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人工智能)是否会抢走你的工作?微软最新研究指出,答案取决于你的职业性质。这项研究针对2024年超过20万笔Bing Copilot用户的匿名对话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哪些职业最容易被生成式AI(如Copilot)影响?
Bing Copilot是微软集成于其搜索引擎与Office软件中的AI助手,能协助用户撰写文档、生成摘要、回答问题、规划日程等。该研究即是通过分析用户与Bing Copilot的实际交互内容,观察哪些工作活动最常被AI协助完成。
根据科技新闻网站GeekWire的报导,研究团队根据美国政府的职业分类系统,将对话内容与实际工作活动进行比对,为每一类职业计算出一个「AI适用性评分」(AI applicability score)。评分越高,表示该职业与AI能力重叠越多,潜在受影响程度越大。
结果显示,与知识处理、沟通协作相关的白领工作风险最高,特别是翻译人员、历史学者、作家、新闻记者和编辑、公关专员、技术写手及客服代表等职业,在AI评分中名列前茅。此外,推销员、票务人员、电台主持人与政治学者等也被列为高风险族群。
相较之下,倚赖体力劳动、实地操作或机械技能的工作,目前仍难以被AI取代。像是水泥工人、铁路维修技师、轮胎制造工、瓦斯压缩站操作员、建筑打桩机操作员、洗碗工、外科助手、按摩师、消防队长及眼科医疗技术员等职业,在AI评分中属于低影响类别。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分析不同于过去的理论仿真,而是根据实际AI使用情境所创建,因而更能反映当前技术与职场的真实接轨情况。然而,他们也强调,这些数据仅显示AI与工作内容的功能重叠,并不等于工作会立即被取代。
「我们衡量的是AI与工作活动的能力重合度,但真正的变化还要看各行各业如何调整其职责内容来因应AI的进展。」研究报告写道。他们举例指出,ATM问世后,银行柜员并未全面失业,而是转型为进行更多客户服务与销售的工作。
此外,AI的崛起也可能催生全新的职业类型,对于如何应用、监督与调校AI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将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