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第6阶段的首部作品《神奇4侠:初露锋芒》,于近日同步北美上映。

经历了混乱不堪的第4、第5阶段,迎回凯文·费奇重新掌舵,作为漫威电影宇宙新篇章,无论迪士尼高层或是全球漫威粉,都对《神奇4侠》寄予希望。
烂番茄开分新鲜度(媒体评价)直接飙到88%,爆米花指数(观众评价)93%。

不仅比DC那边刚刚上映的新版《超人》要高。

跟此前的《神奇四侠(1994)》、福克斯的《神奇四侠(2005)》及续集《神奇四侠2(2007)》、《神奇四侠(2015)》比较也是断层式领先。

然而来到内地上映后,首日票房1350万仅排第5,上映8日票房仅3772万。豆瓣开分6.2直接打回原形,比4月底上映的《雷霆特攻队*》表现还要差。

目前,媒体预测最终票房9200万(不到1亿),“漫威大片”不出意外又要崩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万众期待的《神奇4侠》到了咱内地,遭遇口碑票房双崩盘?茄哥下面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01、“神奇四侠”IP回归
漫威的重启之作,漫画风+复古风情怀满满先说说优点:本片最大的优点,就是漫威重新设计打造的“F4”,终于回归古早漫画画风的战衣,包括石头人的形象,也和漫画形象非常接近。
还记得福克斯拍的那三部《神奇四侠》电影,“F4”的战衣做的是符合当时潮流的设计。
《神奇四侠(2015)》更是改得面目全非,甚至“隐形女”苏珊· 斯通的弟弟“霹雳火”乔纳森· 斯通还被改成了一个黑人。

漫威收回“神奇四侠”版权之后,主创决定让“F4”回归最初的形象。浅蓝色衣身、纯白领口及条纹的复古战衣,来自漫画风格,亦与1994版《神奇四侠》较为接近。

“石头人”本·格瑞姆(艾邦·摩斯-巴克拉赫饰演)的形象,也和漫画形象一般无二。特别是脸部细节,完全是照着漫画复刻出来的,跟以前的版本有很大的区别,漫画迷们对此一定会有好感。
选角方面,由50岁的佩德罗·帕斯卡饰演的“神奇先生”里德·理查兹,和37岁的凡妮莎·柯比饰演的“隐形女”苏珊· 斯通,相比2005版的“神奇先生”艾恩·格拉法德(时年32岁)和“隐形女”杰西卡·阿尔芭(时年24岁)年纪要大很多。
因为在本片中,神奇先生和隐形女将拥有一个孩子富兰克林·理查兹,两人的年龄大一点,会更符合设定。
作为漫威宇宙中的智商顶流,神奇先生在片中总以老成持重的形象出现;而身为母亲的隐形女,也表现得更勇敢坚韧。
至于约瑟夫·奎恩饰演的“霹雳火”乔纳森· 斯通,有着英国血统造就的白净脸庞,带着阳光和古典美感,为他赚回了不少分数。
最大的惊喜还是行星吞噬者(又叫吞星)的登场。
作为漫威超级大反派,吞星于2007年在《神奇四侠2》中出现时,还只是一团没有实体的星云。到了本片中,终于给他设计了非常符合原著的,身披紫色战甲的经典形象。
影片中的吞星出现时,其身高达到纽约大都市几百米高楼那样的高度,非常有压迫感。
而其紫色战甲的细节,则带着厚重的金属质感,既保留了漫画中的形象特点,又符合电影的实体化呈现。

为了规避引入“神奇四侠”给漫威电影宇宙(MCU)带来的情节上的逻辑混乱,影片将“F4”所在的宇宙设定为Earth-828(漫威主宇宙是Earth-616,索尼漫威宇宙是Earth-688B)。

