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伊冲突也不例外 。双方在信息战和舆论上的博弈,是导致伤亡数据差异和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以色列在国际舆论场中拥有一定优势,其与西方媒体关系密切,能够通过西方媒体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在冲突期间,以色列官方公布的伤亡数据,往往经过精心筛选和包装,旨在塑造以色列在冲突中损失轻微、防御成功的形象 。同时,以色列还通过发布 “铁穹” 拦截导弹的视频等方式,强化其军事技术优势和防御能力,以获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伊朗则通过自身的媒体渠道,和一些国际友好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 。伊朗黑客曝光的以色列伤亡数据,可能是伊朗在信息战中的一种手段,旨在打破以色列官方数据的 “垄断”,向国际社会展示以色列在冲突中的真实损失 。伊朗还强调自身的正义性和防御性,将以色列描绘成侵略者,试图在国际舆论中争取更多支持 。

    这种信息战和舆论博弈,使得双方公布的伤亡数据充满争议。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双方公布的伤亡数据本身,更要透过这些数据,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原因 。要看到军事力量对比、战略战术运用以及信息舆论博弈等因素对冲突的影响 。也要关注冲突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再次爆发冲突的潜在风险 。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