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罗斯仅存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将它报废拆解。“库兹涅佐夫”号作为唯一现役航母,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也是俄社会信心的一个支撑点。如果它被作为废铁拆除,俄罗斯将成为没有航母的国家,那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该航母的维修和现代化升级工作已暂停。
其实“库兹涅佐夫”号虽名义上是“现役航母”,但实际上它已经在修理厂趴了近8年,被一些人形容为“一大桶受诅咒的螺栓”。“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于39年前的苏联时期,2016年曾经在叙利亚沿海实施打击“伊斯兰国”的任务,展现了俄罗斯的大国威力。但是2017年它拖着数公里长的黑烟经过英国附近海域时,又受到广泛嘲笑,英国将它称为“耻辱之船”。
“库兹涅佐夫”号2018年进入船厂维修后,发生了包括船坞沉没、起火等多次事故,离复航越来越远。据报道,“库兹涅佐夫”号上的一些水手和飞行员已被派往乌克兰前线,即使该船能够重新入列,缺少操作手也是重大问题。因此有西方媒体称,普京已经将这艘军舰遗忘了,尽管它作为一个符号仍然被俄罗斯军队紧紧抱在怀里。
说到“库兹涅佐夫”号,媒体常会提到它的姊妹舰“瓦良格”号的另一个命运。“瓦良格”号因为苏联解体未能够完工,后来乌克兰将它卖给中国,经过改装和升级,它成为解放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成为人民海军的一个新起点。今天中国已经有了2艘在列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被预期不久也将入列。印度也买过一艘小一些的俄罗斯航母,成为印海军主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
▲辽宁号是“库兹涅佐夫”号的姊妹舰。
中国和印度的蓬勃发展激活了苏联时期的旧航母,而“库兹涅佐夫”号却在俄罗斯手里奄奄一息,“库兹涅佐夫”号的悲剧命运是俄罗斯国家命运的缩影。
人们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顶住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压力,乌克兰战争似乎展现了这个帝国实力强大的另一面。这个角度的确有它的真实性,但它又只是观察俄罗斯的角度之一。综观俄罗斯周围的地缘政治形势,人们不难发现,乌克兰战争消耗掉了俄罗斯的大部分资源和能力,它并未带来俄罗斯影响力的扩张,而是导致了该影响力的进一步萎缩。
就在本月初,俄罗斯前盟友阿塞拜疆因为俄叶卡捷琳堡发生“迫害阿塞拜疆人”的严重争议事件,对阿境内的俄罗斯媒体机构和一些俄人员实施强硬的报复性打击,俄罗斯记者被阿特种部队押送着的照片被广泛传播,成为对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公开羞辱。阿塞拜疆还宣布关闭其境内300多所俄语学校。如果在过去,这个人口只有1000万的南高加索小国绝不敢对俄罗斯这样冒犯。
▲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因纳卡地区争端爆发了数次冲突。(图源:网络)
南高加索还有一个更小的国家亚美尼亚,居民主要是东正教徒,与俄关系更紧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同为前苏联国家,因为纳卡问题长期冲突,俄罗斯支持宗教文化上相同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因为是突厥文化,与俄关系复杂。2023年9月,阿塞拜疆以武力方式占领纳卡全境,由于失去俄罗斯的支持,亚美尼亚向阿塞拜疆妥协,亚美尼亚认为俄不可靠,威胁退出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这一次阿塞拜疆在前苏联地区再次带头,高举起“不再忍受俄罗斯”的大旗,这被广泛认为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反俄行动”,而是代表了外高加索地区更深刻的地缘政治转变:俄罗斯的力量正被挤出这一地区,土耳其的影响则长驱直入。
人们注意到,中亚地区的“斯坦国”们也在进一步远离俄罗斯,“去俄罗斯化”在整个前苏联地区方兴未艾。
▲今年6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俄伊尔库茨克州的别拉亚基地,至少有4架Tu-95战略轰炸机受损。(图源:外媒)
乌克兰不久前击毁了俄罗斯多架战略轰炸机,这会对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形成削弱。现在又传出俄唯一航空母舰寿终正寝的消息,加上外高加索的最新“脱俄”行动,这一切构成的全景图描绘了俄罗斯的衰落。
俄罗斯并非一个已经坐到轮椅上的老人,前苏联国家仍没有哪一个能真正挑战它。对整个西方来说,俄手里世界最大之一的核武库依然保持着威慑力。但是俄罗斯的确来到旧俄国崛起之后最孱弱的时期,关键是它的科技和经济都落后了,看看它与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将第一名宇航员送上太空、建造了人类第一座核电站的苏联在科技上后退了多远。外高加索地区是旧俄国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的,现在土耳其的影响卷土重来。大概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