片中设定的背景年代,则是20世纪的60年代,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电视机还是那种有一个“大屁股”的彩色显像管电视。但“F4”出动时驾驶的飞车,和他们日常使用的设备,却都带着科幻感。
“复古”与“科幻”元素并存,如90年代胶片般的饱和底色,让影片呈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的质感,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20世纪60年代。
02、主线故事东拼西凑,节奏极其缓慢,令人昏昏欲睡
讲完了上述优点,让我们进入正题,剖析影片存在的诸多缺点。
网上吐槽最多的,就是片中一些故事情节,竟然抄袭了咱科幻力作《流浪地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抛开漫威赋予的那些新元素,本片的故事主线,其实是拿福克斯的《神奇四侠2》照着抄一遍。
在这里,茄哥觉得要先科普一下吞星与银影侠的起源和关系。
行星吞噬者(即吞星),本名加兰,是创始宇宙(Earth-616)诞生前的那场宇宙大爆炸的唯一生还者。他拥有无限大(∞)的力量,以吞噬行星(就是把行星吃掉)的方式来补充能量。

银影侠本名诺林·莱德,是Zenn-La行星的一名天文学家。当吞星降临在Zenn-La行星时,诺林乞求吞星放过他的母星,交换条件是诺林将成为吞星的侍从。

吞星接受了诺林的条件,于是诺林就化身成银影侠。他的全身被一层全银的外壳覆盖,拥有不死不灭的身体和超级力量,还带着一块能够以光速飞行的冲浪板。

在福克斯的《神奇四侠2》中,吞星将地球定为他的吞噬目标,其侍从银影侠先行来到地球,被神奇四侠说服,最终反水,与吞星“同归于尽”。
而这整个故事框架,都被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本片中,似乎编剧在创作时,就是拿《神奇四侠2》的剧本来直接套用。
那么,影片有改动的地方吗?有,但问题是:抄也抄不好,改也改不好。
由于“毁灭博士”维克多·冯·杜姆要等到《复联5》才正式登场,原本在《神奇四侠2》中出现的与毁灭博士相关的故事线,都被直接删除了。
所以,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新版毁灭博士,仅在片尾彩蛋中露出一个背影。

因此故事主线就留下了很大的一个空洞,需要往里面填东西。
首先,片中引入了神奇先生和隐形女的儿子富兰克林·理查兹。在漫画原著中,他是天生的欧米茄级变种人,拥有操纵时空、创造平行宇宙、修改或扭曲现实等Bug级能力。
而在本片中,当吞星发现富兰克林,就想把他占为己有,拿富兰克林作为他放过地球的交换条件。
是选择要自己的孩子,还是要整个地球?这就给神奇先生和隐形女夫妇出了一道“电车难题”。

由此,也引发了地球上广大民众对神奇先生和隐形女夫妇的质疑。这对夫妻也为此纠结、争吵了很久,水了一段又一段毫无营养的镜头和对白。
最终,神奇先生抛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利用他的小发明,“把地球传送到别的宜居星系上去”。
漫威的编剧应该是看过郭帆的《流浪地球》,这不就是照搬“流浪地球计划”吗?老美明着对咱中国科幻不屑一顾,转头却拿来直接抄。
可问题又来了,就算是拿《流浪地球》来照着搬运,他们还是搬不好。
“流浪地球计划”的设定,是在地表修建行星发动机,再用发动机把整个地球推离太阳系。
而在本片中,他们直接开挂,搞出一个所谓的“传送桥”,只需耗费电力,就能实现瞬间的直接传送。
当真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完全不考虑物理常识和基本逻辑,咱们围绕“流浪地球计划”拍了两部大片,到漫威编剧手里几分钟搞定。

更过分的是,片中还出现一个地下城市,由一个叫“鼹鼠人”的人物领导。为了躲避吞星,整个城市的人都被紧急转移到地下城中,与《流浪地球》中地下城的设定如出一辙!

