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妈妈崩溃:女儿骗我看电影 竟偷偷干这事!(组图)

    最近,记者有位朋友的同事,一直在办公室大吐苦水——她上初中的女儿借口看电影,实际却溜到湖滨参加动漫展,还和Coser们疯狂合影。被发现后,母女俩冷战了好几天。

    “手机里全是动漫表情包,零花钱都拿去买动漫周边、cos服,还拍写真,我真搞不懂!”这位妈妈的吐槽,引发了不少同事的共鸣。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在中学生圈子里越来越普遍。走在街头,经常能看到穿着华丽动漫服装的少男少女在拍照;打开社交平台,#二次元写真#的话题下,也出现了许多中学生晒出的照片。

    女儿偷偷参加Cosplay活动

    母女俩为此大吵一架

    联系上这位妈妈时,她的气还没有散去:“真的搞不懂现在的小孩,清清爽爽多好,硬要打扮成那个样子。”这位妈妈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儿突然变成了一个二次元迷,疯狂买各种动漫人物的周边。

    “她房间书桌的抽屉里,全部都是卡片和徽章,多的都要塞不下了,还不让说,一说就要跟我们杠。”

    这位妈妈说,自己还去网上查过,原来女儿买的那些周边有个统一名称,叫谷子(包括动漫徽章、海报、挂件、立牌等在内的动漫周边)。

    起初,女儿只是喜欢买些徽章和小玩偶,这位妈妈说过几次,但没什么效果,她心想就随孩子去好了,谁还没有过追星上头的时候。

    没想到,前几天女儿说要和同学去看场电影,约定好下午4点看完就回家,结果到时间了却联系不上人。这位妈妈憋着火给女儿打了好几个电话,那边才接起来,说没注意听电话。“后来还是一起去的同学的妈妈发现了,说他们是偷偷去湖滨参加了什么动漫集邮活动。”

    女儿回家前,这位妈妈已经自我消化了一遍,反复告诉自己有话好好说。“结果她一回来,就抱怨我一直给她打电话,一点自由也没有。”这话一出,直接给这位妈妈气得不轻,母女俩因此大吵了一架,女儿的手机也被暂时没收。

    这几天,这位妈妈的气一直消不下来,想不通女儿怎么这么一根筋栽进去了,“说我老土也好,但我真的不太能接受孩子以后也打扮成那个样子。”

    二次元世界成了母女的代沟

    有网友烦恼要不要阻止孩子去漫展

    也有一些思想开明的家长,虽然自己不懂二次元文化,但为了孩子,还是抱着理解与包容的态度主动靠近。但等他们真正深入接触后,却发现不仅没能如愿融入孩子的世界,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一位网友最近在网上吐槽:努力了解女儿的二次元后,更崩溃了。

    这位网友的11岁女儿第一次跟自己说“吧唧”和“我担”,把这位网友说愣了。为了不表现自己的无知,她到处做功课,还悄悄问了AI,知道女儿是入坑二次元了。

    为了融入女儿的世界,她还一起陪着去逛谷子街买周边。但每次听到女儿嘴里蹦出个新名词,还是觉得很崩溃,“实在磕不进去,我和二次元有次元壁。”

    那些本身非常支持孩子的家长,在面对孩子过度沉迷二次元时,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一位妈妈前段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女儿去漫展的频率有点高,6月初去了一次上海,月中去了一次北京,月末又想去长沙的一个漫展。

    她想拒绝却又不忍心,于是上网发帖进行了求助。

    评论区都留言五花八门,有人认为:去漫展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不耽误学习没必要阻止。

    还有人说,孩子大了,不要去阻止。

    评论区里,也有不少有类似经验的家长给了建议:如果这次答应好了就最好别拒绝,但最好和女儿约定一下频率和次数。双方好好沟通顾虑的问题,将来才不会再因为这个事情烦恼。

    喜欢动漫玩Cosplay的前提

    是要遵守约定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看不懂,但尊重孩子。

    杭州女生点点开学升高二,玩Cosplay已经有三年。最开始,点点妈妈不太同意,但女儿和她说,有同学一起去,而且保证绝不耽误学习。

    点点妈妈前前后后考虑了一个月,最后还是松了口,“感觉她学习压力确实有点大,如果玩这个能放松一下,那试一试也可以,而且有认识的同学一起,也放心一点。”

