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外媒:结束俄乌战争 中国或真可凭一己之力(图)

    特朗普给普京最后通牒倒计时之际,据GEO月刊网站登出由Marie Lombard的分析文章指出,在西方的孤立下,俄罗斯依赖于中国生产和交付的关键军事零部件。这种战略伙伴关系使北京能够迫使莫斯科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

    这篇文章写道,乌克兰战争使得莫斯科和北京在地缘政治棋盘的布局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休戚与共。这两个邻国在意识形态上都对美国持不信任态度,自2022年以来,它们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按照中国海关官方数据,中国与俄罗斯在2024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约2400亿欧元,比2023年的2353亿欧元增长了约2%,法新社在一月份报道并被GEO引用。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失去了(至少是部分失去了)其西方商品供应商和石油买家,因此转向了东方。最近特朗普宣布将对印度(另一个主要的亚洲俄罗斯石油买家)提高25%的关税,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向中国靠拢的趋势。

    中国虽然断然否认向俄罗斯提供用于军事目的的系统,但也没有站在乌克兰一边。这对基辅来说是个遗憾,因为根据俄罗斯记者罗曼·多布罗霍托夫创办的《The Insider》独立新闻网站的说法,北京可能可以在不派遣士兵到乌克兰领土、也不牺牲俄罗斯人生命的情况下,促使普京投降。实际上,经济领域的力量可能会压倒军事领域。

    莫斯科不可或缺的中国要素

    文章表示,为了维持武库充足,并应对乌克兰无人机带来的战争科技化挑战,俄罗斯严重依赖一些基础元件。然而,这些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中国,尽管理论上俄罗斯有能力生产这些元件,但它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源来快速实现内部生产。建立一条生产线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弥补几个关键供应源的损失。

    结果是:哪怕是最微小的瓶颈,都可能使整个生产链停滞数月。根据《The Insider》报道的几项调查,北京正是继续悄悄提供这些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薄弱环节。其中包括:

    二苯胺:这是制造无烟火药必不可少的化学稳定剂,其中一半来自中国。没有它,弹药会变得不稳定且无法使用。

    抗干扰天线:这些复杂的天线能够对抗乌克兰的电子战,同样从中国进口,为俄罗斯无人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电子眼”。

    用于FPV无人机的电机:俄罗斯每年进口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此类电机,在其他地方无法以如此大的规模找到。中国是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这些电机的国家。

    碳纤维:这对于减轻无人机重量和延长其续航能力至关重要,也主要由北京提供。

    光纤:特别用于战场上无人机的安全连接,完全依赖中国的进口。由于俄罗斯的一处生产基地被乌克兰袭击损坏,这种依赖性进一步加剧。

    文章续指,这份清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它本身就解释了中国对俄罗斯攻击能力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相互依存

    尽管如此,北京不太可能决定切断对莫斯科的供应,因为中国在支持这个大邻国方面也存在一些经济利益。例如,据路透社7月底报道,中国仍然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日均采购量约为200万桶,超过印度和土耳其。

    文章提及,据国际文传电讯社引述普京在一月份表示,俄罗斯也“已成为中国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西伯利亚力量”(Power of Siberia)天然气管道在2024年12月1日就达到了其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输送目标,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Power of Siberia 2)的进度,目前尚未明朗。

    汽车行业的数字同样引人注目:据《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3月份报道,2024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超过100万辆汽车,是2022年的七倍。这一爆炸性的增长使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0%。

    据这篇文章总结,如果说俄罗斯在战争上依赖中国,那么北京也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莫斯科的化石燃料资源和消费者市场。因此,中国似乎正在拖延时间:它避免与邻国完全站队,同时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行动自由和影响力。

    热点

    发表评论