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网民批电影「南京照相馆」仇日遭禁言 胡锡进:明显是汉奸言论

    中国近期上映的抗日历史电影「南京照相馆」,被部分网民批评是「仇恨教育」、「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反遭平台禁言。(取材自紫荆网)

    多名中国网友被指「阴阳怪气」攻击抗战电影「南京照相馆」遭平台禁言后,「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文称,一些对「南京照相馆」的批评是明显汉奸言论;中国官媒也评论称有网友「里应外合、大搞舆论战」。

    港媒「明报」报导,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有多部抗战题材的爱国电影上映,但其惨烈血腥情节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热烈讨论,出现「不要仇恨教育」、「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等「与主旋律不和谐」的论调。这些电影中,以「南京照相馆」受到最多讨论,上映12天票房已破17亿元人民币(约2.38亿美元)。

    新浪微博官方帐号「围脖侠」4日发文称,多名用户搬运「阴阳怪气」的「同质化有害言论」,借此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因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公约有关规定,目前均已处于禁言状态。

    胡锡进5日也在微博发文称,网上对「南京照相馆」的批评,「其中一些是明显的汉奸言论或有严重错误」。

    他举例称,比如藉评「南京照相馆」指控中国社会鼓动对日仇恨,或者宣扬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的观点等,「对那样的言论必须打击」;不过胡锡进也指出,「南京照相馆」只是一部电影艺术作品,对这部片子应当可以进行正常的文艺批评和公共讨论,要防止将这种讨论中的批评过度政治化。

    他说,「不能只要有人批评它,无论是批评的什么,就指批评者不爱国。不能把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部电影,当成是否政治立场坚定的鉴别。」

    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则发表评论称,纵观被禁言「大V」的相关博文,不仅阴阳怪气,而且话术一致,比如将批判法西斯主义污蔑「反日」、「宣扬仇恨」,讽刺踊跃观影的中国人「暑假没钱去日本玩」等。

    文章批评道,「这些论调恶意满满,看似毫无逻辑,其实目的明确,就是将爱国题材电影以及民众朴素的家国情怀狭隘化、标签化、污名化,进而推翻历史和法律定论,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恶一笔抹杀。」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7月31日也发表题为「坚决反对一些人网暴「南京照相馆」」的社评称,「南京照相馆」遭到网络暴力,并批评此类网暴歪曲历史,将铭记历史污名化为「仇恨教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变种,怀疑「是否有境外对华认知战因素」。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