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俄俘虏3英国军官拒遣返 腹地被乌无人机炸穿(组图)

    自7月下旬以来,俄乌战场的无人机攻势愈发猛烈,双方似乎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体现到战场上的结果就是都损失惨重。

    ▲这种场景在乌克兰并不罕见

    先来捋一下时间线。7月28日至29日,乌克兰率先出动无人机群,对俄控克里米亚半岛的多个城市发起突袭,具体损失不详,但俄罗斯很快关闭了克里米亚大桥,当地民间报告听到多起爆炸声。30日至31日,俄罗斯出动400多架无人机,配合约10枚远程导弹轰炸基辅,造成近两百人伤亡,基础设施一片狼藉。8月1日至2日,乌克兰针对俄罗斯腹地的工厂、军事基地,发起大规模空袭。不清楚是俄罗斯缺乏准备,还是乌克兰无人机又有进步,反正这轮空袭造成的损失,是自6月初俄罗斯丢掉十多架轰炸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俄罗斯这次确实损失惨重

    萨马拉州的新库伊比雪夫斯克炼油厂,是乌克兰这次攻击的主要目标,当天晚上发生了至少15次爆炸,大火持续到2日下午仍未被完全扑灭。据说该炼油厂核心机组遭到破坏,向空天军供应高规格航空燃料,用于“侧卫”、图-22M3等轰炸机消耗的能力锐减。事实上,乌克兰早就盯上了这家战前年产能近900万吨,又是军事后勤保障体系重要成员的石油加工厂。从今年3月开始,组织了至少五次空袭,均未对产能造成明显影响,但这次俄罗斯防空系统却未能延续胜利。

    ▲新库伊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减产已成定局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梁赞州的佳吉列沃空军基地,现场视频显示该基地的燃油储备设备燃起大火,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在夜间听到巨大爆炸声响,但未见到轰炸机被击中/波及的资料。此外,还有南部生产无人机的组装工厂、西部导弹控制/通讯/指挥生产企业遭袭,浓烟四起。事后,乌克兰总参谋部确认了大部分战果,但并未公布使用的机型,俄罗斯也通报中也有意忽视了这一点。鉴于之前近两个月,乌克兰无人机都未取得明显战果,这次突防效率一下子拉这么高,肯定是动用了一些新手段。

    ▲其他区域的损失相对较小

    欧洲信息源在7月末,披露了一个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俄罗斯特种部队在乌克兰滨海城市奥恰科夫,搞渗透作战时,无意中从当地指挥中心,俘虏了三名英国校级军官,分别来自英国特种部队、国防部和军情六处。事后,英国外交部表示这三人是在乌克兰旅游,误入奥恰科夫军事设施,要求俄罗斯遣返。而后者则以三人携带俄罗斯战略目标分布图、防空系统部署、与乌克兰无人机部队通信指令等军事物品,判定三人为军事人员拒绝遣返,也不同意交换,准备以参加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名义进行审判。

    ▲俄罗斯之前只在战场上俘虏过带有雇佣兵性质的英国人

    尽管没有任何官方报道,证实这一消息,但传言中“协助乌克兰无人机突袭俄罗斯纵深目标的英国军官”被俘后,乌克兰无人机突防效果确实大增。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乌克兰无人机的突防效率,能不能保持,毕竟俄罗斯腹地很难承受类似程度的持续打击。此外,按照“你来我往”的惯例,俄罗斯应该在3号晚间发起反击。在基辅已经损失巨大,俄罗斯也急需挽回影响的情况下,这轮反击造成的伤害恐怕会很惊人。

    ▲俄罗斯无人机产能确实明显占优

    总的来讲,俄罗斯的无人机攻势,延续了地面战场上硬拼消耗的风格,其无人机突袭战术相对简单,主要凭借数量优势,突破乌克兰规模有限的防空系统,特别是在后者失去美国军事援助,只能指望欧洲的情况下。相比之下,乌克兰无人机规模远逊俄罗斯,只能凭借一些机动灵活的战术保证突防效率。这次如果英国真的插手支援,恐怕俄罗斯又要慌一阵子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