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终站在了美国这边,把俄罗斯“卖的一干二净”,国内反对派大骂莫迪“没胆子”。
关税大棒还没正式敲到印度头上,莫迪政府就已经准备让步了,速度之快,连特朗普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
在宣布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的第二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一个“好消息”,印度决定不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这是“很好的一步”。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印度决定暂时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莫迪政府在美俄之间陷入两难』
虽然特朗普也承认,自己无法确认消息的真实性,但真伪对他而言无关紧要,只要这个消息有助于特朗普对外证明,自己的关税威胁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有对外分享的价值。
同时近期确实有消息说,印度国有炼油厂已经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进口俄罗斯的原油了,看来是打算避避风头,至少不能在美印谈判的这段时间里,触美国总统的霉头。
印度这一退,后果难料,因为这意味着,在与特朗普打交道的时候,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并非不可退让的底线,那么其他方面,似乎也不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讨论,从而给了美国穷追猛打的机会。
接下来的美印经贸谈判,印度就该对特朗普的漫天要价做好心理准备了,因为这是他们“自找的”。

【特朗普不在乎消息真伪】
之前印度战略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劝莫迪政府要早做打算,光是对特朗普释放积极信号还不够,更要做好反制美国的准备,必要时,也可以效仿中国的策略,看自己手上有没有什么能起到奇效的筹码。
结果莫迪政府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明明印度对美谈判起步较早,进展却相当混乱,双方持续围绕具体条款进行拉锯。
特朗普的要求很明确,印度必须对美国开放市场,扩大对美国农产品进口。
印方对此坚决反对,理由是担心损害农民利益,这可是莫迪政府在政治上绝对的基本盘。
所以打从一开始,莫迪政府就陷入了两难,要么得罪自己的基本盘,要么得罪美国这个主要的合作伙伴。

【莫迪这一让步,后果难料】
当然了,这当中或许存在一个折中的方案,但特朗普要的不是双方各退一步,而是要把“美国优先”强加于美印经贸关系之上。
『莫迪的投机战略踢到了铁板上』
特朗普拿中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开展谈判,对印度就不需要这么客气了,关税、罚款等手段一起招呼上来,莫迪政府还没招架几下,就想着妥协了事,希望特朗普能看在过去的交情上,对自己“高抬贵手”。
顺带一提,欧盟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结果美欧此前达成的经贸框架,条款之苛刻,让成员国都很不满。
印度这边,要作出什么样的让步,才能让美国满意?
已经有很多事例证明,对特朗普妥协退让,其实就是抱薪救火、以地事秦,到时候不要说和美国“互惠互利”了,能不能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都很难说。

【特朗普拿中国没办法,对印度就不客气了】
印度未尝不希望,自己与美国的谈判,能有跟中美经贸磋商差不多的待遇,就是基本独立于当前的“对等关税”之外,另行沟通交流。
但中美经贸互动当前的稳定态势,恰恰是中国对美国“奉陪到底”后才有的。反观印度,在美国关税威胁面前,莫迪政府是怎么做的?先是低姿态示好,现在干脆连俄印往来都要放上一放。
『印度反对派大骂莫迪“没胆子”』
实际上,莫迪政府与特朗普谈判的低姿态,已经引起了国内反对派的不满,他们对特朗普的傲慢姿态很愤怒,更对莫迪的“不争气”痛心疾首。
国大党领导人就言辞激烈地表示,莫迪要是有女总理英吉拉·甘地一半的胆子,就该大声说出“特朗普是个骗子”。
当然,这话莫迪是不可能说的,他也没打算回应国内汹涌的舆情。
只是美印谈判已经陷入僵局,未能在期限内完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接下来印度与美国谈判,就要顶着新的关税,在这种沉重的外部压力下,又弱化了印度讨价还价的底气。
到了这时候,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还在试图淡化问题严重性,先说俄印关系“稳定且久经考验”,又讲美印关系“将继续发展”。

【印度的“苦衷”,普京会理解吗?】
这似乎意味着,莫迪政府依旧想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取得一个理想的平衡,为了能让美印关系不生波澜,就先让自己与俄罗斯的能源经贸经历一会考验。莫迪相信普京政府会给予充分的理解。
另外,也不排除印度可以暗度陈仓,通过其他渠道,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不过在美印谈判的紧要关头,印度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综合来看,莫迪政府的地缘投机战略,在特朗普政府这里算是踢到铁板了。当初与民主党政府周旋拉扯的经验,未必适用于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而莫迪本人与特朗普之间的私交,在政府谈判中也未必能发挥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