    母女俩做了约定,频率不能太高,只能寒暑假或者国庆这种大型假期的时候玩。“上周末,她去了国博的梦乡动漫展,之前放假的时候我也陪她去过上海的展,但白马湖那个国际漫展就没法去,因为那时候还在上学。”

    点点妈妈说,只要女儿成绩继续保持,自己应该会一直支持下去。

    记者还有一位老师朋友,女儿马上读高二,也是个十足的动漫迷。据她描述,女儿房间有满满一柜子的动漫周边。

    尽管她内心并不支持这个爱好,但出于对女儿的尊重,她还是选择了包容。前段时间,她和同事去奶茶店,碰巧遇到这家店推出了女儿特别喜欢的《星穹轨道》的联名贴纸。想到第二天是女儿生日,这位朋友和同事一口气买了一堆奶茶,就为了多拿几张贴纸。

    女儿也主动打消她的顾虑,说自己不会去玩Cosplay,“身材不合适,而且囊中羞涩。”

    反对的理由

    大多是担心影响学习

    记者访谈了多位家长,一些家庭闻“Cosplay”色变,一些家长直言不理解。问及原因,大部分是担心孩子频繁参加漫展和二次元活动会挤占学习时间,导致成绩下滑。

    有家长坦言,现在升学压力这么重,任何与学业无关的活动都容易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自己不想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还有一些家长焦虑的是孩子的社交圈,他们担心孩子长时间沉浸在这个充满虚拟角色和网络用语的世界里,会与社会脱节,甚至结交到“不良朋友”。

    一位家长说,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女儿就经常和自己不认识的孩子一起出去玩。“每次我问她和谁出去玩,就说是漫展认识的朋友。”王女士说,女儿从不告诉自己这些朋友的名字,说他们之间有个规矩,互相不问姓名,也不问是哪里的。

    “我就觉得和一些不了解不认识的人一起玩,太不安全了。我最生气的就是他们活动完的聚餐,每次都要玩到十二点多到半夜,不叫不回来。”

    许多家长自身对二次元文化了解有限,那些陌生的术语、夸张的装扮和狂热的氛围,更让他们感到不安。

    “我完全看不懂他们在玩什么,只觉得孩子越来越沉迷,说话做事都和我们不一样了。” 有家长说,认知上的隔阂,使得自己本能地选择反对,试图将孩子拉回自己熟悉的“正常”轨道。

    全家出动参加漫展

    爸爸还参与制作面具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喜欢二次元——他们大多是80后,思想开放,有些甚至是自己喜欢动漫,带着孩子入的坑。

    高二女生多多就是被自己父母拉进了二次元世界。“女儿爸爸从小就是个动漫迷,我没有他那么狂热,但也很喜欢。”

    我的女儿是初三那年入坑的,那时候她偶然看了国漫《一人之下》,被角色陈朵的身世打动,萌生了想角色扮演、体验角色内心的念头。

    多多的资深漫迷父母听说后,立刻表示支持,迅速置办了一整套装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多多妈妈展示了一下多多的装备,起码有四五十套衣服,假发更是挂满了整面墙。其中大部分假发都是多多自己做的,爸爸也经常加入,一起制作面具。

    一家三口还经常一起出门参加漫展,有时候爸妈玩得比女儿还要投入。

    看见好看的角色,爸爸还会鼓励女儿扮演。“比如最近多多刚看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爸爸就让她试试扮演绫波丽。”

    “女儿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特别羡慕她,说她是‘地上党’‘飞天党’(指父母支持孩子玩Cosplay)。”多多妈妈的想法很简单,女儿能找到轻松快乐的兴趣,自己也觉得很满足。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