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爱滋病疫苗研发 中国称已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中国首个拷贝型天坛痘苗载体爱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新华社)

    北京日报报导,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完成中国首个拷贝型天坛痘苗载体爱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创新性采用曾用于消灭天花的「天坛株」痘苗病毒为载体,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安全性且能激发有效免疫反应。报导称,这象征中国在爱滋病疫苗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报导称,爱滋病迄今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暴露前预防取得进展,但每年仍有上百万例爱滋病新发感染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团队表示,由于爱滋病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并攻击免疫系统,疫苗研发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全球已进行300多项爱滋病疫苗试验,包括11项疗效试验,其中大多数未能证明其保护性免疫效果。

    与提供瞬时抗原暴露的拷贝缺陷载体相比,具有拷贝能力的病毒载体可望成为爱滋病抗原递送的替代方案。腺病毒、牛痘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拷贝能力的病毒载体都已在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团队尝试采用曾用于消灭天花的「天坛株」痘苗病毒为载体,构建重组疫苗,在48名健康受试者中完成安全性、免疫原性评价的I期临床试验。

    北京日报表示,研究结果验证了拷贝型天坛痘苗载体疫苗在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探明了这种加强免疫方案诱导持久爱滋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为Ⅱ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大陆HIV感染者达10万1,626例,既往HIV感染者当年转化为爱滋患者1万8, 096例。

    新报告病例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2∶1。性传播依然是中国大陆爱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异性性传播占主导地位。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