所以这部电影的主线,就是拿18年前的《神奇四侠2》剧本,拿掉毁灭博士,再加上富兰克林和《流浪地球》,拼接出来的一个故事。
而为了迎合那股复古风,影片还有意规避漫威电影一贯的冷幽默和轻喜剧表现手法,让全片充斥着大量乏味的对白。

你敢相信一部2个小时的爆米花超英电影,其对白的情节竟占据超过1个半小时?影片不是依靠镜头来推进剧情,而是依靠大段的对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到让人一眼就看透,根本无需花费脑力去“猜”剧情的走向,观影的过程,就像你明明已经知道他们要朝着那个方向演,片中的人物还磨磨唧唧不肯把包袱抖出来。

大量室内场景,铺天盖地的对话,极其缓慢的节奏,让你在2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始终都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
所以,再兴奋的心情,都会被这部毫无波澜的电影消磨掉。

03、CG特效拉垮如AI视频,动作场面毫无看点
作为爆米花超英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肯定不是注水的对话,而是那些令人兴奋的CG特效和动作场面。
本片号称投资2亿美金打造,可片中的CG特效却极其拉垮,就像是某个AI视频博主做出来的五毛钱特效。

最露馅的CG特效镜头是“女银影侠”莎拉·巴尔(朱莉娅·加纳 饰)回忆吞星降临Zenn-La行星的场景。
当站在海边带娃的莎拉看到天空中出现的巨物,茄哥想到的却是《749局》中出现的相似场景。

下一个镜头,当莎拉站到冲浪板,全身被水银覆盖时,那些水银的质感还不如26年前《黑客帝国》中的相似场景。
而且莎拉身上原本穿着衣服,水银覆盖到衣服上的镜头也穿模严重,让人怀疑这是漫威外包给某家公司后用AI制作的产物。

再说影片中的动作场面,除了“少”之外,还特别敷衍,毫无看点。
“神奇四侠”这个IP,最大的看点就是这四个人各有各的能力。以前无论是动漫还是影视作品,都能看到他们运用自身的超能力实现团队配合,共同打击强大的敌人。

而在本片中仅有的两段打戏中,他们不仅没有发挥出自身超能力的优势,而且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团队配合。
最拉垮还是神奇先生,作为团队领袖,在打斗中他不仅没能像美队那样做到运筹帷幄,反而被吞星捏在手里拉成一只橡皮鸡。
最后能够打败吞星,也不是靠四个人的同心协力,而是靠隐形女一个人的母爱爆发开挂,强行与吞星打成五五开。漫威编剧也丝毫不考虑战力的平衡,和一个普通的超能力者硬刚∞级超能力者的合理性。

对比《蜘蛛侠:英雄无归》中三蛛同框VS电王、蜥蜴人、沙人、绿魔四大反派的场景,漫威电影在这些年的退步肉眼可见。
04、漫威今年连推三部大片皆拉垮,未来《复联5》前景令人担忧
漫威在今年推出的三部电影《美国队长4》、《雷霆特攻队》和《神奇4侠》,其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存在一个实力远在主角之上的超级大反派。《美国队长4》是红浩克;《雷霆特攻队》是哨兵;《神奇4侠》是吞星。
红浩克这种物理攻击系的还好,像哨兵和吞星这种都是Bug级的能力,主角团队根本无法正面对抗,只能强行让反派降智,靠“嘴遁劝降”、“母爱开挂”这种手段强行圆场。
细数漫威现已推出的角色,除了哨兵、富兰克林和吞星之外,魔士亚当、绯红女巫、惊奇队长这些全都是能力Bug级选手。
难道《复联5》的看点,就是这些开挂大神们的神仙打架?
回顾漫威“无限传奇”时期的那些电影,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非是“美队的肌肉”和“钢铁侠的战衣”。
两者一是代表了精心编排的动作场景带来的视觉冲击;二是代表了用心设计的华丽战甲制造的视觉奇观。
那些带着物理打击快感的乱战大场面,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的超级英雄,才是影迷们最想看到的影视盛宴。
反观现在这些靠冗长对白来推动剧情,AI质感的廉价特效,能力开挂却智商为零的超级大反派,哪里还有超英电影该有的样子?
看过这三部口碑票房双崩溃的漫威新片,咱对未来《复联5》的期待值还剩下多少?茄哥也不再纠结于能看到多少心念念的经典人物,如今只剩下最低的期待:希望它“能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